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的实证研究

2017-04-01

关键词:信任度网民信任

施 雪 锦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的实证研究

施 雪 锦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政治信任是衡量政府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大学生网民的政治信任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状况。根据471份大学生网民调查数据研究发现:被调查大学生网民总体政治信任水平居于中等偏上,层级越高的政府获得的信任度越高;不同个人背景下的政治信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幸福感差异测量中,认为自己越幸福的被试者其对中央与基层系统的政治信任水平越高;对政治社会新闻关注差异及对传媒等不同的接触情况也影响了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水平的测量。

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实证研究

政治信任是衡量政府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研究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维度,近年来逐渐成为政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推动下,国家认同问题呈现出更加深刻和复杂的变化[1]。在我国,互联网愈来愈成为网民了解公共事物的主导信息结构,成为他们交流、表达政治观点和付诸政治行动的重要平台[2]。大学生作为我国网民中活跃的群体之一,其政治信任问题研究有助于了解这一群体自身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也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稳定。本文以中国大学生网民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变量的数据测量和分析,深度分析中国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的现状和特点,并探讨大学生网民的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

一、文献回顾

随着政治信任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其关注度持续上升。目前,学术界对政治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信任的源起含义、政治信任的测量几个方面。就政治信任的起源来看,目前主要有制度视角和文化视角两种解释:“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对制度的信任是人际信任的延伸[3]。”制度主义则认为“政治信任源于政治领域,是人们对政治制度和政府绩效、政治可信性的一种心理评估[3]。”“当公民对政府及其机构、决策的总体状况以及独立的政治领导的评价为守信的、有效的、公正的和诚实的时候,政治信任便产生了[4]。”当前,制度主义解释政治信任较为学术界所认同,不少学者用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该观点。国内学者马得勇则提出从权威主义价值观视角解释东亚国家政治信任起源,他认为西方学者忽略社会文化因素对人们政治信任形成的可能影响,因而以上政治信任的解释并不适合东亚国家[5]。

政治信任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这里的政府是涵盖行政、司法、立法等政治机构广义上的政府。广义的政治信任是与合法性、政权基础、政府绩效及政府信任等相互联系,对此学术界又有两种观点:一是政治信任就是对政治系统的信任,该观点强调的是民众对政治体系的支持与认同。卢克认为政治信任是对总统、国会、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回应[6]。

沈士光则指出政治信任包含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以“人民主权”为原则的政治制度;二是树立公众对执政体制持续的一贯的政治认同[7]。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信任包含在政治信任之中,以宋少鹏、麻宝斌为代表[8]。这种观点与西方学界将政治信任当成测量社会资本的一项重要指标不无关系。

政治信任的测量是研究政治信任的关键。在国外,对政治信任测量的操作化方式有以下几个:一是涵盖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对政府是否代表民意的判断、对政府开支的信任、对政府能力的信任和对政府官员的诚信程度判断的美国全民选举调查[9];二是世界价值观调查和新民主晴雨表的测量,主要是询问公民对军队、法院、政府、政党、议会、公务员等的信任程度[10];Stokes则提出评价政治信任的标准应包括伦理和能力两个方面[11]。国内学者也纷纷提出对政治信任概念的测量指标:孙昕等将政治信任分为对政治模范的信任、对政府权威的认可、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对政府立场的信任和对政府能力的信任五个方面[12];马得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和总加量量表对政治信任问题进行询问,如“您对法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安部门(警察)、议会、军队、政党等的信任程度如何?[5]”我国学者梅祖蓉则设定了“公民的政治态度、对廉洁与腐败状况的认识、政治信任外部强化程度、政治宽容度、对制度改革成果的评价、对政治信任真实度的评价、政治合作以及公民个性特征”8个指标对政治信任度进行测量。

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政治信任的研究比较系统和深入,但由于中西方国情与文化差异,国外有关政治信任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在政治信任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因此,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国政治信任时,大多在吸收借鉴西方研究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研究成果。本文采用马得勇对政治信任的测量量表,以本科大学生网民群体为研究对象,测量当前本科大学生群体的政治信任现状及其特点。

二、数据库和指标选取

(一)数据库基本情况

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库是南开大学马得勇教授主持的2014年“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成果,该数据库以全体网民为调查对象,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爱调研网、天涯论坛、凯迪社区及人人网等网络平台发布召集调查者信息,以网友自愿答题方式收集问卷。数据库收集工作于2014年五六月进行,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最终收集4 231份问卷。研究以“您主要从事的职业=在校读书”且“您的学历或教育程度=本科”为筛选条件,得到有效样本471个。其中,男性样本211个,占比44.8%;女性样本260个,占比55.2%。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描述

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库整理得出。

(二)指标选取

本研究沿用马得勇教授关于政治信任的测量思路,将大学生对我国政府系统的政治信任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政治信任。主要是运用大学生网民对法院、警察、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的信任程度,此外还将村委会及国内官方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纳入其中,答案从1~4分别为“完全不信任”、“不太信任”、“比较信任”、“非常信任”,形成总体政治信任量表用以调查。数据库整理后,结合本研究目的,以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该量表进行重新分类,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对8个政府组织系统进行因子分析,经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处理,以特征值大于或等于1作为因子提取原则,并参照碎石图,最终得出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中央系统层面的政治信任”和“基层系统层面的政治信任”。总量表信度为0.841,分量表信度分别为0.833、0.763,具有较高信度。因子分析的数据结果显示,样本的KMO值为0.822,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为1 375.14,伴随概率小于0.001,达到非常显著水平,表明数据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两个因子的累积解释量为66.043%,各题项在相应因子上也具有较大负荷,介于0.659~0.850之间。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见表2。

现有研究表明,权威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民的政治信任,参照现有研究,运用几个表达权威主义价值态度的问题测量,分别为“国家领袖的肖像不能随便用在讽刺漫画中”、“政府的领导就像大家庭的家长,任何人都应该服从他们的决定”、“即使父母的要求不合理,子女也应该照办”、“服从自己的上司或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是理所当然的”、“服从政府总是不会错的”、“只要领导人的品格高尚,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交给他们办”。回答从1~4分别为“强烈反对”、“反对”、“同意”、“非常同意”,权威主义价值观为所有被试者关于以上问项的平均值。

为进一步了解媒体使用频率对被试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水平的影响,研究将传统媒介分为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其中,官方媒体主要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或评论节目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的政治新闻两个指标测量;非官方媒体包含的指标有:新浪等网站的政治新闻、微博或网络社区政治新闻、微信发布的政治类新闻、小道消息或朋友聊天、海外媒体的政治新闻。

研究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分析样本基本特征,对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情况进行基本描述分析。其次,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和独立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测量不同个人背景变量下被试大学生网民群体的政治信任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进行组间事后比较。最后,通过相关分析进一步了解被试大学生的政治信任水平与其幸福感、对政治社会新闻关注度、媒体使用频率、权威主义价值观差异等方面的相关性。

表2 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维度分析结果

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库整理得出。

三、分析结果

(一)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的基本描述

研究对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及其各维度状况进行了描述统计(见表3)。其中,大学生网民的总体政治信任均值约为2.53,居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中央系统维度中的均值为2.75,高于总体政治信任平均水平;基层系统的均值为2.20,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由此表明,这一群体在对中央等层面的政治信任程度相对较高,但在基层政府系统中,信任度则较低。其中,在中央系统具体维度中,被试大学生网民对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最高,均值为2.93。在基层系统具体维度中,被试大学生网民对村委会的信任度最高,均值为2.59,高于总体政治信任水平;对乡镇政府的信任度则相对较低,均值为2.11。

表3 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状况基本描述

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库整理得出。

(二)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

在对被试大学生网民的政治信任及其各维度状况进行了基本描述之后,进一步探索不同背景特征的被试大学生网民在总体政治信任水平及其各维度政治信任水平上的差异,见表4。

表4 不同背景特征下被试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水平差异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库整理得出。

1.性别差异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被试大学生网民在总体政治信任(T=-4.474;p<0.001)、中央系统(T=-4.414;p<0.001)及基层系统的政治信任水平(T=-3.278;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被试女大学生网民的总体政治信水平及具体维度上的政治信任程度均高于被试男大学生网民。

2.政治面貌差异的影响

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被试大学生网民总体政治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党派或无党派(包含群众)被试群体(F=3.594;p<0.05)。在政治信任两个具体维度中,其他党派或无党派(包含群众)被试群体对中央系统的政治信任水平(F=3.572;p<0.05)显著低于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被试群体,基层系统维度则并未呈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3.幸福感差异的影响

研究发现,被试大学生网民的幸福感状况与总体政治信任(r=0.272;p<0.001)及中央系统维度(r=0.251;p<0.001)、基层系统维度(r=0.211;p<0.001)的政治信任间的相关程度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准,呈正相关关系,即幸福感越强的被试大学生网民,其政治信任程度越高。

4.政治社会新闻关注度差异的影响

被试大学生网民对政治社会新闻关注度与中央系统层面的政治信任(r=-0.189;p<0.01)、基层系统层面的政治信任(r=-0.151;p<0.05)及总体政治信任水平(r=-0.225;p<0.01)之间均存在统计上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越是经常关注政治社会新闻的被试大学生网民,其政治信任度越低。

5.媒体使用频率差异的影响

研究表明,大学生网民对传统媒体的使用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政治信任水平,越是经常使用官方媒体关注政治类新闻的大学生网民,其总体政治信任水平越高(r=0.335;p<0.01),在中央系统(r=0.366;p<0.01)及基层系统层面的政治信任水平(r=0.179;p<0.01)也越高。与之相反,大学生网民对非官方媒体的使用频率与总体政治信任水平(r=-0.142;p<0.01)、中央系统信任度(r=-0.148;p<0.01)及基层系统信任度(r=-0.065;p<0.01)呈负相关关系。即越是经常使用非官方媒体浏览政治类新闻的被试大学生网民,其政治信任程度越低。

6.权威主义价值差异的影响

被试大学生网民的权威主义价值观与总体政治信任水平(r=0.475;p<0.01)、中央系统层面的政治信任(r=0.484;p<0.01)及基层系统层面的政治信任(r=0.301;p<0.01)之间均存在统计上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权威人格更强的大学生网民,其政治信任度越高。

四、结论与讨论

总体来看,被试大学生网民总体政治信任水平居于中等偏上,即对国家政治系统的信任程度在“不太信任”和“比较信任”之间。其中,层级越高的政府获得的信任度越高。我国大多与民众相关的社会调查显示,中国民众的政治信任具有层级特征,即对中央政府信任程度最高,逐级递减,对基层的信任程度最低,研究印证了上述观点。调查中关于“您感觉下列各级机构中贪污腐败情况普遍吗?”这一题项的回答佐证了被试大学生网民对基层系统的政治信任度较低这一特点。

不同个人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信任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对中央系统的政治信任水平远高于男性,此结论与胡荣等在厦门的调查结论一致,男性对政府的信任度较低[13]。政治面貌为党员的被试大学生网民对中央系统维度的政治信任度高于其他党派或无党派(群众)群体,是否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表明个人对国家政治的卷入度和参与度,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度和忠诚度,因而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被试者其政治信任水平较其他被试者而言更高。民族与宗教信仰均不对被试大学生网民的政治信任情况产生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受我国政府长期推行民族政策,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影响。

在对被试者幸福感、政治新闻关注频率、不同传媒接触情况、权威主义价值观与其政治信任水平相关性的分析发现,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首先,在幸福感差异测量中,认为自己越幸福的被试者其对中央与基层系统的政治信任水平越高。当政府出台的最大化体现公共利益的政策惠及百姓,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能够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维护社会稳定时,无疑增加了社会公众的幸福感,因而提高大众对自身的政治信任水平。其次,对政治社会新闻关注差异及对传媒等不同的接触情况也影响了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水平的测量。研究发现,越是经常关注政治社会新闻的被试大学生网民,其政治信任度越低。受官方媒体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其政治信任程度明显偏高,而官方媒体之外的渠道产生的影响是清一色的消极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学生群体非官方媒体使用频率高,因而接触网络商业化内容的机会也增加,其政治信任受到网络中不友善内容的影响。这一看法也得到近年来相关研究者实证研究的支持[14]。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官方媒体长期以来一直歌功颂德,强调对政府系统的正面报道,导致学生一旦接触到其他媒体渠道发布的信息,便对官方媒体发布的消息产生质疑。如果是,官方媒体是否需要真正的改革,以获取民众的真正信任。最后,通过测量被试网民的权威主义价值差异发现,权威人格更强的被试者,其政治信任度越高。在传统儒家文化中,政府和政治领袖是整个国家中最重要的权威象征,对权威的敏感、崇拜和依赖自然会导致人们对政府、政治领导人的信任,这一结论与马得勇的研究结论一致[5]。

当然,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样本对全国大学生网民乃至整个大学生群体不具较好的代表性。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库是南开大学马得勇教授主持的2014年“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成果,该调查以我国全体网民为调查对象,研究仅取大学生网民数据进行分析。但作为一个探索性研究,通过对不同背景变量下的被试者政治信任情况加以比较分析,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象的,后续研究希望以更广的样本覆盖面进行解决。二是对部分概念的测量有待进一步改善。研究对政治信任的测量,只关注到大学生对政府系统的信任状况,未考虑到更多层次的信任对象,在未来研究中将在理论和实证上进一步商榷。

[1]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13-326.

[2] 张明新,刘伟.互联网的政治性使用与我国公众的政治信任——一项经验性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4,11(1):90-101.

[3] Newton K.Trust,Social Capital,Civil Society,and Democracy [J].International Political Review,2001,22(2):201-214.

[4]佩里.K.布兰登.在21世纪建立政府信任——就相关文献及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2):124-131.

[5] 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5):79-86.

[6] Luke Keele.Social Capital and the Dynamics of Trust in Government[M].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7,51(2):241-257.

[7] 沈士光.论政治信任——改革开放前后比较的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0(2):60-65.

[8] 宋少鹏,麻宝斌.论政治信任的结构[J].行政与法,2008(8):25-27.

[9] Miller A H. Political Issues and Trust in Government:1964-1970[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4,68(3):951-972.

[10] Lee A R,Glasure Y U. Political Cynicism in South Korea:Economics or Values ?Asian Affairs,2002,29(1):43-58.

[11] Levi M,Laura Stoker.Political 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J].Annual Review Political Science,2000(3):475-507.

[12] 孙昕,徐志刚,陶然,等.政治信任、社会资本与村民选举参与[J].社会学研究,2007(4):165-187.

[13] 胡荣,胡康,温莹莹.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J].社会学研究,2011(1):96-117.

[14] 齐杏发,郝宇青.大学生政治信任状况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2012(3):85-89.

An Empirical Study of Political Trust among College Netizens

Shi Xueji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Political trust is an important index factor of the legitimacy of government. At present, the political trust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users (or college netizens) embodies a complicated situation. Based on an online survey of 471 college netizens,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political trust of participants was above the average and the higher the governmen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trust;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had prominent differences. A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sense of well-being, participants who showed higher degree of trust on central and fundamental political systems were generally happi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ocus o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news and different contact conditions to media also affected the participants’ measurement of political trust.

college netizens; political trust; empirical study

2095-0365(2017)01-0079-06

2016-11-05

施雪锦(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D668

A

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7.01.15

本文信息:施雪锦.大学生网民政治信任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1):79-84.

猜你喜欢

信任度网民信任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全球民调: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最高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汽车养护品行业运行环境分析及提高客户信任度的途径
信任
2014,如何获得信任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