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馆开辟“实训第二课堂”服务的探索
2017-04-02郭美云
郭美云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高职图书馆开辟“实训第二课堂”服务的探索
郭美云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为突出高职特色,图书馆开辟实训教学第二课堂是实训教学的有效延伸,这将对教学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将大幅度的提高到馆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高职院校图书馆新一轮建设,对图书馆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高职图书馆;实训教学;第二课堂
1 开辟实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高职实训是培养学生技艺、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训体系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关键,85%以上的高职都在现有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安排了相当丰富且合理的课程实训等教学内容。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根据课时的多少,实训时间一般是2~4学时,其中包含教师的讲授与演示时间,一般只够正常速度做一遍就下课了,因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不同,有可能存在部分学生不能在课内完成实训项目,再加上因各种社团或事病假耽误了课程,由于大多数学校的实训室是根据班级课表来开放的,学生除正常上课外是不能进入实训补课的,如果学生不在课外进行自修,对于前后课程内容关联性比较强的实训课来说,如果耽误3次以上的课,基本上可以断定这门课程是没办法跟上进度,即使他后面都来到了课堂,那也只是人来了而已。如果是考查课,老师也会根据他的考勤勉强给一个及格。不少学生,拿着毕业证而不能胜任该工作岗位,学了几年的专业只能丢弃。本人认为要有一个实训第二课堂,专门针对第一课堂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补课、练习、加强、熟练的场所,规模不一定要很大,但时间上必须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可自由的进去,能有指导老师那就更好了。学生在实训第一课堂耽误的课程没有场所补上,
2 高职图书馆必须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
高职图书馆必须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读者的需求是决定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关键。图书馆应主动改善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对于一些读者量少或功能相近的库室进行撤除或合并;配备必要的文献资源和技术设施,开设一些利用率高的公共技能训练,如普通话实训室、口语训练室、计算机实训室、电算会计实训室、英语写作实训室等实训第二课堂。针对学生对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组织有资深专家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图书馆开辟实训第二课堂是实训教学的延伸
图书馆工作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工作和教学工作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图书馆作为实训第二课堂是实训教学的有效延伸,是从认知转化为行为、从知会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是以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选用的有效服务方式,是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图书馆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早已成为了理论教学第二课堂,也是其他学生社团、勤工助学等第二课堂组织的活动场所。第二课堂为学生所提供的锻炼与启迪,却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只探讨实训第二课堂,用以对训练不足或因请假耽误了的实训课进行补充或强化。
4 图书馆开辟实训第二课堂的有利条件
在硬件方面,学校活动场所、设施等主要是为第一课堂教学配备,专用的第二课堂硬件设施相对匮乏。而图书馆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资源和优雅的环境,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地标和象征:其文献资源、设备设施和空间环境是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中心场所。近年来由于到馆率低,馆舍空置多,正好弥补实训室太少第一课堂教学不足的问题。另外图书馆周末、晚上、中午都是不间断的全开放,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专人专职管理实训室,学生随时可以来馆训练,无限制、免费,训练时长都不受限制,这样对那些因请假耽误了实训课程,都可以利用空余时间来补上,弥补了实训教学只能在规定时间练习的缺陷。
实际上许多高职院校都已经悄悄地进行着这方面的尝试了。诸如电子阅览就充当了计算机实训第二课堂、电子商务第二课堂、电算会计实训第二课堂、英语听力第二课堂等等,多功能厅举办各种文化讲座,展览空间可以开展书展、画展、摄影展、各个主题展,多媒体设施可进行电影展、视听体验,陶冶大学生情操;给大学生提供巩固和丰富实训教学主渠道所需要的必备训练场所,为学生开辟一个训练技能的场所。
5 开辟实训第二课堂有利于图书馆发展
适应读者需求是现代图书馆应具备的新的服务理念,随着实训第二课堂的开辟,将会大大提高到馆率,如电子阅览室,本来是用来提供给读者进行上网查阅资料和数字图书阅读的场所,但每年2次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前后,每个学校的电子阅览室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这可不是原电子阅读服务所拥有的。如果有好的语音室,每年的普通话过级和英语过级,也会形成两个小高峰。
高职学院应着眼于技能型人才培养整体推进的目标要求,真正将图书馆的实训第二课堂作为一个独立大课堂来建设,将图书馆的实训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纳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使实践技能训练能够有目标、有步骤地、系统地开展,这样,随着到馆率的提高,学科馆员的引入,图书馆的地位必将提高,这必将引领新一轮的图书馆建设,使图书馆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郭美云(1963-),女,湖南沅江人,大学本科,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