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融合发展理念 做大蚕桑产业强县

2017-04-03李兴盛

四川蚕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茧丝蚕茧蚕业

李兴盛

(宁南县蚕业局,四川 宁南 615400)

宁南县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业,全力推动蚕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绿色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小康之路。截至2016年,全县有桑园23万亩,年养蚕28.82万张,产茧1.31万t,农户养蚕收入4.68亿元,户均养蚕收入1.87万元,“基地规模、蚕茧产量、蚕农收入、人平产茧”保持全省第一,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优质茧丝基地。以发展蚕桑生产为基础,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宁南初步形成了蚕茧、缫丝、蚕桑资源综合开发等产业融合发展布局,开创了“一业兴百业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主要做法是:

1 保持发展定力,持之以恒推进发展

宁南县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和显著的光热资源优势,蚕桑资源丰富,是国内优质蚕茧生丝生产的最佳适宜区之一,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上世纪70年代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坚持“热不赶,冷不砍,一心一意抓发展”的思路,致力于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把蚕桑产业做成带动产业脱贫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全县共25个乡镇全部栽桑养蚕,带动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蚕桑生产,占全县农业人口的78%。先后荣获“国家级农业标准化优质桑蚕茧示范县”、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县、“四川省精品蚕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蚕桑之乡”和“中国优质茧丝基地”等荣誉称号。

2 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基地建设质量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农户发展“桑+薯+蔬+药”的“6215”套种优质桑园10万余亩(即宽行6尺,窄行2尺,株距1.5尺),使土地从“单一单季产出”到“套种多季增效”,亩产值从4000元逐年提高到1.6万元以上,蚕桑产业真正成为了全县农民致富离不得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我县正积极把握凉山州蚕桑资源整合契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安宁河、金沙江两大流域,推广“6215”科学套种模式,目标是在攀西形成以宁南为核心、蚕桑为主题、辐射周边100万亩的优质蚕桑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带,为县域和周边蚕桑种养殖县增加农民群众致富增收选项、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3 推动园区建设,完善平台载体功能

投入资金4.5亿元,规划建设了宁南县茧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标准化厂房2.2万m2、库房1800m2,引进入驻茧丝加工相关企业9户,形成了集缫丝、蚕需物资生产、蚕桑资源综合开发等产业为一体的结构布局,茧丝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到28亿元以上。目前,我县正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入园企业技改扩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天府交易所宁南茧丝绸交易中心建设,配套完善园区仓储、物流服务,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茧丝交易物流集散地。以宁南县茧丝绸专家大院为纽带,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合作,研发茧丝绸新技术新产品,向科技要发展、要效益,加快建设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搭建纤维检验第三方公正检验平台和茧丝绸检验检疫中心,建立生丝及白厂绸出口基地。积极吸纳大企业、大集团入宁发展,对蚕茧、生丝等资源进行本地化加工,全力推动茧丝产业向织绸、印染、服装、造纸、物流、食品饮料、信息文化等领域综合开发利用迈进,实现蚕桑丝绸产业全域、全新、高端发展。

4 强化产品研发,提高蚕桑综合利用水平

在全力做好桑叶茶、冬桑凉茶、桑椹膏等产品基础上,继续探索“桑”在食品、化妆品、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用途和电子商务,实现蚕业全领域开发利用。一是对桑椹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开发桑果酒、桑果干、桑果汁等系列产品,实现桑果增值增收。二是依托桑枝综合利用项目,对桑枝进行深加工,将废弃桑枝转化为纤维板、活性炭等产品。三是加快互联网技术在蚕业领域的运用,强化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建立茧丝绸电子商务平台,将蚕业特色食品、饮料,以及蚕茧、生丝等产品包装进入网上宣传推广,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营销。

5 突出绿色生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桑园既是“经济林”,更是“生态林”,极具生态旅游开发潜力。按照“旅游为载体、文化为灵魂”的理念,将蚕桑丝绸文化融入现代旅游产业,培育以蚕桑丝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和南丝路文化小镇。一是依托 “百里桑园长廊”蚕桑带,大力发展“桑家乐”、“桑叶宴”、“养蚕体验”等主题旅游项目,积极打造现代蚕业休闲旅游田园综合体,全面打响“中国最美蚕桑之乡”旅游品牌。二是依托“凯地里拉温泉”度假区,打造独具宁南特色的桑椹酒庄,将酒庄文化与蚕桑旅游深度融合。目前,已投资1.63亿元,建设“凯地里拉·西部康养”温泉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已建设完工,开始营业。三是着力开发蚕桑文化旅游产品,充分挖掘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形成特色鲜明、优势集聚、结构优化的现代蚕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示范园区。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实现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加快建设国内最大优质茧丝绸生产基地,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为全州乃至全省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茧丝蚕茧蚕业
咬破死亡的蚕茧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