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玛》中的典型男性角色

2017-04-01□董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奥斯丁爱玛奈特

□董 娜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7 )

《爱玛》中的典型男性角色

□董 娜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7 )

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丁非常善于刻画人物,《爱玛》是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小说。评论界一直专注于奥斯丁对女主人公的刻画,而对于男性角色却鲜有关注。《爱玛》中的几位典型男性角色:作为父亲的伍德豪斯先生、作为牧师的埃尔顿先生、纨绔子弟丘吉尔先生和绅士奈特利先生四位男性各具特色,不仅代表了奥斯丁时期男性群体的特征,而且推动了整部作品的情节发展并使女主人公更加立体丰满。

爱玛;奥斯丁;男性角色;女主人公

简·奥斯丁(1775-1817)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女作家,其短暂的一生留下了六部不朽之作:《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爱玛》和《劝导》。《爱玛》是奥斯丁后期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认为是作者最为成功、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小说的女主人公爱玛更是屡次被文学评论家关注,并成为很多读者最喜爱的奥斯丁作品女主角。 事实上女主人公性格的成熟和人物的逐渐丰满,正是借助于与之关系密切的几位男性角色。父亲角色伍德豪斯先生、牧师角色埃尔顿先生、纨绔子弟丘吉尔先生和完美绅士奈特利先生共同代表了奥斯丁时期典型的男性形象,借助这四位男性角色,不仅女主人公爱玛的形象更加灵动丰满,而且巧妙揭示了奥斯丁本人对父权社会的种种批判。19世纪初的父权社会下,女性仍不能自主改变命运,即使受过教育的女性也多数得依靠婚姻才能有体面的生活。奥斯丁虽没有强烈的批判社会,却在作品中含蓄地表达了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对理想男性的期待和对女性话语权的渴望。奥斯丁清楚地认识到:女性和男性是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男性角色就像一面镜子,真切的映射了女主人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姿态各异、性格鲜明的男性角色丰富和完善了女主人公形象,也巧妙地表达了作者本人的男性观。

一、保守失职的父亲形象——伍德豪斯先生

传统的父权社会中,父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不可代替的义务,经常被视为“顶梁柱”或“靠山”。女性在父权社会是没有话语权的,因为受教育程度受到限制,女性在日常生活及所参与的社会与活动中,都不能自由而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志。而奥斯丁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大都形同虚设,正是这种父爱的缺失使得人物性格出现残缺,继而推动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爱玛》里女主人公爱玛的父亲伍德豪斯先生是位有钱有地位的乡绅,妻子过早离世,爱玛对于母爱只有一点模糊的记忆,伍德豪斯非但没有承担起家长的职责,反而把家务全权交于爱玛去打理。他精神脆弱,动不动就心灰意冷,对爱玛娇惯溺爱,放任其料理家事,他甚至需要爱玛的安慰和照顾。伍德豪斯所关心的只是香喷喷的麦片粥、夏天和冬天的散步、惠斯特的牌桌等琐碎之事。他总是需要被人照顾,反而更像个孩子,强烈的依赖爱玛。当他正考虑给贫苦的贝茨小姐送些食品时,爱玛已经送过了。正是因为父亲的胆小、怯懦和监管职责缺失,爱玛性格上表现出武断、自命不凡、自作主张、不顾忌他人感受等瑕疵。虽然有家庭教师泰勒小姐的精心抚养,但泰勒更像是朋友,放任爱玛的自由,终究不能起到管束作用,导致爱玛自以为是、行为放纵,加之家境富裕带来的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使得爱玛到处管闲事,肆意撮合他人姻缘,犯下种种错误。

伍德豪斯不仅毫无父亲的担当,只考虑自己安逸范围的一点琐碎事情,且因循守旧,拒绝一切改变,恐惧一切新鲜事物。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典型的保守利己主义者,生怕有一点点的动荡打扰了自己平静安逸的生活。他眼里的安全、安逸的家宅就像一个大的囚牢。他憎恨婚姻,因为婚嫁之事终究引起变故。大女儿伊莎贝拉的出嫁也让他伤感,是他不情不愿而接受的事情,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女儿要嫁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唠叨着:“可怜的伊莎贝拉”。他同样害怕爱玛结婚,总是表现出一副凄惨可怜的模样,生怕女儿离开,深爱父亲的爱玛决定嫁给自己心爱之人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安慰父亲的情绪。伍德豪斯不想让家庭教师泰勒小姐结婚,只因为自私的不想失去一个聊天的朋友,他认为泰勒小姐的婚姻,无论是对她本人还是对爱玛父女都是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情。由于伍德豪斯只从自己的私心出发,从不以为别人竟然会和他持有不同的想法,所以他认定泰勒小姐留在哈特菲尔德小镇一辈子才是幸福的。每每谈起泰勒小姐,他总是一副怜悯的腔调:“可怜的泰勒小姐!她要是能回来就好了。真遗憾,韦斯顿先生偏偏看上了她!”。

伍德豪斯先生胆小、怯懦、自私、迂腐,害怕新事物带来的改变。在爱玛的成长过程中,完全没有起到父亲应有的监管教育作用,也没能在婚姻和教育上恰当地给予建议和指导,甚至充当了障碍。以伍德豪斯为代表的人物映射了当时男权社会下,奥斯丁内心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话语权的渴望。

二、牧师形象——埃尔顿牧师

牧师作为神职人员,在基督新教的教会中大多数主持宗教仪式,并负责带领和照顾其他的基督教人士。牧师应具备一定的口才和学问,以便通晓神学和哲学,能让人们欣然接受自己的讲道。此外,牧师应该热心、友善、勤勉、庄重、端庄、严肃,不贪财,不刻薄。有责任去关心教民和贫苦人,对于年轻人的不端行径进行规劝教化等。当时,在等级制度森严的英国,牧师也是受人尊重的中产阶级。

埃尔顿是海伯里小镇的牧师,表面上埃尔顿牧师彬彬有礼、随和且殷勤。事实上埃尔顿虚伪的外表下是自私卑鄙且唯利是图的嘴脸。埃尔顿寻求配偶的唯一目的便是为自己增加更多的财产且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正如绅士奈特利先生对他的评价,他认为埃尔顿牧师选择配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绝不会屈从于情感,地位和金钱才是他婚姻的标尺。富有且高贵的爱玛原本是埃尔顿的首选追求目标,因此他时常来看望爱玛的父亲伍德豪斯先生,并极力吹捧讨好爱玛,甚至对于爱玛的女伴哈丽特小姐也百般殷勤,主动要求帮哈丽特的画像去伦敦配上画框。可是当埃尔顿在马车上对爱玛的求婚遭拒后,他立刻恼羞成怒,认为爱玛想把哈丽特介绍给他当配偶是对他极大的侮辱。在埃尔顿眼里,哈丽特只不过是个来历不明的私生女,地位低下也没有任何财产,哪有资格和自己匹配。此时平时那个举止文雅的谦谦君子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一副势力卑鄙的面孔。更为甚者,在被爱玛拒绝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埃尔顿立刻热烈追求巴斯的霍金斯小姐,霍金斯虽粗俗浅薄且爱慕虚荣,可是年收入有一万镑,且拥有两万镑的财产,所以赢得了埃尔顿的青睐。俩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闪婚后回到海伯里小镇到处卖弄,得意洋洋。在各种场合炫富且蔑视和贬低那些社会等级低下的贫苦人士,并在舞会上羞辱、冷落无依无靠的单纯少女哈丽特。

因为埃尔顿牧师先前的殷勤和彬彬有礼,爱玛才单纯的以为他是一位真正的绅士,误导哈丽特放弃忠厚的农夫马丁而去错误地爱慕埃尔顿牧师。之后埃尔顿的种种恶劣行径使得爱玛不得不推翻自己的判断,重新审视埃尔顿牧师的品行,从而不断在认知上得到成长,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成熟和武断,并开始纠正自己的过失,真诚地去帮助朋友。

身为牧师,埃尔顿没有为社会和集体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却把所有的精力都专注在如何获取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名誉上。虽受过教育有社会地位却毫无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完全功利主义的埃尔顿牧师因为贪婪而去毫无廉耻地伤害周围的人,正代表了19世纪男权主义的英国社会一些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人物。

三、纨绔子弟——丘吉尔先生

纨绔子弟经常用来形容那些服饰华美、只会享受的富家子弟。他们生活优渥,却养成一种享乐思想和不劳而获的观念,同时身上还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弗兰克·丘吉尔是韦斯顿先生的儿子,因为自小就被富有的舅舅收养,所以并不住在海伯里小镇,虽然屡次答应要来海伯里,却总以舅妈生病为理由,不回海伯里看望热切盼望他回家的父亲和继母。舅舅的财富虽然使他生活富足且受到教育,而他身上却一派公子哥的作风,举止时髦却缺乏真诚,一味的被人纵容和谅解,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女主人公爱玛最初很看好丘吉尔先生,认为丘吉尔充满魅力和热情,甚至一度把丘吉尔先生假想为最佳配偶。只有睿智的奈特利先生一早就看出了丘吉尔的本质,即便所有海伯利的人都在夸赞这位年轻人,奈特利也不看好他,认为丘吉尔逃避义务,找各种借口不来看望其父亲和继母,因为大家都对他很宽容,他便屡次食言还万般辩解。爱玛因被其外表和殷勤的态度所误导,竟也一次次为其辩解和开脱。随着故事情节的一步步推进,丘吉尔和简·费尔法克斯小姐私定终身的消息传出,读者也渐渐明白了丘吉尔之前的种种隐瞒和谎言,爱玛也逐渐看清了丘吉尔的为人,此人并不像她之前想象的那样值得人爱慕和尊敬。丘吉尔与简·费尔法克斯小姐相爱却不敢公开恋情,原由竟是怕遭到舅妈的反对,将来便不能继承其巨额财产。丘吉尔不仅要求简·费尔法克斯掩饰其恋人的身份,还处处给爱玛献殷勤,假意接近爱玛,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让所有人包括读者都误以为他的追求目标是女主人公爱玛。简·费尔法克斯美丽且聪慧,品德和才情都不输任何人,但却出身清苦,没有什么经济支撑和依靠,与丘吉尔相爱后,原本应该得到所爱之人庇护,却总被丘吉尔伤害。丘吉尔假意和爱玛调情,致使简·费尔法克斯伤心难过,甚至想远走他乡。丘吉尔轻率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伤害了所爱之人简·费尔法克斯,也伤害了无辜不知情的爱玛。

丘吉尔外表的魅力、热情和风度最终掩饰不了其性格的缺陷,他的内心远不像外表看起来那样阳光温暖。他心口不一,谎言随口就来。在与爱玛的交谈中,绅士奈特利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丘吉尔因为长期和一些人生活,从而学了他们的模样,看不起自己的亲人,只图自己开心,别的什么全不放在心里。奈特利此处暗指丘吉尔跟着自私蛮横的舅妈长大,性情也变得自私、傲慢,一副纨绔子弟的轻浮作风,毫无真诚可言。

丘吉尔虽不似埃尔顿牧师那般卑鄙势力,性情和人品却也称不上真正的绅士,爱玛最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推翻了初识丘吉尔的印象,认为他缺乏应有的稳重和诚实。更为自己曾在丘吉尔面前妄议简·费尔法克斯小姐的种种而感到后悔和惭愧,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任意猜测和盲目自信,并真诚的决定去更正和弥补。

丘吉尔代表了奥斯丁时期英国上流社会的一批纨绔子弟,他们在社交场合魅力四射,充满活力,但举止轻浮、矫揉造作且不负责任。他们沉迷享乐却忽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就是这样的纨绔子弟恰恰却得到了当时父权社会的宽容。奥斯丁借奈特利先生的评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类人的控诉:这个幸运的年轻人轻而易举的就得到了所有人的原谅。

四、真正的绅士——奈特利先生

在中世纪的英国,绅士算是一个社会阶层,地位仅次于贵族。绅士一词源于17世纪中叶的西欧,由充满侠气与英雄气概的“骑士”发展而来,所谓绅士风度,多指衣冠得体,待人谦和,彬彬有礼,谈吐优雅,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心地善良,修养良好,无不良嗜好,有爱心,尊老爱幼等。

小说中的奈特利先生是个近乎完美的男性角色,他身上具备了一个真正绅士应有的各种良好德行,富有的他善良而正直,从不以财富和地位来品评一个人。奈特利硬朗寡言的外表下是一颗柔软而充满关爱的心,他时常帮助贫苦的贝茨小姐一家,提供马车和日常物资,却从不张扬夸耀;和农夫马丁一家真诚做朋友且从不因为身份地位看轻马丁的品行,认为马丁才是哈丽特的良配;当哈丽特在舞会上被势利小人埃尔顿夫妇羞辱时,奈特利挺身而出,邀请哈丽特共舞,替其解围,让哈丽特摆脱了尴尬难堪的局面。

奈特利先生头脑冷静、理智睿智,总能事先洞察一些事情的端倪,从不人云亦云。在爱玛还频频称赞埃尔顿牧师,认为埃尔顿会爱慕哈丽特时,奈特利先生就敏锐地觉察出了他的举动和目的,断定埃尔顿不会为了感情放弃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而最终的事实也印证了奈特利的判断;当海伯里小镇的大多数人都在夸赞丘吉尔的风度时,奈特利又一次审慎地观察出丘吉尔的自私和不负责任,最终读者也看到了丘吉尔隐瞒订婚以及各种谎言的败露。即便对于自己喜爱的女主人公爱玛也并不纵容,当奈特利看到爱玛当众嘲笑老处女贝茨小姐时,奈特利先生非常气愤,严厉地训斥了爱玛的行为,指责爱玛不应该去羞辱一个年纪比她大、家境比她差、头脑不如她灵活的人。爱玛羞愧不已,意识到自己的无礼和唐突。

奈特利的英文knightley与英文单词“knight”(骑士)形似,暗指奥斯丁心里的骑士就是奈特利这样的绅士。爱玛作为整部小说的灵魂人物,其性格的成熟及道德上的逐渐完善都离不开男性角色奈特利的指引和劝导,在爱玛每一次的鲁莽和任意妄为后,奈特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爱玛的思想施加影响,在爱玛成长的道路上,奈特利不仅是朋友,更是亲人和导师,不断引导其朝着理智成熟的方向发展。奈特利成熟稳重、宽厚无私,毫无功利主义,奥斯丁将奈特利树立为一个理想的标杆和典型,奈特利代表了英国传统价值观下的绅士,真正的绅士不光是自身修养的高尚和外表的彬彬有礼,更应该善良而富有同情心,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尽可能地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群。

五、结语

简·奥斯丁虽然专注于刻画女性角色,但每一位女性角色的个性成长离不开男性角色的助推。男性角色不仅是奥斯丁所塑造的人物画廊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各具魅力和艺术特质。《爱玛》虽然也是一部典型的女性文学作品,但小说里形形色色的男性角色都为作品的成功增色添彩 ,女主人公走向成熟的一步步心路历程离不开男性角色的推波助澜,伍德豪斯、埃尔顿、丘吉尔和奈特利四位男性角色各具特色:或缺失、或丑恶、或纨绔、或绅士,他们与女性角色共同构建了奥斯丁文学的艺术世界。对男性角色的生动刻画增加了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曲折性,使整部小说节奏紧凑、步步为营、构思精巧、前后呼应,并使主题得到了深化和突出。女主人公爱玛的灵动鲜活离不开这些男性角色的烘托和陪衬,形形色色各具典型代表性的男性角色更使奥斯丁的作品兼备了社会性和时代特色,体现出更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1]Jane Austin,Emma[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2]董娜.奥斯丁的爱情婚姻观——《傲慢与偏见》与《爱玛》中的爱情解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3]蔡威.《爱玛》女性视域下的男性形象 [J].作家,2010(12).

[4]董娜.女性心目中的理想丈夫——《爱玛》中的奈特利先生[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

[5]黄沛真.简·奥斯丁和她笔下的男性 [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

[6] 董娜.由无知走向成熟——析爱玛的心理成长历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3.

[7] 玛吉·莱恩.简·奥斯汀的世界——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的生活和时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本文责编:赵凤媛

The Typical Male Characters in “Emma”

Dong Na

(Shanxi TV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27)

British famous female writer, Jane Austen, is good at depicting characters, and “Emma” is one of her representative novels. Critics always focus on the female characters of Austen's novels and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male characters. Mr. Woodhouse, Mr. Elton, Mr. Churchill and Mr. Knightley are the typical male characters in “Emma”. They represent the male group at that tim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y move the plot forward to make the female character well-developed.

Emma; Austen; male characters; female character

2017—04—12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度校级课题(SXKT201617)

董 娜(1979—),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

I106.4

A

1008—8350(2017)03—0038—04

猜你喜欢

奥斯丁爱玛奈特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爱玛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解读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教会读者什么
简·奥斯丁:别样的“文化研究”
保险起见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简·奥斯丁:似朋友,似陌生人
An Analysis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