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综述
2017-04-01张庆悦韩书勤
张庆悦,韩书勤
(1.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00;2.新疆喀什岳普湖县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400)
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综述
张庆悦1,2,韩书勤2
(1.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00;2.新疆喀什岳普湖县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400)
抑郁在欧洲是导致伤残的第一大因素。预计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抑郁将上升为疾病负担中的第二位,占到5.9%,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故抑郁成为全球最有待解决的精神障碍。中国在因抑郁导致的精神障碍和自残自杀在疾病中首居第一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
腹腔镜;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巨大子宫肌瘤;治疗
一系列可变的生理和社会因素都可以导致抑郁的发病和反复发作,而这些因素在一生中各个年龄阶段都始终存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大约9~20%的人在某个人生阶段经历过抑郁发作。
抑郁症女性的终身患病率是28%,而男性的为13%。这种性别差异在女性妊娠和分娩时表现的尤为突出。据大量的文献统计,女性在围产期抑郁患病率是其它阶段的3倍以上。
1 产前抑郁问题的重要性
1.1 产前抑郁与母婴健康
怀孕期间抑郁不仅损害女性本身的健康,引起悲观厌世、吸毒、违禁药品和酒精的滥用,还会使孕期并发症的发病率升高,从而进一步对造成损伤,并且还对母婴关系及新生儿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极坏的不良影响(Pajulo et al. 2001; Brouwers et al. 2001; Jessen et al. 2003)。
1.2 产前抑郁治疗与干预难题
对于临床大夫,怎样治疗产前抑郁症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研究显示产前抑郁如果不用药物治疗也同样对母-儿健康产生不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中迫切需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和干预产前抑郁症的方案开发,最近研究表明中医药对产期抑郁的干预治疗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2 产前抑郁症状
过去普遍认为妊娠期是女性一生中心理状况比较好的一个时期。然而,虽然怀孕期间表现出一些严重精神障碍发病率很低,抑郁的发作是很普遍(Andrews et al. 2000)。Oates(1989)指出,在怀孕期间所新发生的抑郁患者大多数症状是比较轻的,常表现出自限性,其中的大部分患者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Oates and Gath 1989)。
产后抑郁目前来讲,已经有了明确的诊断标准。产后抑郁的诊断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产后忧郁和产后精神病。产前抑郁的诊断可以参考此方法。此研究中“产前抑郁”概念是指一种抑郁症状体验,而未必会达到临床抑郁症诊断标准。
如果一名孕妇在妊娠期持续七天以上自觉有下面这些症状表现,则她很可能具有产前抑郁,当加以重视:如,无法集中精力、记忆力下降;做事犹豫不决;对于即将成为一名母亲而惊恐不安;孤独感;容易动怒:失眠;疲劳乏力;厌食或暴饮暴食;体重减轻或者与妊娠无关的体重增加;性欲低下;悲观厌世;挫败感、罪恶感;悲伤欲哭:有自杀倾向。
3 产前抑郁发生率
在我国相关的研究报告产前抑郁流行率为6.5%~27%不等,其差异主要是因选用不同的诊断标准而异。上海汤月芬,施慎逊(2004,2007)研究发现,妊娠15周时抑郁发生率12.8%,产前抑郁发生率6.3%;孕36~40周时焦虑发生率6.4%,产前抑郁发生率6.5%。上海仇剑釜等(2006)则报告了22.4%的妊娠中晚期女性抑郁[3]。
4 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
导致产后抑郁的大多数危险因素已经明确,如:既往具有心理疾病病史、家庭不和谐、贫困、缺乏与他人沟通、工作压力大、非计划妊娠等,都是产后抑郁重要的产前危险因素(Kabir et al. 2008)。
4.1 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因素
既往的抑郁病史是公认的危险因素之一。社会地位低以及情感创伤经历与产前产后抑郁相关。
自尊在抑郁的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多种妊娠期和产后结局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相对于其重要地位来讲,对于孕期自尊的研究还是极少的。
4.2 生活压力
当前生活压力与产前产后抑郁相关并与其它因素发生交互作用。而生活压力主要包括与怀孕、分娩有关联的事情。在怀孕近几年的生活压力越大则产前和产后抑郁发生率越高(Rubertsson et al. 2005)。
4.3 社会支持
没有获得足够多的社会支持是重要的危险因子。其中关联比较大的是伴侣支持、早期的照料者及母子关系,与社交圈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调查显示不和谐婚姻,缺乏伴侣关爱的孕妇易发展为产前、产后抑郁。
4.4 产科和生物学因素
孕期存在产科并发症很多女性表现出产前和产后抑郁的延续性而另一些则没有,社会人口统计学均提示这两个阶段的抑郁可能有不同的心理、病因学因素。
[1] 仇剑崟,王祖承,谢 斌,等.产后抑郁的有关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26-28.
[2] 仇剑崟,罗来敏,李德诚,等.妊娠中后期抑郁及其相关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469-471.
[3] 施慎逊,汤月芬,程利南,等.上海市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4):254-258.
[4] 汤月芬,施慎逊,陆 雯,等.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2):83-89.
[5] 高秀飞,刘 胜,陈红风,等.乳腺癌术后抑郁障碍中医量表的研制[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232-236.
[6] 陈燕杰,钟友彬.产后抑郁症[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1):13-15.
本文编辑:刘帅帅
R714
A
ISSN.2095-8803.2017.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