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2017-04-02杨英慧

时代农机 2017年9期
关键词:技工工匠竞赛

杨英慧

(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杨英慧

(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论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与培养模式,工匠精神培养,教学改革与技能竞赛的理念与方法。

技工院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工匠精神;教学方法;技能竞赛

科技发展,世界在变,育人环境在变,人才需求在变,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遵循技工教育规律,努力探索提升现代技工教育价值的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促进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 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发展,契合产业需要,教师教和学生学与目标一致,有利于激发师生强劲动力,形成办学特色。我校主要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善操作、会学习的技术工人。高素质是指爱党爱国、服务人民、尊纪守法、品德高尚、团结友爱、热爱专业、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好。强技能指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好,具有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善操作指心灵手巧、动作规范、操作熟炼、高效优质,特长明显。会学习指常带着问题主动向书本、向自然、向生产、向他人学习,学思做悟结合,持续提高工作能力。

2 完善质量标准

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学校组织师生、用人单位专家、主管部门领导,依据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标准,共同制定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与教学计划,明确毕业生素质目标、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用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训大纲、实习大纲与考试大纲等教学文件,将质量目标具体化。同时制定教材选用、备课、讲课、答疑、教学日历、批改作业、实验、实训、实习、考试、课外活动等各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确保各教学环节高质量。

上述标准明确了各方面的教学质量要求、尺度与底线,指明了改进方向与发展趋势,让学生学有目标,教师教有准则,做有要求。

3 深化教学改革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技工教育主要为企业培养用得上、干得好、有潜力的技术工人。实施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合作研究、共同发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企业办分校,办专业,学校与企业共建教师队伍、教研室、实验室、实训室,共同制定教学文件,共同管理教学、学生。有利于生产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提高毕业生工作适应性;有利于学校教师掌握行业技术进展趋势,走在时代前列。

(2)“做中学、做中教”。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只有在生产实际中,才能练熟练精生产技术岗位需要的真本领。改以往以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训为主,企业生产实习为辅的教学模式,为“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结合企业生产与技术设备实际,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过程中动手操作、敏锐观察、思考提问、师(教师、技师)生和同学相互交流中愉快地学习,从而认识事物现象,理解事物规律,体验规律应用,学活知识,练熟技能,悟得新知。

(3)教学以学生为主体。①在教学全过程中立德树人,思想道德课、党团活动、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班主任、任课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和心理状态,因势利导,着力培养学生自信、乐观、担当和坚韧等积极品格,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②技术创新、产品换代,智能制造对从业人员的新要求,教学内容不仅要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教给学生真本领;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③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坚持教好每一个学生,幸福每一个家庭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素质、基础上的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学生优势,多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④改灌输式为启发式教学,增加课堂引导、启发和互动环节,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原理的丰富内涵,了解科学原理的实际应用。改“一言堂”为讨论式,灵活开展以问题为中心和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思做悟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⑤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讲课活力 、生力与魅力,用教学艺术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主动学习。⑥教师用专业修养与人生体悟影响学生,提升教育质量。

(4)积极开展技能竞赛。①坚持精益求精、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的技能竞赛理念。竞赛试题、项目充分体现专业技能和产品技术进步、安全健康、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特征,反映参赛者对技能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价值追求。②按“金字塔”底座宽、顶端尖型式逐级选拔赛手,使每个学生都受益。在全面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小组(首先是2人一组对赛,然后是2组优胜者再对赛,循环交替进行,使每个学生都能反复参赛)、班级、年级、校级竞赛,逐步推出省级、全国、世界级赛手。③用名师带高徒,让学生在实训与竞赛中应用知识、练精技能、升华智慧、提升素质。④高标准严要求,注重竞赛试题与项目的国际性,通过竞赛看到与先进国家产业升级和技术工人培养的特色与不足,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⑤以赛促教、促学、促管、促建,展示专业实力和学校风采,让学生有成就、教师有发展、学校有光采。⑥加强与外校、外地、外国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4 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

求完美的精神,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逐渐形成。我们坚持在教学全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实验、实训、实习中铸匠魂、育匠心、追匠梦。①用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专业教育标准和企业用人标准,引导学生锤炼技能,不断追求完美的技艺。②注重培养学生执着专注、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争当大国工匠。③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技能竞赛,训赛结合激发学习技能热情,提升学生用智慧与能力化解生产劳动中各种难题的能力,在集训、参赛过程中锻造、体验工匠精神。④党课、团课、主题班会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学生的价值追求与向往境界。⑤请大家名师、企业专家、优秀校友来校交流,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引领学生。⑥用工匠精神引领严谨治学,在主动学习中树立科学精神、锤炼品德情操,立志把产品做成精品,用智造开创未来。

[1]杨英慧.内燃机配气凸轮新型线的研究[J].柴油机,2016,(6):30-33.

[2]杨英慧.发动机变型双曲函数配气凸轮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0-82.

[3]浩清.高标准才有高质量[N].光明日报,2017-04-04.

[4]新华社记者李斌.温家宝在大连考察时指出一定要把职业教育办好[N].中国教育报,2007-09-09.

[5]刘伟丽.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N].人民日报,2017-04-25.

[6]陈洪尧.“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17-09-12.

杨英慧(1982-),男,湖南邵阳人,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汽车技工教育。

猜你喜欢

技工工匠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从技工到英雄
工匠神形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工匠赞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