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发展研究
2017-04-02周熙钦
周熙钦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共享汽车发展研究
周熙钦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汽车引发的一系列交通、环境、能源问题日益严重,汽车共享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文章通过研究国家政策、社会环境、消费者观念等证实了汽车共享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国内外汽车共享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影响汽车共享的限制因素提出了汽车共享的新模式。其中包括汽车共享管理模式创新,采取与政府合作公私合营,技术方面引进无人驾驶技术和华为5G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以促进汽车共享在我国的飞跃发展。
汽车共享;无人驾驶技术;5G技术;公私合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享受追求越来越高,汽车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随之带来交通、环境、能源等多方面的问题与出行需求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在共享经济体时代背景下,共享汽车是一种理想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已成为全球趋势。但是我国的汽车共享发展道路并不是理想中的那么平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限制因素。文章针对现阶段国内外的共享汽车发展现状、发展的时代背景和限制因素做出讨论,进行变革,研究出共享汽车发展新模式。
1 共享汽车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1.1 共享经济体的冲击
共享经济简单地说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使闲置资源得到共享从而实现价值。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来的,共享经济却是在近几年兴起的。共享单车自问世以来,在社会引起了一股共享风,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马扎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更有甚者提出了共享女友,因此使得共享汽车迎来了第二春。
1.2 国家政策的扶持
政府支持合法的汽车共享,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车。今年由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两周。《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了“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定位。汽车共享首获国家级政策认可,市场规模或达百亿。
1.3 交通环境影响
(1)交通拥堵导致出行时间延长。现在很多人出行无论干什么,出行方式首选肯定是汽车,但是当你坐在汽车上遇上堵车时,你会发现路上的自行车和行人都比你快。据 2016年滴滴发布的《中国城市交通出行报告》显示,中国 400个城市因交通拥堵增加后的出行时间是原来的1.58倍。同时还使得出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市民为保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准时到达目的了,需要每公里预留 1.77~2.19min。
(2)交通拥堵导致排放污染增加。机动车通过路口的时间就是几分钟,如果发生交通拥堵,需几个红绿灯循环才能通过,那就要通过时间翻倍,严重时可能需要1个小时。这将导致机动车耗油量翻倍,污染物排放翻倍。据北京市环境科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轿车的车速由50km/h降低到20km/h时,其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可增加两倍。
(3)拥堵导致交通事故多发。交通拥挤也导致了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剧了拥挤。据相关统计,欧洲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0亿美元之多。拥堵本身也会对驾驶员造成心理压力,容易操作失误引发事故,事故又会造成拥堵,恶性循环。
(4)刚性需求和消费者观念转型。根据中国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私家车保有量 1.94亿辆,中国内地持有驾照人数约为3.6亿人,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1.5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有1.66亿的驾照持有人有自驾需求却没有车开,再加上许多大中城市限牌限购政策的影响,汽车燃油费、保险费、保养费这些费用的增加,这个数据未来还将大幅增加,汽车的供需差距将会持续加大。汽车共享作为共享经济体的一种产物,像共享单车之所以火片大江南北,是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型。70~90后这些消费群体占主导位置,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受教育程度高、思想观念开放、也乐于体验新事物,容易接受汽车共享这种新的交通模式。
2 国内外汽车共享发展及现状
2.1 国外汽车共享发展及现状
汽车共享最早出现在欧洲,初衷只是为了家庭朋友和邻里之间朋友共享。最早的汽车共享组织是1948年在瑞士苏黎世成立的一家名为Sefage的公司。不过,真正的成功尝试开始于上世纪中后期的欧洲。首先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汽车共享组织是Car Sharing cooperative ATG(在中瑞士)和Share Com(苏黎世)。在此之后共享汽车日益受到欢迎,广泛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后来共享之风吹到美国、荷兰、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这些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并迅速风靡流行起来。
汽车共享一时间变成许多创业者的宠物,许多人投入到这个行业分一杯羹,北美的 zipcar、FlexCar、法国的 autolib、德国的car2go等。Zipcar在2000年创立于哈佛大学,秉承着“提供一种24小时随到随用的共享汽车服务”理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共享运营商。zipcar在全球30多个城市为近85万注册会员提供1.1万辆共享汽车提供租赁服务。Flexcar成立于1999年,目前拥有会员万人,拥有各种车型500多辆,年收入达300万美元以上。2007年11月,Zipcar宣布收购Flexcar。两家最终走到了一起,推动了汽车共享的发展速度。
2.2 国内汽车共享发展及现状
国内汽车共享较国外来说发展相对缓慢,处于雏形阶段,但在近几年互联网+浪潮和共享经济的冲击也得到了快速发展。car2go、一度用车、gofun、Togo、零派乐享、微公交、车纷享、绿狗租车、盼达租车、凹凸租车、ezzy、共享宝马等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亮相。
Gofun出行,2016年2月25日,首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分时租赁业务“Gofun出行”正式上线。Gofun出行首个运营城市落户北京,目标满足附近人群的市内出行需求。发行之初无需押金,自2017年1月1日开始收取699元的押金。还车时没有将车停进指定车位,所产生的停车费用由用户承担。盼达用车上线于2015年11月,是重庆力帆汽车旗下新能源分时租赁平台,借助“互联网+车联网”,提供绿色出行服务。上线城市有重庆、杭州、成都、济源、绵阳、郑州等。2017年5月,盼达用车携手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召开战略合作发布会,推行全国首个新能源共享汽车信用免押金以及支付宝扫码开车模式。每小时19元、每天129元封顶,每辆车充满电可跑160公里。
3 现阶段共享汽车发展瓶颈
3.1 汽车共享企业规模小、分散经营
共享汽车自出道以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张,截止目前,国内注册运营分时租赁的企业数量已经300多家,笔者对其中较大的31家企业在成立时间、现有规模、主要投放城市、融资情况进行了盘点。从规模上来看,规模超过5000辆的有3家,包括微公交、EVCARD(环球车享)以及盼达用车;规模在1000-5000辆之间的有14家,包括一步用车、GreenGo(绿狗租车)、Gofun出行等;规模在500-1000辆之间的有6家,包括TOGO(途歌)、一度用车、宜维租车等;规模小于500辆的有8家企业。
虽然企业众多,但是这些共享平台都存在一个弊端就是规模小且分散经营,提供的车辆和服务站点有限。导致出现投入成本高,前期收益难,资金投入成了许多企业的难题。友友用车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在用车高峰期造成一车难求,现有网点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日亏最多超过二百万,最终资金链断裂而停运。
3.2 汽车共享企业管理缺失、规范程度低
我国汽车共享企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信息体系和信用体系不完善。出现问题时客服联系不上,客户申请用车之前需要缴纳一定的押金和会费,押金难退对客户造成一些不良体验。客户同样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交通责任事故难以判定,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共享汽车是否具有路权、责任划分、乘客人身财产及时间的损失等,这些都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共享汽车真正能够保持正常运营,需要每位使用者“良心驾驶”。不但要求每一位使用者都尽量不损坏车辆,而且还需要及时报告车辆的损坏情况。
许多乘客反映分时租赁车辆的车况往往也很不理想,内饰要比出租车脏很多。更别说在中国屡屡爆出的共享单车拆GPS、从楼上扔下、丟进河里的奇葩新闻,共享汽车的使用权下放至流动的个体,对国民素质再一次考验,也是对使用者社会诚信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 共享汽车存在技术短板
现阶段的汽车共享系统同样还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难关需要突破,车辆智能化程度低,安全性能不稳定。
(1)经过实地考察和使用者反映许多共享汽车没有安装安全气囊、车身重量过轻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内乘客安全难以保证。
(2)车辆没有配备行车记录仪和驾驶员识别系统,只要你有账号,任何人都可以驾驶共享汽车,造成发生交通事故追责时,对实际驾驶者监控手段一片空白。
(3)针对的人群主要是有证无车的用户,不会开车、不适合开车、不愿意开车这类人群需求无法满足。
(4)现在汽车联网局限于人对汽车的单向通信,要实现车辆智能化满足现代人需求车联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汽车共享面临着充电设施稀缺和停车难两大硬伤,虽然国家和一些汽车共享企业大力投资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但是一些用户吐槽停车充电是难题,充电配套设施相对来说还是不足,不仅如此许多共享汽车网点的充电桩车位被汽油车占用。“作为共享商业企业,车辆买了,平台搭了,充电设施建了,现在需要足够的停车位资源。”不少创业者说。现实情况是,开车十分钟,停车一小时。用户租车的费用还没有停车费高,并且一些停车场明令禁止共享汽车进入。
3.5 运营模式单一
有一种可靠的运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关键所在,国内汽车共享企业还处于一种烧钱布局状态。目前,国内汽车共享项目仍处于初期阶段,大规模商业化进程较慢,行业渗透率较低,多数项目止步于“分时租赁”形式,尚未达到替代私家车的“共享”目的。许多汽车共享企业车型单一,没有能吸引用户消费欲望。针对的客户群体单一,大多数为大学生和一些无车可用的上班族。“共享单车为什么能培养出用户黏性?因为实现了车辆随时、随地、随取、随送,对共享汽车而言,‘最后一公里’还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表示。
4 共享汽车新模式
4.1 管理模式
政府规范化管理,对待汽车共享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汽车共享经营合法化,对共享汽车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经过一系列严格审查,只有满足相关资质并有能力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租赁公司才可以获得许可进入共享汽车行业。同时也应对共享汽车用户行为进行约束,避免用户违规违法使用共享汽车。
租赁公司在提供服务的时候首先要确保车辆的技术与安全性,保证用户在正常使用中能够无风险的享受共享汽车的便捷。其次是要尽到审核用户的责任与义务,利用车载摄像系统、面部识别等技术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杜绝无资格用户非法盗用他人身份使用共享汽车的情况,也方便在交通事故后进行追责。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和信息体系,对信用良好客户免押金用车,对一些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的用户进行信用约束。
4.2 运营模式
(1)公私合营。由政府出资,企业负责运营。政府对汽车共享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在各大中城市休息区、商业区、工作区改建或新建共享汽车专用停车位、停车站点和服务网点,并配备充电桩。对汽车共享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扩大业务范围,加大对共享车辆的投入,方便进行统一管理,协助其进行转型。这种模式解决了汽车共享项目资金制约、停车充电难、高峰期无车可用。同时全面系统地为共享汽车发展提供规划、建设、政策配套,并作为公共交通的模式进行发展,起到与其他各种交通方式衔接配合,互补互助的作用。 如Autolib项目于2009年由法国政府发起,项目运营则由法国波洛利集团(Bollore Group))负责。
(2)Car Sharing与 Carpool的结合。Car Sharing不能仅限于满足单个客户的需求,在运营过程中应灵活的运用 Carpool,这将成为汽车共享的一大亮点。基于当前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当有会员在平台点击拼车后,平台后台会利用就近原则根据同一时间段内有拼车需求且目的地方向相同用户进行自动匹配,此种模式不仅合理利用了资源,对客户本身也是一种省钱的方式。
综合性的出行平台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独立单一业态的共享汽车将难以拥有足够的黏度和规模。同时,线下运营能力将越来越重要,重资产模式在共享出行领域将不可避免,纯粹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将遇到更多的挑战。未来,汽车共享出行将必然与公交系统、铁路民航打通,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综合性一体化交通出行解决方案。
4.3 技术模式
未来的汽车共享必然会进行一场技术革新,而且是正在进行时,运用无人驾驶技术和华为5G融合搭配专用汽车系统,当你在办公室等待下班时,在共享平台上下单后,平台后台处理完数据自动匹配离你最近的停车点或停车站共享车辆来接你,你走出公司门口时,共享汽车已经在等你上车,确认用车完成后,共享汽车将智能寻找最近的共享停车位,真正实现由人找车转变为车找人。
(1)无人驾驶技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计算机、地图、传感及汽车电子等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驾驶已经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汽车厂家开始争先恐后的加入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如国内外的汽车厂家奔驰、宝马、雷克萨斯、一汽、上汽、吉利、奇瑞等,还有互联网大咖谷歌、苹果、百度、乐视等。这些都意味着无人驾驶指日可待。
我国的无人驾驶虽然起步晚,但同样取得喜人的成果。2015年,我国一汽集团以红旗H7为基础的”挚途”自动驾驶车辆通过车载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及V2V系统,可以实现城市和高速路况的自动驾驶以及自动跟车编队行驶。百度无人驾驶车项目于2013年起步,由百度研究院主导研发,其技术核心是“百度汽车大脑”,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四大模块。2015年12月,百度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而百度“百智”无人驾驶汽车也在北京完成了30 km的试路。测试车在没有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在北京的道路上自动完成跟车减速、转向、超车,上下高速公路匝道等一系列动作。
(2)华为5G。车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利用电子标签技术(RFID)、卫星定位技术(GPS)、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先进的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等接入技术和网络服务支撑技术(如Web服务、数据融合技术、地图匹配技术等),实现人、车、路、环境之间的智能协同,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态、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利用和提供综合服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保证汽车智能化和安全性。特别是汽车这种高速移动的终端,想要实现车与车、车与周围环境之间的通信就需要有高速、安全、可靠的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5G技术通过将4G、WiFi等整合进5G里面,用户不用关心自己所处的网络,不用再通过手动连接到WiFi网络等,系统会自动根据现场网络质量情况连接到体验最佳的网络之中,真正实现无缝切换。能够满足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疏地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等各种场景的需要,足以保证汽车这样高速移动终端永不断网,这是未来车联网的安全保障。
戴姆勒计划在9月12日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一款无人驾驶概念车,这款依照Smart汽车外形改造的电动汽车称为 Smart Vision EQ Fortwo,具有无人驾驶功能,将用于未来城市当中的共享车型。人们可以通过手中的智能手机召唤它到指定地点,然后把人们送到目的地。这意味着共享汽车+无人驾驶+5G使得人们的生活有质的突破,不再局限于有驾驶证才能使用汽车共享,缓解环境和交通现有状态。
5 结语
文章从我国共享汽车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国内外汽车共享项目发展现状和经验,分析了共享汽车在我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现阶段影响汽车共享发展限制因素,探索了一套适合我国汽车共享长期发展的新模式,利用了无人驾驶和5G等新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智能化汽车共享不仅使出行更安全,同时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能耗。不足之处,没有系统的分析共享汽车长期盈利模式,已达到平稳运行。
[1]新浪汽车.2016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历史最高[EB/OL].auto.sina.com.cn/service,2017-01-11 .
[2]张洪杰,王琳琳.搭上政策暖风共享汽车摸索前行[N].中国经营,2017-8-21(11).
[3]刘丹,邓楚雄.基于共享交通模式求解汽车化带来的城市问题[J].经济师,2017,(8):8-9.
[4]李晓燕.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疏导的节点分流策略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4.
[5]搜狐网.公安部交管局: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EB/OL].www.sohu.com,2017-1-12.
[6]腾讯网.共享汽车公司陷入盈利焦虑几个商业模式都有痛点[EB/OL].tech.qq.com/a/2017-5-17.
[7]李忠东.巴黎推出电动汽车租赁服务项目[J].汽车与配件,2012,(4):34-35.
[8]马硕.无人驾驶汽车应用与发展现状分析[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4):142-143.
周熙钦(1997-),男,湖南湘乡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汽车新能源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