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7-04-01马海梅赵艳敏刘聪聪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常规

马海梅,赵艳敏,刘聪聪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马海梅,赵艳敏,刘聪聪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综合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综合组VAS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综合护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效果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俗称“痛风”,是风湿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对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的患者存在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发病后会存下不同程度的骨质受损,甚至会进一步累及至肾脏,严重时会出现尿毒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本文对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各43例。综合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9±1.7)岁;常规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0±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均存在对称性关节肿胀情况;(3)关节部位呈暗红色。

排除标准:(1)排除临床资料缺失患者;(2)排除合并恶性肿瘤以及器质性病变患者;(3)排除继发性痛风关节炎患者;(4)排除对本次研究存在争议的患者。

1.2 护理措施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等。

综合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疾病指导: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详细介绍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不良反应、预后情况等;(2)关节护理:患者发病后会存在红肿热痛等情况,此时要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且要抬高患肢,保护好受累的部位,防止发生损伤及感染等,疼痛的地方要注意保暖,也可利用冰袋敷在患处,对存在过分疼痛的患者可采取红外线或光疗缓解,照射时间控制在20~30 min;对未限制活动的患者要注意切不可过度负重,活动要注意循序渐进,防止对关节造成损伤[1];(3)用药护理:对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要注意定时、定量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换药,对药物计量的调整需要遵医嘱进行;(4)健康指导:患者出院后要做好预防及要采取适量运动,例如:打羽毛球、打太极等[2]。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VAS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

评价标准:(1)VAS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测定;(2)护理质量评分:分别对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方法-护理效果等展开评价,分值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VAS评分

护理后,综合组VAS评分为(2.21±0.88)分,常规组为(4.37±1.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654,P=0.0000,P<0.05)。

2.2 护理质量评分

综合组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方法、护理效果评分分别为(9.42±1.08)分、(9.37±0.85)分、(8.75±1.08)分、(9.21±1.09)分,常规组分别为(8.09±1.09)分、(8.41±0.65)分、(7.21±1.11)分、(8.31±1.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837、5.8830、6.5205、3.7246,P<0.05)。

3 讨 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轻者会存在红肿热痛等情况,严重者会发生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而且对该疾病治疗过程较长,且治疗效果较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该疾病主要是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不良生活的影响而造成的,多见于青壮年,且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因此,就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了目前首要的解决的问题[3]。

本文研究显示,综合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VAS评分评分低于常规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具体原因为:综合护理是一类科学的、全面的、完整的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从根源处着手,首先为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原因,使其对病情有全面的了解,然后针对患者最显著的临床表现疼痛,展开不同的护理措施,包括简单保暖、物理治疗等,促进患者疼痛有所缓解,对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参与能力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及运动指导都是从日常生活展开干预,让其可坚持定时、定量服药,避免由于中断服药而影响治疗效果,患者采取适当的运动可有效防止关节僵硬,避免关节活动受限,对患者的愈后具有显著作用[4]。因此,该护理措施行之有效,为该疾病的护理树立了模板。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有效减轻了VAS评分,而且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并予以采纳。

[1]张群慧.护理干预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62-64.

[2]李鹏鸟.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09):128-129.

[3]何巧兰.痛风贴外用及综合护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整体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3,31(11):146-148.

[4]张 盈,王 言.综合护理干预对药物治疗的重度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01):139-141.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3.39.01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痛风性关节炎常规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常规之外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