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体系现状研究

2017-04-02孙振球赵晓华

关键词:卫生事业培养目标卫生

李 丽,孙振球,赵晓华

中南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8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相关医学院校开始设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1],该专业属于交叉性应用学科,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2]。由于办学条件和办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各学校的培养体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对各学校卫生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各培养体系的优点和缺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规范,以期为卫生事业管理培养优秀人才,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方面工作[3]。

本文的研究对象分别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其中,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较早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三所学校也都是211和985院校,因此,选取他们作为综合院校的代表;医科院校的代表选取两所:首都医科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本文围绕5所学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开展对比研究,分别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1 培养目标

在培养目标方面,5所学校都强调学生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知识的把握,重视学生自身素养的建设,在能力培养各自侧重点不尽相同。上海交通大学的培养目标强调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注重科研发展潜能,旨在培养应用型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复旦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重视学生对于管理学知识、卫生政策的把握,以及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执行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华中科技大学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医药卫生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首都医科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应用型卫生管理专门人才,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培养;重庆医科大学大学的培养目标为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掌握。虽然各所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是其总体目标都是培养能够深刻了解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现代管理学的知识和方法的卫生事业管理专门人才,通过所学知识能够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

2 课程设置

我国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较晚,其课程体系内容涵盖基础医学、卫生管理、公共卫生等方面内容。阶段卫生管理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很多学校的医学课程都占到1/3以上,甚至有的学校整体套使用临床专业教材[4]。

通过对这几所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我们发现,由于办学主体的不同,课程设置也具有各自的特点。本研究列举的5所学校卫生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都包含基础医学、卫生管理等相关知识,总课时基本都达到2700~3800学时。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基本上都是相似的,即有所了解即可,不必达到医学专业的水平。而管理类课程的安排则是有很大差异。

3 教学方法

5所学校的教学方法目前仍以传统的授课方法为主,即老师集中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对于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则相对缺乏。此外,由于课程繁多,理论课程需要占用大量的课时,这就导致实践教学的课程较少。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弊端,这几所学校都已经开始了教学改革,如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相继开始实施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此外,还经常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给学生开设讲座,让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共建,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社会实、沟通、管理等方面能力。

4 评价体系

5所学校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比较相似,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评价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加上平时成绩的方式进行,而对于实习和见习过程的评价则缺乏量化的标准。此外,学校也重视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对于毕业学生的评价,通过对于用人单位评价结果的分析来进一步改进相关教学工作。

5 师资队伍

由于学校规模和资源的不同,各学校的师资队伍构成有一定的差距。上海交通大学卫生管理专业专职教师较多(1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分别为2名、8名,博士生导师2名,博士4名,此外还多渠道聘请高素质高级管理人才进行兼职任教。复旦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现有8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3名4名,博士生导师2名,讲师1名。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专业现有在职教师10名,当时教授仅1名,副教授、讲师、助教分别为5名、2名、2名。而其他两所学校,华中科技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专业的教师则由学院统一分配。

6 总结和建议

6.1 突出培养特色

五所学校在知识、技能、方法等的培养目标上都做出了一定要求,人才类型培养目标中也不尽相同,分别为领军人物、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等的培养。虽然他们对培养目标的描述差异很大,但是从其课程设置来看并没有体现出所培养的人才类型的不同。

从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我们可以看出,卫生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要,旨在培养专业化的卫生管理人才,而不是脱离实际情况设立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目标[5,6]。此外,各学校还需要根据自己办学层次和学科结构设置出能够体现自身培养特色的培养目标。鉴于各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标准的迥异,我们需要统一专业培养标准,通过认证体系的构建,突出特色,提升培养质量,使其能够符合公共卫生的基本职能,从而培养出素养高、能力强的卫生事业管理专门人才,以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公共卫生预防与保健方面的需求。

6.2 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与临床医学等专业所开设的医学课程对比,卫生管理专业中开设的医学课程与其存在的差异不大[7]。诸多专家认为可以对医学课程进行精简,成为概论课程,且基础医学系列课程可汇总于一门课程中[8,9]。卫生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以服务医疗行业为目标,在此前提下,学生不仅要学习管理学的知识,还应加强医学领域知识的学习。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应该根据医学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还能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此外,还可以寻找医学和管理学的结合点,使二者能够很好的融合。

6.3 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卫生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医学,所以医学院校开设这个专业具有很大优势[10]。由于教师们临床工作任务繁重、教学活动繁忙,医学院校的教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去了解临床专业与卫生管理专业在医学知识需求上的不同,也就没有针对性的去进行授课方式上的调整,使授课的效果大大降低。在教师的考评中引入激励机制,把对教学的投入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把教学工作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考量指标。

突破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如翻转课堂、CBL教学、PBL教学等,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大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授课教师的多元化,不间断的邀请兄弟院校的知名教授、各附属医院的院长和医药公司的高管等专家来给学生们开展讲座和培训。这不仅能够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认识专业领域的机会。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结合,在做好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重视实践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成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通过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来提上其综合素养[11]。

6.4 改进评价体系

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都和临床医学专业基本一致,多数学生都是在考前突击学习,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各高校可以采取与企业对接的合作模式,这样做一方面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的实习过程更加贴合实际,也便于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评价。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多为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医院行政职能科室,在实习前后都没有可量化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价,比如如何用量化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实习过程表现的优、良、中、差。在对于学生的评价中,应当在采用终结性评价的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科学合理地采用评价体系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总之,目前我国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我们应当改革培养体系,通过培养目标的统一,课程体系的合理优化,教学方法的改变与创新,师资力量的整体提高,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卫生管理人才,进而促进广大人民健康水平的大力提升。

[1]孔瑜瑜,魏晋才.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中美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8):520

[2]沈 慧,胡 志,孙业桓,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临床教学一体化模式改革的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1):768

[3]任 毅,陈星位.健全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J].医学信息,2008,21(3):327-330

[4]徐洁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7-11

[5]俞爱月.浙江省3所高校卫生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比较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09,8(1):7-8

[6]钟 鸣.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7]江 杨,许 苹.中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对比[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9):893-894

[8]包昕彤,黄蕾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规划建议[J].中国市场,2014(25):27

[9]马月丹,景 浩.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83-84

[10]扬 菲,燕 燕,郑建中.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山西科技,2008,3(20):82-85

[11]王晓杰.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7):186-187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培养目标卫生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卫生与健康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卫生歌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浅谈加强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卫生事业绩效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