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7-04-03肖小丹王娜
文/肖小丹 王娜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需引起更多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健康不仅包括躯体机能没有病变,而且包括良好的心理状态,它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国家统计局2016 年数据显示,2016 年60 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 万人,占总人口16.7%,比上年增加0.6 个百分点;65 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 万人,占总人口比例10.8%,比上年增加0.3 个百分点。据人社部有关部门预计,到2035 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 亿人。老年群体扩大,其健康和养老问题也备受瞩目。生活中更倾向于关注躯体疾病,而往往忽视心理问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何种措施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此,记者通过发放30份问卷展开调查。其中男性受访者11人,女性受访者19 人;受访者中,60 ~69 岁者占45%,70 ~79 岁者占35%,80 ~89岁者占20%;结果显示, 40.7%的受访者是一个人居住;28.7%的受访者经常感到沮丧和郁闷,74.6%的受访者倾向于怀念过去令自己伤感的事,42%的受访者担心和子女关系不好,93.6%的受访者有退休后失落感。
很多老年存在抑郁、孤独、恐惧等心理现象
大多数人进入晚年,都会面临生理改变,主要有体表外形改变、器官功能下降和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分别具体表现为头发发白、皮肤出现皱纹、牙齿松动脱落、身高下降(身高在35 岁以后每10 年降低1cm);视力和听力下降,心脏搏出量减少40%~50%,肺活量减少50%~60%,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脑组织也开始萎缩;老年群体记忆力、学习能力和身体免疫防御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伴随老年人的身体改变,心理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加之社会环境、个人机遇、经济状况、家庭婚姻问题的影响及对负性事件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更易引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相关数据表明,85%的老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约27%有明显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4%则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存在,0.75%患有老年痴呆症。调查结果显示,很多老年人存在抑郁感、怀旧感、孤独感、失落感、恐惧感等心理现象。
抑郁感 调查发现,70.7%的受访者情绪容易受外界干扰,仅有29.3%的受访者不容易被干扰。28.7%的受访者经常感到沮丧和郁闷,“偶尔”和“很少”沮丧、郁闷的受访者分别占60.3%和11%。这主要体现在平时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情绪容易激动且易发脾气,有些生闷气,郁郁寡欢,提不起精神等。
怀旧感 调查发现,约74.6%的受访者倾向于回顾过去伤感的事,只有19.2%的受访者怀念高兴的事,而6.2%的受访者很少会怀念过去。有些老人会沉溺于过去的美好时光中,如:有些人曾在岗位上能力很强,可以独当一面,别人都要听从其指令,但退休后却与以往生活形成强烈反差,感觉越活越差,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风采和价值感,致使其经常缅怀过往,反而忽略了当前生活中的美好;有些比较敏感、狭隘的老年人则会陷入回忆不开心或不满意的小事情中,从而不能自拔。再者,老年人怀旧心理也与闲散的生活逃脱不了干系。
孤独感 调查发现,40.7%的受访者自己一个人居住,存在孤独感。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孤独感源于自己退休后交际范围缩小、老伴逝去或子女不在身边造成的“空巢”现象,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孤单和寂寞感;部分受访者表示,即使自己与别人在一起,仍缺乏归属感,感觉自己融入不了集体。
失落感 93.6%的受访者在“退休”后有失落感,仅6.4%的受访者“退休”后没有失落感。受访者表示,其“退休”后生活开始由原来的紧张有序转为清闲状态,心态很难调试过来,因此易出现精神空虚和心理失落。也有受访者表示,曾经在农村种地,忙时可以干农活,闲时可以和邻里乡亲聊天串门,自从被女儿接到城里后,第一年特别不适应,心理烦躁、压抑且不知所措。
恐惧感 关于未来,12%和22%的受访者最担忧的分别是孤独寂寞和无人照料,42%的受访者未来最担忧的是因代沟问题,处理不好与子女的关系,16%的受访者担忧医药费、生活费等带来的经济压力,8%的受访者表示无任何担忧。恐惧感主要表现在老年人会产生无缘无故的紧张,不愿意到人多的地方,怕黑、怕孤独;担心发生不好的事情,更担心独自一人时发生不能应对的事情。所以有些家庭老人习惯家里人都陪着,无法承受独处。
老年抑郁症需要引起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病人占全世界人口3%~5%,而老年期抑郁症占老年人口7%~10%。有些患者睡眠质量差、身体浑身没劲,这时以躯体表现更突出,但检查又发现各项指标正常。据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陈斌华介绍,曾有一位65 岁患者感觉自己浑身都是病,称胃不舒服,伴有肚子胀,消化不良,浑身不适、乏力,血压不稳定、头疼且睡眠不好。他后来去消化科检查,并未发现明显消化系统疾病和占位性病变,可他还是不放心,服用几个月胃药治疗也不见好转。后来听取了医生建议去看精神心理科,经检查发现患有老年抑郁症。主要通过三条得出诊断:一是经常早醒导致睡眠不佳;二是家族遗传因素,母亲曾有过投河自杀行为;三是情绪低落,有无望、无用和无助的想法,甚至有不想活的念头,干任何事情都没兴趣。
陈斌华说,老年抑郁症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基本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自我评价过低、烦躁、焦虑不安、精神和食欲不振、思维能力下降、反应变慢、失去快乐感和以往的兴趣、敏感多疑且身体不舒服,甚至有自杀念头等。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可产生相互影响,躯体疾病也会引发心理不适,因而在关注老年人躯体健康的同时切勿忽视心理疾病。
家人及社会要正确对待老年人心理问题
北京安定医院干保病房常年从事与老年科相关的精神及心理治疗的王娜医师表示,即使有些老年人处于心理疾病的灰色地带,即尚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但他们依然会感觉不舒服。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刚开始发展很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愈加严重。有很多患者在疾病的前期或早期未加留意,待就医时得知诊断会非常诧异,实际综合之前的表现,一切并非突然。
首先,有很多家庭和病人不了解心理疾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对于心理疾病,及早发现、及时就诊和系统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其次,社会和自身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致使很多正常人和患者回避做心理评估或治疗。有些人患病也不自知,直到病情严重才意识到患病的可能,据王娜介绍,去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专科医院就医往往是延后的,并未做到及时发现,也有患者担心自己一旦患病就无法再回归到社会进行正常生活,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
当老年人疑似存在类似于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时,家人应及时带其到专科医院进行排查和诊治。若老人确有心理疾病,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接受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了解疾病同时给老人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尽量以平和的态度对待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满足其心理上的被需要感,鼓励他们逐渐学着接纳老年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逐渐构建健康生活模式,减少其孤独和无用感,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逼迫他们做不愿意做或暂时无法完成的事。在他们感到孤独、无助时提供支持、关爱和陪伴,若工作繁忙也要抽空常打电话;在他们钻牛角尖时予以鼓励和肯定,尽可能减轻其精神负担。
政府也应当在医疗保障体系方面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帮扶措施,从经济投入方面和精神支持方面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如此,老年人从自身、家庭和社会都能获取心灵上的老有所依,而不是仅限于躯体老有所依,那么心理疾病自然会远离老年群体。
更多参与社会生活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调查发现24.3%的受访者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其中“偶尔”、“比较少”进行户外活动的受访者分别占49.2%和26.5%。专家提示,预防老年心理疾病关键在于老年自身心理上有所依靠和寄托,老年人应学会丰富自身的生活。老年人应多参加户外活动、扩大人际圈,培养自身兴趣爱好。
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京物资学院原教务处处长杨洪璋老师,他于2014 年相继获得中宣部设立的全国的“节约之星”以及全国和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初次见面,杨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身上充满正能量,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能瞬间拉近彼此距离,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乐观豁达的心态,让你忘却了眼前白发婆娑的杨老是罹患癌症的耄耋老人。
杨老坦言,当初退休后心理上有失落感,生活忽然从紧张有序开始变得闲散无趣。子女担忧他身体出毛病,建议用养金鱼丰富晚年生活。他就每天去捞水草,养了一缸又一缸,家里都快成为金鱼缸展览区了。直到2000 年6 月带队去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顾家沟扶贫支教,杨老忽然觉得自己退休后可以致力于帮困助学事业,扶贫工作第一站就驻扎在北京物资学院的走廊。后期经过校领导的支持,有了场地设施并成立了杨洪璋德育实践基地。杨老利用学校闲置的库房把学生捐助的物品分类安置,踏进库房仿佛来到了一个百货市场,屋里整齐地摆放了很多衣服和学生捐助的书籍,应有尽有且干净整洁。杨老说,他每年都会清洗很多学生的军训服装,保留给下一届贫困学生使用,这样就节省了很多开销。当提及“每次去张家口万全县扶贫,那里的小孩非常地亲切叫爷爷”时,杨老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内心满满都是幸福和慈爱。他说:“我父亲以前经常和我说,人活一口气。老年人除了依靠子女,最主要还是老年人应自立自强,精神支撑对身体特别重要,要有自身的追求。自己能快乐地做事情比其他什么保健品都有效,闲散时身体就容易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