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7-04-03赵秀芹
赵秀芹
(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东南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加强了要求,要求医院能够充分满足自身的护理需求。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受到医院服务质量的影响,要想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就必须要对护理人员加强管理。人性化护理模式是现代新型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将护理人员工作环境进行优化,进一步保证护理质量[1]。今特选取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000例,以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5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及家属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意识障碍与死亡病例。将2017年2月~3月收治的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另将2017年4月~5月收治的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281例,女219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29.9±3.8)岁,心血管、内分泌、呼吸、消化以及其他的病例分别为175例、112例、87例、70例、56例;对照组男284例,女216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0.4±4.1)岁,心血管、内分泌、呼吸、消化以及其他的病例分别为177例、114例、88例、67例、5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论是年龄、性别、病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100例,均为女性,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9.5±2.3)岁,护龄2~15年,平均(7.3±1.7)年,本科、专科、中专各学历分别为38例、51例、11例,护师与护士的例数分别为30例与70例。
1.2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3月收治的患者500例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即应用传统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向护理人员培训医院的相关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统一安排学习与进修,薪酬管理方案也由医院统一制定。选取2017年4月~5月收治的患者500例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主要落实方法如下。
首先,提升护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护理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形成合理的临床护理管理理念,保证思考方式具有多维度化与多元化,统一护理人员与患者等多方,以在护理管理全过程中充分落实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贯彻人本主义。护理工作管理人员要起带头作用,充实自身护理理论知识,增强自身护理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加强与一线工作人员和患者的沟通,做到相互沟通、相互尊重。
其次,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优化医院医疗布局,配置先进的医疗设备,保证工作环境的优良,降低外界环境为护理人员带来的压力,优化护理人员工作状态,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在临床管理时,要倾听护理人员的建议,各级人员共同参与到科室发展中来,增强团队凝聚力。要保证医院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护理人员加强沟通,协助其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帮忙纠正。疏解护理人员的不良情绪,帮助解决生活疑难。
再次,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要对一线护理人员的思想与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他们合理调配,肯定其护理工作成绩,对可能影响他们护理质量的隐藏因素及时消除。健全医院考核机制,按照护理人员具体工作复杂程度、个人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假期或物质方面的奖励,以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最后,满足护理人员的发展需求。要根据护理人员能力与性格上的特点进行合理岗位调配,知人善任,扬长避短,最大化发挥他们的潜能。让一线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提高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给予培训,给予外出进修的机会。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由护士长用本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价量表给予评分,内容主要是操作熟悉程度、护患交流沟通能力、护理责任心、处理医疗险情能力、文书书写规范程度等,每项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此次研究取五项平均值。②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由本院自制调查表进行,内容主要有知识技能、人际关系、工作环境以及护理纠纷。患者满意度调查也由本院自制调查表进行,内容主要是护理态度、住院环境、护理技能与护理服务质量。两表满分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自身满意度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2±3.7)分、(96.4±3.6)分与(97.2±2.8)分,而对照组分别为(80.8±3.1)分、(78.6±2.9)分与(92.9±2.8)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自身满意度、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品质提高了需求。医院要想站稳市场地位,就必须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并转变护理服务模式,对护理一线人员护理技术质量与护理服务态度提高要求[2]。现代医学模式更加重视人性化管理,因此在医院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非常具有必要性[3]。
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充分贯彻了人本理念,要求在管理工作中必须以人为本,做到合理用人、高效用人,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证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在基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缓解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让他们能够处在舒适与愉悦的工作环境中,满足他们的身心需求,提高临床工作满意度,继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护理工作风险,患者也会因此而对护理质量高度满意,在减少医疗纠纷的同时提高医院的市场信誉与核心竞争力[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自身满意度、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不仅能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让患者充分满意,改善护患关系,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1] 汪迎春.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21):175-176.
[2] 孙希娜.评价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3):246+253.
[3] 乔延平.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0):138-140.
[4] 张洪丽.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73+78.
[5] 程爱梅.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1):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