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研究进展分析
2017-04-03广西南丹县人民医院547200朱春梅
广西南丹县人民医院(547200)朱春梅
目前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还有很多不规范之处,治疗中存在过度治疗情况,不合理用药也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本文笔者将结合国内外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治疗进行研究,详情见下文叙述。
1 抗生素治疗
近年来,在临床中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行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且使用抗生素不仅能够起到治疗作用还能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所以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鼓励患者积极用药,有效缩短急性发作的过程,还可降低细菌负荷,进而预防急性加重,国外一些研究人员也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了研究(Dimopoulos等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治疗中选用一线抗菌药物与二线抗菌药物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在临床药效评估中二线抗菌药物明显优于一线药物,且二线抗菌药物的微生物评价及临床药物不良反应与一线抗生素药物之间并无显著差异)[1]。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不同程度,抗生素药物也能够根据其程度来进行治疗[2],有效避免用药不合理现象,国外相关研究人员(Moussaoui)在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研究中发现,对于中轻度患者抗生素只需要短时间治疗即可有明显好转,一般疗程为≤5天,对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而言需要适当增加7~14天,服用抗生素易导致患者体内产生多耐药细菌感染,这时可同重度患者一样增加治疗时间[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易发生肺炎衣原体感染,在临床并发症中是最为常见的。肺炎衣原体感染会导致患者呼吸道炎症加重,肺炎衣原体感染会释放各种抗原组进入到患者血液循环系统中,导致肺衣原体诱导的细胞因子会持续释放,发生慢性炎症。临床治疗中常用阿奇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阿奇霉素是一种大环内脂类药物,对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有着较强的抗菌作用,且除抗菌作用外,还有着较强的抗炎作用于免疫调节活性。阿奇霉素、头孢均为抗生素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而言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阿奇霉素能够有效对炎性路径进行调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能够通过影响趋化因子,进而影响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活性,临床中能够有效控制气道炎症。用药后药物会对中性粒细胞直接产生效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能够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爆发及黏附,加速其凋亡,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所以在使用时注意剂量,不宜过大[4]。
2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在临床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主要是让患者多次吸入短效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药物,在治疗中为有效控制剂量可用定量气雾剂与溶液制剂控制患者症状,该种方式能够起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且能够减轻呼吸肌疲劳,有效改善患者气道阻塞,虽没有逆转肺功能降低但能够有效提高黏膜清除能力[5]。
临床中常见的支气管扩张剂有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为短效药物,福莫特罗为长效药物)与抗胆碱药物(演化异丙托品为短效药物,噻托溴铵为长效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首先选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药物,虽有治疗效果但是使用时间较长,而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药物,效果也较为明显,但是其不良反应较少[6]。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对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如果患者的情况并未有好转可再进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药物治疗,有关人士表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时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可以考虑用静脉滴注茶碱类药物[7]。但临床治疗中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药物的联合使用较为常见,且能够有效降低副作用。
3 糖皮质激素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病人群一般为中老年人群,在临床中其症状表现为咳嗽、气短、咳痰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等情况,而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时期炎症细胞扩散较重,患者血管狭窄,黏液纤毛运动较差,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会出现呼吸衰竭进而导致死亡。现代医学认为使用激素治疗会使患者的身体产生后遗症,在此方面国外许多研究学者的研究差异较大,临床患者的激素使用量所控制的程度能够使患者受到的影响降低,且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肺功能及气血指标均能够快速得到恢复,且预后效果十分明显[8]。
临床中使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阻止患者体内炎症细胞的发展,有效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恢复黏液纤毛运用,具有增强支气管扩张的作用,进而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而言该种治疗方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9]。
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糖皮质激素有布地奈德、环索奈德、曲安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倍氯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应用中给药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局部给药,一种是全身给药,且全身给药还分为口服与静脉给药,在给药途径方面研究人员主要关注吸入激素及全身使用激素的临床疗效,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探究与比较。糖皮质激素最早应用于治疗哮喘,后来经相关人员研究发现慢性气管炎患者与哮喘患者具有相似之处,很多国外学者也早将布地奈德、泼尼松龙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治疗中,相关学者经调查,雾化吸入与泼尼松龙静脉滴注在临床应用中,其远期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且近年来,经调查显示局部雾化吸入也能够达到全身应用激素的效果,国外相关人员经分析发现全身应用激素中口服与静脉不同的给药途径在治疗效果上也无明显差异,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实施口服泼尼松龙与静脉泼尼松龙,比较其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患者肺功能改善等,发现不同给药途径并无明显差异,且口服更容易操作,且费用低,所以临床中推广口服治疗[10]。
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剂量与疗程,当下对激素的使用剂量临床中仍旧存在一定的争议,主要目的是为研究出具有最佳效果的剂量,以期达到临床治疗有效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据相关人员研究表明激素相关不良反应与患者激素暴露累积有着一定的关系,大剂量使用激素能够有效缩短治疗疗程,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激素暴露量,还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失败率,但是分析目前的治疗,小剂量的使用激素不一定能够增加治疗失败率。而大剂量的使用短期内能够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远期复发概率却与小剂量之间无明显差异。目前缺乏大规模实验验证,所以激素的最佳剂量依旧是临床治疗中需要研究的内容[11]。
临床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选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也有着不同,的意义。不同糖皮质激素疗效在临床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常见的激素包括强的松、甲强龙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药物不同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也不同,且不同激素对患者的影响也存在差异[12]。在目前临床激素类型的选择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在早些年,我国一些优秀的学者在研究甲强龙与地塞米松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时发现甲强龙的治疗效果优于地塞米松,原因可能是甲强龙的抗炎性高于地塞米松。有专家调查静脉使用甲强龙与口服使用甲强龙的效果对比,发现两者治疗效果上并无没明显差异,复发率的差异也不明显,但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偏向静脉使用甲强龙,因为它的抗炎效果较好,无需经肝脏便能发挥抗炎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虽然在临床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相对来说较为安全,但是无论是全身用药还是局部用药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对全身用药患者来说,因为用药阿剂量较大,患者在治疗阶段会出现骨质疏松、免疫力低、糖代谢异常、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而对于局部用药患者而言,虽然用药量相对较少,但是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声嘶、发音障碍等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不良反应的预防。且激素的使用会导致下丘脑、垂体等功能下降,抑制分泌肾上腺素,所以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谨慎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4 氧疗及机械通气治疗
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方面开始对呼吸机及其连接方式进行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在临床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有着一定的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单的说就是气流受到限制,导致患者出现通气或是换气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患者患者呼吸衰竭,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其死亡[13]。患者的气道受阻,肺部过度重启极易导致呼吸肌疲劳,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在临床中属于最有效的措施,但是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会使患者很痛苦,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可有效代替有创呼吸机[14]。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应能进行自主呼吸,且神志保持清醒,能够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在临床中患者如果能够合理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便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理水平,使患者体内的指标达到正常水平,其中吸气压能够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增加肺泡通气量,进而改善肺功能。部分医院选用序贯机械通气,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防止出现肺部感染,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这种呼吸机治疗方式的复发率较高,对于重度患者而言不宜使用,而对于中轻度患者而言效果较佳[15]。
5 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中的治疗方式虽有很多,但是治疗的方式均存在不足,这也是以后从医人士需要注意的地方,应不断完善不足之处,让患者能够摆脱病痛折磨。本文笔者归纳上述4种治疗方式,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式临床中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