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体会
2017-04-02王静
王 静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应室,河南 郑州 450043)
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体会
王 静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应室,河南 郑州 450043)
目的深刻理解预见性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由外损导致休克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取得的效果。采取院前病情评估、体征监测、止血护理、途中转运等措施,对患者伤势、意识、血压、脉搏、尿量等进行观察。结果3例患者现场抢救无效死亡,5例途中呼吸衰竭致死,其余患者均脱离危险,有效率达到93.3%。结论预见性护理工作的专业、准确、有效性是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关键。在紧急情况下开展各项抢救措施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积极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值得借鉴推广。
创伤性休克:预见性护理;观察体会
随着生活节奏变快,意外事故导致创伤性休克几率逐年上升。由于创伤性休克患者伤势较重、伤情复杂,容易出现血管破裂、颅脑损伤等严重外伤,死亡率极高[1]。因此,预见性护理阶段是挽救患者生命关键时刻。我院针对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了预见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由外损导致休克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7.22±2.12)岁,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致伤原因:交通肇事伤58例,砸伤18例,高处坠落伤16例,刀割伤13例,炸伤7例,其它原因致伤8例。伤口位置:前胸损伤21例,后背砸伤26例,腰部损伤21例,脑部损伤24例,手指残缺6例,腿部伤8例,其他伤4例。本组120例患者都处于昏迷状态,重度休克48例。临床症状表现为: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嘴唇发紫、尿量少、收缩压下降、脉压差小于20 mmHg。所有患者均开展预见性护理救治措施,其中3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5例途中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有好转,抢救有效率93.3%。
1.2 休克程度判定及抢救成功标准
轻度休克症状表现为:患者口渴、肤色苍白、躯体发凉、烦躁不安、脉压降低、尿液轻度减少;中度休克症状表现为:出现明显口渴现象、意识恍惚、气息短促、呼吸不规则、脉搏细弱、少尿、收缩压大于70小于90 mmHg、脉压低于20 mmHg;重度休克表现为:昏迷不醒、反应迟钝、出现紫斑、脉弱不易察觉,收缩压小于70 mmHg、无尿[2]。
抢救成功标准为: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肢体转暖、皮肤干燥、唇色转正、面色红润、呼吸均匀、脉搏、血压正常、脉压增加控制在30~40 mmHg之间、尿量大于30 ml/h[3]。
2 结 果
2.1 预见性护理结果
120例急救患者,其中3例患者现场抢救无效死亡,5例患者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成功被抢救,有效率高达93.3%。
2.2 预见性护理措施
首先,评估患者休克程度。初步了解致伤原因、人数、伤情等。到达现场后立即对伤者受伤程度进行判断,包括意识程度、肤色、气息、脉搏进行测试,做出应急对策;其次,将患者体位摆放合适,躯干抬高25°左右,下肢抬高15~20°,借此增加患者肺活量和回血量[4];再次,保温措施和术前准备措施。确保温度适合,如太高会增加耗氧量。患者出现胸部血管破裂症状,需进行止血,快速进入配血、备血状态,并协助检查。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骤停,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或协助临床医生插管,进入吸氧操作状态;第四,采取止血措施。有效止血是急救措施的关键。对于活动性大出血要马上包扎处理,止血加压,对患处主血管进行压迫处理。四肢动脉出血采用止血带处理方式,用专业棉纸进行铺垫,不要过紧包扎患处,防止不过血。记录止血时间,每次包扎间隔60 min放松3 s,放松动作要缓慢,防止凝血块脱落引发再次出血[5]。对内脏破裂大量出血者,快速给予补液、补血处理。通知医院做好术前准备;第五,降低疼痛指数。强烈疼痛能够加重患者休克程度,采用口服或注射止痛药处理,降低痛感刺激;第六,确保呼吸顺畅。维持生命体征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保障呼吸道不受阻,清除异物,侧脸卧式,头部略未高于躯干,避免发生脑疝;第七,血容量补给。抢救休克的首要任务是输血、输液、先晶后胶、失多补多。补液速度灵活掌握、随时调整。补液时心率下降、血压回升,可加快补液速度。但要排除胸外伤患者,过快易导致心衰、肺水肿等症状发生;第八,途中护理。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情等变化,防止吸氧管、输液管脱出、受压,注意输液流量和流速,避免出现空气栓塞危险。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尿量、药剂量等,为后续抢救提供参考依据。
3 体 会
创伤性休克属于一种普遍存在的危急性临床综合症,抢救时必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病情,快速开展止血、镇痛、补血、补液、做好手术准备。临床显示,创伤性休克是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因素。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提高临床成功率的关键所在。相关资料表明,创伤患者伤后60分钟是能否挽回患者生命的重要时刻。通过以上八条措施充分显示出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急救知识、丰富的抢救经验、了解创伤性休克发病原理、熟练运用急救设备、掌握各种应急药使用方法等素质。准确评估和诊断患者病情,在嘈杂情况下能够迅速、独立完成各种抢救操作流程;及时降低患者痛苦指数,为后续救治争取一定的时间,创造相对良好治疗基础。同时,还要积抚慰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治疗。本文经研究结果120例急救患者中出现4例患者现场抢救无效死亡,8例患者途中呼吸衰竭致死,其余均抢救成功,有效率高达90%。因此,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痛苦指数,提高患者治愈率,提升生存品质,值得推广。
[1]王静静.178例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188-189.
[2]姜凤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07):160-161.
[3]刘争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4):75-76.
[4]夏明姝.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7):173-175.
[5]吕莉珍.创伤性休克病人在手术室的临床急救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1):6231-6232.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4.82.02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