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护理进展
2017-04-01车红
车 红
(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1)
・综 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护理进展
车 红
(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1)
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口腔护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是指临床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照射、免疫抑制预处理及治疗后,对患者经血管输注正常供体的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免疫及造血功能[1]。OM则是指患者的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出现的一系列的溃疡及炎症反应,主要临床症状为口腔黏膜出现肿、红、溃疡等[2],临床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HSCT治疗后,有71%左右的患者会出现OM,有21.6%的患者发展成严重的OM[3]。OM的发生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抗疾病的信心,也有可能造成全身感染,引起败血症,增加病死率。因此,寻找OM合理有效的预防及护理途径,可降低OM的并发率、减轻OM的严重程度、缩短OM的持续时间。现报道如下。
1 移植患者OM危险因素分析
1.1 患者的口腔黏膜屏障被破坏
患者在接受大剂量化疗治疗、或是移植前的预处理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0,此时患者全身状况差,饮水进食减少,破坏了口腔内环境,容易引起口腔炎症和溃疡。
1.2 患者口腔菌群失调情况
患者在进行移植前后,应对患者使用大量的广谱抗生素及激素使口腔内正常菌群失调,对致病菌及真菌的抵抗作用降低,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导致病菌和真菌异常繁殖,也可引起OM[4]。
1.3 患者的生理解剖特征
患者口腔湿度、温度、牙龈槽等较难清洁;患者在嚼黏膜、齿龈表面等虽受黏膜保护,但仍会受到损伤、感染的累及。
1.4 患者使用化疗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
患者在进行移植前及预处理期时,需使用大剂量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这会对患者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造成直接伤害。患者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患者饮食、饮水均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的自净能力随之下降。在预处理方案中,应用多种化疗药物,其中静脉及口服剂型白消安是引发OM的高危因素。患者接受HSCT后,常应用小剂量甲氨蝶呤对抗机体的免疫反应。
1.5 自身原因
既往研究对OM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证实,患者的年龄、性别、移植方式、HLA配型与OM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赵玮等[5]在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OM的71例患者的临床分析中表明,无论是患者的年龄、性别及HLA配型问题等,对患者OM的愈合时间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此外,OM的发生也与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吸烟饮酒史有关[6]。
2 临床表现及分级
2.1 临床表现
OM患者的早期,临床上会表现为口腔黏膜浮肿及发白,有明显的齿痕出现。患者第3~5天,会逐渐出现口腔黏膜水肿、充血等,疼痛会逐渐加剧。
2.2 临床分级标准
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标准为基础[7],总共分为4级。0级:患者的口腔黏膜无异常;I级:患者口腔黏膜有1~2个<1.0 cm的溃疡,出现疼痛、红斑等;II级:口腔黏膜有3个>1.0 cm的溃疡和数个小溃疡,但患者能进食;Ⅲ:口腔黏膜有2个>1.0 cm的溃疡,患者能进食流质;IV级:口腔黏膜有2个以上或融合成片,患者不能进食。
3 预 防
3.1 全面正确的评估
总结所有患者在入仓前都会由口腔科检查,根据检查及患者既往化疗时口腔的情况,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判断。为日后对患者口腔黏膜完整性、特征等进行评估。
3.2 做好漱口和口腔护理
最关键在于漱口液的选择龙正美[8]等文章中指出用碳酸氢钠和1:20000洗必泰交替漱口;彭美君[9]指出应用亚叶酸钙100 mg+生理盐水500 mL漱口,可明显降低OM的发生率;糜雅芬[10]等造血干细胞移植3天开始,在常规护理中增加特尔立漱口的护理措施,于进餐前后使用,含漱5~10 min,当患者中性粒细胞达到1.0×109/L时,停止使用,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降低;在参阅文章中均指出在整个移植期间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
3.3 鼓腮运动
潘世平[11],戴正香[12]等等在文章中均指出可通过鼓腮运动,使患者疾病发生率出现明显下降。这样既可锻炼口腔功能,也可使漱口液充分与口腔黏膜接触。此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4 OM的治疗护理
4.1 选择适宜的漱口液
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漱口液,主要包括为1:20000的洗必泰稀释液及碳酸氢钠2.5%等;患者的黏膜较疼痛,会导致其进食及休息受到影响,可对患者使用100 mL生理盐水及5mL利多卡因联合使用,含漱或采取局部冷疗,也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陆茵等[7]预处理期间每种化疗药物输注一半时让患者口含冰块,护理时应注意含化时间,最长为4 h,若时间过长可造成患者口腔局部的麻木和疼痛。在常规护理中加入含漱冰冻康复新冰粒的护理干预可降低OM发生率,且OM持续时间短。对HSCT后并发OM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时,从化疗前10 min至化疗结束后10 min让患者持续含冰,使口腔温度保持在35℃以下,经护理干预后OM发生率降低。
4.2 药物及其他治疗
临床研究中,提出使用氧化电位水进行含漱,4次/d,于患者餐后半小时或睡前进行含漱,5 min/次。现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较隐蔽的部位,为了增加药物喷剂与创面的充分接触,可以用1 mL注射器乳头部位抽取药液后进行局部注射用药;童川等人研究中[2]指出短波紫外线具有良好的杀菌、控制感染作用,小剂量紫外线照射口腔可促进细胞生长,有利于创口愈合,也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在具体护理操作中,可应用冷光短波紫外线灯,以16 s为首次剂量。
5 总结与展望
OM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以回避的一个严重而又常见的问题,发生OM轻者增加痛苦,影响进食,重者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导致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及治疗费用的增加。护士作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能够在OM的观察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OM应以预防为主,早期发现后护士应从预防和治疗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临床已有各种方法进行预防及治疗。各项防治药物及治疗及护理措施仍需完善。护理人员需通过不懈努力与不断提高,以达到应用循证护理思维方式、合理解决临床问题的目的。
[1]尤黎明,吴 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3.
[2]童 川,谭诗亮,张 明,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3321-3323.
[3]秦 毅.血液病患者口腔黏膜病的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06-108.
[4]童秀珍,邹 外,许多荣,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危险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28(5):582-585.
[5]赵 玮,孙于谦,高承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口腔黏膜炎71例临床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5):494-496.
[6]刘裕杰.局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新模式及其导致的口腔粘膜炎的探索[D].上海复旦大学,2012.
[7]陆 茵,徐桂华,李惠玲,等.畅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不同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53-655.
[8]龙正美,谢润兰,罗 文,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口腔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83-84.
[9]彭美君,张祥忠,陆 英,等.甲酰四氢叶酸钙溶液强化漱口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程度[J].器官移植,2012,3(5):271-274.
[10]糜雅芬,高 磊,杨 丽.特尔立漱口液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防口腔溃疡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40.
[11]潘世平,董月红.鼓腮运动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口腔黏膜炎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26(15):2694-2695.
[12]戴正香,黄 芳.复方杞菊汤漱口防治化疗相关口腔感染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4):1338.
R473
A
ISSN.2096-2479.2017.43.196.02
本文编辑:张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