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新型医护一体化,关注护理安全

2017-04-02农桂旋李丽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医护医生护士

韦 凤,农桂旋,李丽红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1)

关注新型医护一体化,关注护理安全

韦 凤,农桂旋,李丽红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1)

护理安全的核心是护理质量,小则关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大则影响到医院的社会信誉和综合效益,也是评价医院整体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新型医护一体化摒弃传统的医-护工作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医护整体水平,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详细阐述了详细介绍了新型医护一体化在提升护理安全中的作用,并对未来的护理管理操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新型医护一体化;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

护理安全影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影响到医院的信誉和综合效益,是评价医院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过去,国内医生和护士缺乏协同合作,工作模式主要是医生下达医嘱,护士执行医嘱。这种呆板的工作模式导致医护各思其事,缺乏及时沟通和反馈。这种情况为护理差错甚至护理事故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在保证正常工作量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加强沟通,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是亟待解决的护理问题,开展新型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及临床护理价值。所以值得我们关注。

1 新型医护一体化概况

关于新型医护一体化,Petri等学者在2010年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新型医护一体化是指医生和护士之间协作沟通的一种人际关系[1]。而新型医护一体化包含了4个重要的概念:①全力协作;②相互独立的同时有合作的工作内容;③互相理解;④共同目标是服务患者。新型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医护互相尊重、平等合作,是一种更为积极、健康及有效的工作方式。此外,医生护士合作的有效性是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水平的关键因素[2]。

2 新型医护一体化实施方法

(1)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主管护师组成“新型医护一体化”专项指导团队,负责在技术层面上对各个临床科室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接受科室间、全院的会诊工作。

(2)在科室层面上,由科主任和护士长领头,和一线责任医师、护士,成立“新型医护一体化”专项监管小组,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小组的工作。在病房建立若干“新型医护一体化”的专科治疗责任小组,每个小组分管固定的床位,由三线医生、二线医生、一线医生、二级责任护士、一级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组成。实行医生及护士共同查房,共同参与疑难危重患者的病案讨论,制定诊疗及护理方案。

(3)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围绕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在综合治疗和护理意见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护理方案,具有鲜明的以病人为中心、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医生与护士共同对主管的患者制定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功能训练等各项方案。

(4)加强培训: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每周组织1次全科医疗、护理安全教育讲座,并对过去1周工作进行点评总结,做好相关记录,及时改进。加强对医师及护士的医疗业务及临床实践操作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意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强化指导和学习。定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学术沙龙,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技术能力,推动学科发展。

3 新型医护一体化在提升医疗安全中的应用

3.1 新型医护一体化与医护的满意度

国外研究发现临床医生和护士对新型工作模式的态度,总体反响较好。医护平等、共同参与对疾病的诊疗,可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专科的发展和医生及护士角色的专业化也为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建议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3.2 新型医护一体化与患者的满意度

新型医护一体化应用于临床健康教育具有很好的效果,经研究。研究表明患者对新型医护一体化医疗工作模式的评价较高,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认可度,促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3.3 新型医护一体化提高医护质量

“新型医护一体化”模式使得医疗医护工作做到了责任制及整体医护的原则,这种模式使得医生和护士的医护合作程度得到了提高,从而使得医护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得医护人员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诊疗计划、医护要点,极大降低了家属陪护率;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减轻了患者的负担[3]。

4 讨 论

护理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琐碎又变化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进步,护理安全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4]。护理安全及质量是护理服务提升及延长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我觉得,通过对护理安全进行系统规范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到杜绝护理事故、降低护理差错、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然而,在我国,临床医护人员对其认识是模糊的,这一新兴的治疗模式也正在为各大医院所学习及引进。新型医护一体化治疗模式的广泛应用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医院对新模式的支持、医生的配合、专科护士培训体制的建立、完善,医护关系模式的转变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完善。我们目前难以达到这个水平,但是这将是我们将来要努力实现的一个目标。

[1]Petri L.Concept analysiso fi nterdiscip1inarycollaboration[J].Nursing Forum,2010,45(2):73-82.

[2]McCaffrey RG,Hayes R,Stuart W,et a1.A program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medicalresidents[J].J Contin Educ Nurs,2010,41(4):172-178.

[3]Nathanson BH,Henneman EA,Blonaisz ER,et a1.HOW muchteamwork exists between nurses and iunior doctor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J Adv Nurs,2011,67(8):1817-1823.

[4]Evans E.Patient safety:make it a priority for your organization![J].J Med Practice Manage,2010,25(6):373-378.

R473.6

A

ISSN.2096-2479.2017.44.192.0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医护医生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医生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