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食品加工专业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017-04-02陈海军
陈海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高职食品加工专业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陈海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食品加工专业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学习效果,在总结高职食品加工专业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举例、归纳等方法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入信息化教学、突出专业应用等提高本课程学习效果的措施,基于以上措施,高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高职;食品加工;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改革
近年随着各高职院校扩招,再加上应届高中毕业生数量减少,各高职院校纷纷加大了在中职学校招生力度,使高职生源构成比较复杂,主要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等,生源参差不齐,给高职课程教学带来极大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扩招后,生源质量下降,出现了如下问题:一是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期望与高职所培养的低质量毕业生的不匹配问题;二是高职生源素质降低,无法满足企业的较高要求;三是一些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方式、方法过时,很难与高职各班级中多元化生源构成相适应问题;四是如何有效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取代传统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问题。就高职食品加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角度来说,出路在于:进一步改进教学,提升食品机械与设备课教与学的效果,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突出专业应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
1 高职食品加工专业学生学习现状
(1)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缺乏专业认知和自学能力。由于高职食品加工专业的学生主要来源于高中、中职毕业生、社会青年等各种层次,他们的文化基础差异较大,参差不齐,这就给本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及专业课教学带来了极大难度。如在讲解某种食品机械的工作原理、性能、操作要点、主要零部件时,往往基础好的同学很容易理解、接受,而基础差的同学仍不知所措。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及课程教学进度。同时,学生对专业认知不足,对未来就业前景较迷茫,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及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布置的课外学习任务、作业等很难自觉完成,必然导致基础课及专业课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易接受新兴事物,但缺乏组织纪律性。新时期高职学生主要特点是对新兴事物比较感兴趣,对当前食品加工领域中比较前沿的加工技术,他们很容易理解、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微波膨化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微波技术、超滤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与年轻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颖食品机械:咖啡料理机、彩色面条饺子成型机、冰沙制作机等,他们比较容易理解掌握,教学效果比较好。这说明只要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感兴趣,态度端正,他们一定能够学好专业技术。他们酷爱上网,喜爱网络游戏,缺乏组织纪律性,违纪行为时有发生,必然影响到学习成绩。如不正确引导,对他们增长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利的。
(3)喜欢实训课程,对专业理论性课程不感兴趣。高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食品加工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食品加工人才。为提高食品加工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各学校在开设了一定数量的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一定的实训操作课程,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多数学生较喜欢实训操作课程,而对专业理论知识则不太感兴趣。比如做手工鱼丸、红薯果脯、火腿面包的制作等,学生动手比较积极,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时,个个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但对于一些理论问题,如:鱼丸制作时为什么要加淀粉和生姜,红薯果脯中糖的作用,烘烤的时间控制,火腿面包的焦红色及香气是怎样形成的等理论不感兴趣。
(4)缺乏探究精神,实训设备投入不足。高职食品加工专业学生虽然整体学习风气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探究精神,没有找到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有效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而对很多重要的理论、原理、设备等掌握不够。学生虽然肯动手,但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所以更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应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由于办学经费不足,学校在本专业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师资等方面的投入也不够,很多大型的食品加工机械无力购置,学生实训操作也会受到一定局限。
2 提升本课程学习效果的举措
(1)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基于本课程的重要性,且理论性较强,学生又缺乏机电工程相关的知识,故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和依据,而实践又是对理论的很好检验,二者相互依存。如在讲解果汁饮料加工机械设备模块时,理论讲授主要讲授果汁饮料的概念、分类、制作方法及原理、相关机械设备、工作原理、主要零部件、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而对应的实践内容则安排苹果汁、橙汁、野菜汁的制作及榨汁机的操作维护等内容。通过实践,既巩固了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榨汁机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果汁褐变的原因及其控制等知识。
(2)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借助蓝墨云班课、微助教等平台,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提高专业操作技能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如在讲授焙烤食品加工机械模块时,借助云班课平台,可以将焙烤食品的概念、分类、焙烤食品加工机械的工作原理、其主要的零部件、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其应用的领域、等问题推送到云班课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进入班课对这些问题进行预习。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云班课考勤、随机点名提问等方式检查预习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解焙烤食品加工机械的工作原理、主要零部件、适用对象、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点,然后进行知识点拓展延伸,通过云班课推送问题:如何利用焙烤食品加工机械制作火腿面包和披萨?利用云班课分好的小组积极开展讨论,以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的成果,老师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记入平时成绩。在此基础上老师进行总结归纳。最后通过云班课推送本次课需要巩固的课后拓展练习。通过云班课开展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3)突出专业应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必须突出专业应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像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理论性强,学生对各种机械实物缺乏了解,实训室机械设备配置不足,学生又缺乏一定的机械方面知识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呢?笔者以为,结合食品加工的实际,突出专业应用,将食品机械设备的讲解与各种相应食品加工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增强本课程趣味性,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机械设备知识。
(4)打造创业平台,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很多优惠政策给予支持。而对于食品加工专业学生来说,首先本专业的学生所生产加工的产品关系到13亿多人的饮食问题,市场前景广阔;其次本专业学生创业较容易,创业风险较小,投入不大。只要掌握了相关食品加工技术,办理了相关的手续就可以营业了。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着力打造校内的创业平台,以校内的创业街、创业孵化器为平台,让其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其就业本领创业意识。
3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以上举措,在高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教学改革中,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更多,对掌握好专业技能的信心更足了,所以上课时,迟到、旷课等违纪学生越来越少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高,预习作业、课堂讨论问题、课后拓展练习都不折不扣地完成。食品加工实训内容都能按照实训方案严谨、规范的操作,特别是对各种食品加工机械,都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开展操作,取得了较好的理论课和实训课教学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各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也进一步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有效提高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这里主要就高职食品加工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升学生的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学习效果的举措、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高职食品加工专业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启示。
[1]王佳宏,杨小虎,吴彩娥.农林院校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96-6997,7000.
[2]段薇薇.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7,(1):254-255.
陈海军(1975-),男,湖北浠水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各种食品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加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