上海市保险市场2016年概况
2017-04-03
上海市保险市场2016年概况
2016年,上海保险业实现了“十三五”又好又快的良好开局,不断为上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上海保险业改革创新硕果累累,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连续突破,保险成为上海经济运行重要“助推器”和社会发展关键“稳定器”,上海在国际保险市场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一、保险机构持续聚集,上海成为全国唯一具有保险要素市场和完备保险机构体系的保险中心城市
一是上海保交所开业运营,成为全国唯一的保险要素交易市场,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2016年6月12日,由91家股东发起设立、首期注册资本金22.35亿元的上海保交所正式开业。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上海市市长杨雄共同揭牌。上海保交所为保险、再保险、资管产品以及相关衍生产品交易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制定相关规则,并在原先“3+1”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保险资产、非上市保险机构股权等交易平台。二是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立足上海,辐射效应显著。目前,已实现四个项目成功发行。三是保险机构持续在沪聚集,截至12月末,上海已有55家保险法人机构,数量仅次于北京,外资保险法人公司数量全国第一。
二、上海保险业积极争取政策突破,支持上海重点领域改革试点
一是支持上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医保账户余额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试点。目前,上海市已基本实现商业保险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全覆盖。二是支持上海建筑质量风险管控改革试点,在全国首创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I D I)。预计每年将为上海500万平米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提供全面风险管理,为全国建筑质量风险管控提供“上海样板”。三是支持上海公安综合改革试点,推出“快处易赔”交通事故微信处理客户端。自6月1日启动至12月末,微信客户端用户达169778人次,完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6234件,事故处理平均用时6分13秒,其中从事故发生到撤离现场平均用时仅需3分46秒,极大降低了公安交警部门事故处理压力。四是服务深度老龄化,助力上海公交敬老卡政策平稳过渡,针对70岁以上沪籍老人推出“保通卡”。截至12月末,该项目共为17225位老年人提供8.5亿元风险保障,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并被评为2016年度上海市金融创新成果一等奖。
三、发挥保险独特功能作用,积极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大局
一是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风险保障。2016年,保险业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共提供风险保障308.66万亿元,同比增长39.89%。保险业赔款与给付共计528.77亿元,同比增长11.65%。二是有力服务上海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效支持上海电建、上海电气、上海贝尔等“一带一路”国家级重大项目落地。三是有力服务上海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试点深入推进,创新推出充电桩综合保险业务,为上海迪士尼建设运营提供全面风险保障。四是有力服务上海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在奉贤区为全区所有户籍及居住人口提供意外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综合保险保障。五是有力服务上海特大城市治理。医责险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二级医院覆盖率超过90%,养老机构责任险实现公立养老机构全覆盖,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覆盖农产品、餐桌、粮油乳类生产加工等环节。创新推出全国首个防汛设施专项保险项目。六是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有力服务上海建设发展。对接重大民生工程,多种方式支持上海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等民生项目。
四、创新引领发展,上海保险业在全国地位更加突出,国际影响更加显著
一是行业发展质量持续改善,创历史最好水平。2016年,上海共实现保费收入1529.26亿元,在全国排位从第9上升至第7位;同比增速达35.91%,增速全国第三,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41个百分点。二是保险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发布全球首个航运保险专业指数“上海航运保险指数(S M I I)”,“一数、三线、一表”全面反映我国航运保险市场走势和风险状况,成为争取国际航运保险定价权的工具。三是保险业务创新持续突破,支持上海金融要素市场联动发展。成功发行国内首单保险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将保单质押贷款债权及附属权益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打通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通道。2016年,共有7项保险创新做法列入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
五、保险业务创新加强,全方位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
一是破解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护航知识产权保护。稳步推进第六期“科技贷”和第二期“微贷通”项目,与“张江高科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合作,针对科技企业创始人的创业财务风险,创新推出国内首款创业保障保险“科创E保”。二是推动“互联网+保险”创新发展。创新推出国内首批互联网无人机保险、互联网养车平台保险服务、互联网基因检测保险计划、互联网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互联网农作物风力指数保险等。积极开发光伏组件25年期质量保险、天气辐照数保险、侵权责任保险等新型险种,积极拓展国内特定合同信用保险应用范围,为场所照明节能改造、楼宇空调节能改造、工厂余热回收节能改造等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提供保险保障。三是优化保险“三供给”助力农村经济转型。创新运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开发鸡蛋价格指数保险、蜜蜂气象指数保险等,为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积极参加上海农村综合帮扶工作。
六、以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为关键,促进保险与上海社会民生深度交融
一是落实民生保险工程,优化健康和养老保险供给。首批落实个人税优健康保险试点,老年长期商业护理保险试点,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与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无缝衔接,两年来累计完成赔付19万余人次,补偿金额1.89亿元。二是实施商业车险市场化改革,创新服务城市安全管理。创新引入交通违法系数奖优罚劣,促进文明安全驾驶和降低公共安全风险,推进高危单位领域火灾责任保险全覆盖,与上海市消防物联网平台系统对接推出火灾公众责任险新模式。三是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增强城市风险抵御能力。推动建立上海巨灾保险制度,加强重大突发事件应对。配合政府部门积极做好金山水上飞机撞桥坠毁事故、S 32高速特大交通事故和黄浦区居民楼火灾事故保险理赔服务和善后处置工作。组织行业在“水灾风险地图”、“交通事故城市地图”等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上海地区各类灾害事故分布情况,为上海特大城市综合治理提供防灾防损专业服务。
备注:文中数据为审计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