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甲下手术入路治疗上胸椎病变11例分析

2017-04-03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224700马荣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4期
关键词:胸椎入路椎体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224700)马荣

近年来骨科临床上针对上胸椎病变主要采取颈椎入路、锁骨切除劈胸入路及后方入路等手术入路,但如此手术入路方法创伤较大,引起患者出血较多,因而风险较高难以广泛应用。肩甲下手术入路是指在侧前方显露上胸椎一种手术入路方法。已有研究报道[1],采用肩甲下手术入路具有显露好、牵拉重要血管及神经较少,因而风险较小,患者术后能够尽早康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本研究对11例上胸椎病变患者行肩甲下手术入路,获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上胸椎病变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2.5±6.7)岁。11例患者病变范围T2~4椎体,其中结核4例,骨折2例,肿瘤5例。全组患者术前经MRI及X线片检查显示硬膜囊受压,椎体骨质破坏或后凸畸形,且经神经功能恢复评级(Frankel分级)[2]:A级1例、B级2例、C级4例、D级2例、E级2例。

1.2 手术方法 全组患者术前行常规检查,符合手术指征。采取全麻插管,上臂上举,取侧卧位,手术切口沿第5肋向后经肩胛下角后转向后上,从肩胛骨内缘内侧2cm至C7棘突。依次切开浅层的胸大肌、背阔肌、斜方肌和深层的胸小肌、前锯肌、菱形肌和竖棘肌,分开肩胛骨和胸廓间的组织,并将肩胛骨后方翻起,显露第5肋并作切除,撑开胸廓,将肺尖部向前下方拉开,显露T2~4椎体。待椎体彻底显露后,对病灶进行清理,术毕胸腔闭式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胸膜、肌层和皮下及皮肤。术后患者回到病房医嘱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待肺复张后拔除引流管。

1.3 随访 术后通过电话和门诊对全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周疼痛情况及采用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03.82±21.39)min,平均出血量(263.74±26.69)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出院。术后1周VAS评分为(3.52±0.38)分,显著低于术前VAS评分(8.37±1.6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7,P=0.017)。术后1个月ODI评分为(25.69±4.37)分,显著低于术前ODI评分(72.41±7.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4,P=0.003)。

3 讨论

上胸椎位于颈前凸和胸后凸交接位置,由于其邻近部位解剖较为复杂,且所处位置深,手术一直以来都是骨科临床处理的棘手问题,且手术暴露途径一直争议较大[3]。目前临床上提出对于上胸椎病变手术入路必须满足病灶清除和植骨内固定的要求。经前路上胸椎显露一直是骨科的难题,对手术医师要求较高,增加手术的难度。以往的文献报道[4],国外学者Turner行肩胛下高位经胸入路手术清除上胸椎肿瘤,能够充分显露胸1~3的目的,并且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肩甲下手术入路治疗上胸椎病变11例分析发现,全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操作视野开阔,病变部位能够充分显露,清除较为彻底,并且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疼痛减轻明显,功能恢复较快,因此,肩甲下手术入路是治疗上胸椎病变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但本研究由于纳入样本量较少,疾病种类较为单一,还有待扩大样本量和疾病种类进一步验证肩甲下手术入路处理上胸椎病变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胸椎入路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胸椎脊索瘤1例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