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公民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2017-04-01房永红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民维度发展

房永红,轩 颖

(大连大学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公民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房永红,轩 颖

(大连大学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公民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当应用科学有效的资源实现高校公民教育体系的创建。实现高校供给侧改革,首先需要确立科学的顶层设计理念,探寻高校公民教育内容和目标的定位。其次做到基层试验的互动,需要获得更大的空间来试错、比较、改进,实现人才、创新、资源的最大化供给,找出符合实际、确实有效的办法,从而加速高校公民教育的进程,推动公民教育质量的提升。

供给侧改革;高校公民教育;教育质量

作为培养和提供人才的最终环节,高校源源不断的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显然属于社会发展的供给方。在此高校供给侧改革理念下,公民教育质量进一步提上高校教学日程。高校公民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将需求侧作为重点指导,忽略了供给方的主导地位,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高校发展的重点需向供给侧转变。供给与需求是同时存在的,需求管理是总量管理,主要侧重于短期视野内对经济生活的调整转换,而供给管理则更着重于远期的以及全局结构性调节和可持续性发展。当今高校人才培养问题重重,无法满足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其根源在于作为供给方的高校忽略了自身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进而为全球化社会时代培育优秀的建设者。由此有必要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理念探寻高校公民教育的方向,并采取试错性改革方式,推进高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公民。站在宏观环境的角度考虑,抓住国际社会的发展机遇,以更好的方式推进我国高校公民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高校公民教育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化趋势、政治民主化、社会公共化及多元文化的发展与盛行对我国的公民教育质量提出了新挑战,我国现有的公民教育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校供给侧改革成为了必然趋势。

(一)高校公民教育内容单一固定

我国公民教育的质量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前景,公民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国家的个体成员,公民不仅应该拥有自己的国家认同,更应该超越国家认同以及特定族群或阶级的认同,构建全球认同,将自己设定为特定国家公民的同时,强调全球化社会公民的意识。[1]世界公民作为一种比喻性概念,隐含超越种族与文明的差异,遵循人类普世价值而行事,这一价值之于世界公民,与一国宪法之于公民,在逻辑关系上相互对应。[2]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理论研究不够充分,践行力度不足,整体公民素质水平与公民教育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导致高校世界公民教育陷入僵化的、缺乏反思的话语之中,教育课程内容单一,模式固定。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校仍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只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渗透零星的公民教育内容,公民教育体系亟待构建。

(二)高校公民教育目标确立滞缓

公民教育的培育应当以社会环境为依据,高校对于公民的供给与培养需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供给平衡。当下我国公民教育的培养主要立足于本国的公民社会建设,忽略了全球化的进程推进,无论是在政策推行,还是在践行中,往往无法迅速抓住培育目标的核心,而是固守原有的目标体系,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就业问题严重恶化。随着文化多元进程地推进,高校公民教育需强化生命的尊严和世界的相互依存这一共同基础,尊重包容文明的多样性,站在多元的视点去探寻和扩大“共同的统一性”等特质,塑造多元的现代化中国公民,从而加快高校公民教育目标确立的进程。每个公民应从多元公民观的角度来理解公民,以地球村这一视角去探索发展,不仅履行一国公民的义务,更应站在国家和全球的双重范畴下实现自己的权利,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供给个体发展的资源。因此高校所培养的公民不仅应该具有国民的优秀品质,更应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海纳百川,汲取他族的优势,引领时代发展,做一个民族的、世界的、现代的、高素质的社会建设者。有效运用高校供给侧的顶层设计理念,实现全局性结构调整,探寻高校公民教育的培育途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同时,为高校人才提供切实有效地发展机遇,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自身发展。

(三)高校公民教育拘于形式

高校公民教育虽早已提出,但践行过程却拘泥于形式化。具体表现为理论教育千篇一律,理论教学专题设计多年不变;教学形式单一,案例教学粗浅;实践活动简单应付,教学实效性差;公民教育理念导向性不强,核心素养不能体现,考核评价体系缺失等。导致公民教育质量得不到提升,高校公民教育目标无法实现,社会对公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探寻公民教育的策略,调整顶层设计方向,并在实际教学中更改培育方式,以此提高公民教育质量水平。

二、高校供给侧改革下公民教育方向定位

高校对公民教育方向虽然没有统一的理论概述,但是通过对培育理念的分析,高校公民的培育方向应该以国家性与国际性,民族性与普适性为依据,以此实现公民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内容结构的全局性。

(一)教育目标可持续

高校公民教育旨在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培养现代化公民,但对于公民的具体素质结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公民意识的形成,要通过发展主体的认识结构和参与社会的动机来判断,通过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生成美好而又公正的社会,以满足公民社会发展地诉求。由此,公民教育的目标需根据供给侧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做出有效调整。

高校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更,在全球化视野下,国际视野培育至关重要。提高学生对本土以及全球贫穷及发展议题的关注度;培养作为全球社会公民责任的意识,共同致力于消除贫困,缔造一个和谐并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地球村。高校通过公民教育,扩展公民的知识和认知领域,实现个人基本权利,寻求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所在。利用现有资源,批判性思维力,在践行中解决问题,训练与人协作,调解纷争的协商能力;在价值观方面,养成正义、友爱、平等的价值理念,学会欣赏并尊重不同的文明,重视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在实践方面,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的事情,并愿意付出行动,缔造一个公平正义且能持续健康发展的世界。[3]进一步确立公民教育目标要素,即“中国”、“世界”、“公民”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第一种要素表明公民是民族主义与传统文化人格的现代体现,第二种要素指公民的多元文化宽容与全球视野,第三种要素表明公民体现出西方公民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公民思想相融合。[4]

(二)教育内容全面调整

1.以双重本位观整合教育内容

通过对公民教育目标的阐述,研究者们对高校公民教育内容的认知延续了教育目标“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传统,并将二者有效整合,从而达到公民教育的全局性结构调整。在个人维度,以德、智、体、美、劳,知、情、意、行,知识、情感、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样化的方式致力于公民的培养。遵循教育的本真,运用生态教育理念,让每个人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5]世界公民教育以全人类利益为出发点,超越国界,关注问题,并能够协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因此,高校公民教育不仅仅培养全面发展的世界公民,更重要的是通过世界公民的实际行动,缔造一个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人类可以长期诗意栖居的世界。

2.以三种维度构建教育内容

依据不同学者对公民教育目标确立的不同分析,在高校供给侧全局理念下,对高校公民教育的内容确立维度进行全面探析。

(1)个人维度的教育内容

个人维度强调公民的个人属性,从完善个人的角度出发,主要提升公民自身的素质,关注公民自身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公民个人素质结构的角度分析公民教育包括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价值观教育、行动教育。知识教育包括关于国内文明历史的知识、世界文明的知识、国内法和国际法的知识、全球系统关联的知识四个部分。能力教育包括个人发展的能力、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分析全球问题的能力三个部分。价值观教育则是要求高校公民用全球化的视野去探析问题,尊重不同种族的文明历程;反省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辩证思考,寻找自己对世界的责任;加强对不公正事物的关注力。行动教育则是在实践中去切身体验不同文化或民族的生活方式、站在世界关怀层面上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行动维护公平正义。[6]

(2)国家维度的教育内容

国家维度强调公民的国家属性,从民族、文化独特性、独立性的角度强调民族认同、爱国精神、传统文化等公民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培育的公民首先应当具备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感,追溯本土文化的溯源和根本,了解发展历程,探寻科学规律,将本土文化和认识哲学相互结合,发扬本土文明。在此基础上做一名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民族精英,热爱祖国,以本民族文明为荣。高校公民教育应培养以本土文化为根,并学习吸收其它国家民族文化之长,补缺自我之短。没有民族之根的公民,必将缺失灵魂、少有精神、缺乏自信。[7]进行民族认同教育,是民族独立发展的前提,铸造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经久不衰,长期发展。囿于全球化社会对民族认同造成的威胁以及我国社会发展对国家认同强化的潜在资源和动力提升,民族认同作为公民认同教育的核心,高校应当通过公民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文化认同,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国家意识的现代公民。

(3)世界维度的教育内容

世界维度强调世界公民教育的世界属性,从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普世价值的角度,注重培养公民的世界意识与视野,并关注公民的行动与实践。全球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跨文化经验、多元的视野、彼此关联的生活方式等。跨文化经验包括社区和个人的经验,高校通过拓展实习以及对涉及不同事件通过沙龙文化形式进行研讨得以实现。通过多元的视野则可实现多角度方式了解复杂的社会议题,了解人类发展的社会过程,探析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世界价值和国家价值之间的关系。彼此关联的生活方式是指关切全球互相依赖与系统性问题,交涉难度,通过对全球社会议题的关切,高校实现对不同观点地审视和分析,以此更加清晰明了地辨别不同的文化,并进一步定位自己在全球社会系统中的位置。[8]通过高校公民教育目标的扩展和审视,培养更加利于全球化进程的建设者—现代化的全球公民。

高校公民教育内容的全局性调整,以个人维度、国家维度、世界维度三个方面为基点,高校培养的公民理应是个人、国家、世界“三位一体”的公民。以往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与重点出发,突出某一维度,期望公民教育的一个维度能够获得明显突出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高校培育公民的三个维度应当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因此,高校公民教育的内容设定也应围绕理想公民的不同维度,在各个维度上展开,从而使公民获得全面发展,实现公民教育方向的全局性结构调整。

三、高校公民教育的基层试验互动

(一)编辑“大学经典”系列丛书

我国高校应当利用自身专家优势,对中西方文明脉络进行梳理和探究。一方面,提升自身要义,整理和传承中国的优秀文明传统;另一方面,弘扬自身价值,塑造优秀的精神品格。编辑“世纪文库”丛书,分中西两大书系,各自有自身的文化传承起点,演绎整体文明进程,传颂经典文献,借此展现东西方文明生发流变过程。编辑“时代前沿”丛书,以当下文明经典为主,展现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学术思潮,形式简约,风格多样的经典作品,阐幽发微,相得益彰。将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理念作为编辑依据,秉承“通达民勤奋,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有效运用中西文明知识谱系深化价值内涵,将人类文明史上能够体现人文内涵的优秀作品编辑成为大学公民教育的基础读本,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成为引领文明发展的筑巢者,以此塑造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将全球社会公民意识和全球社会精神深入大学生公民教育体系之中。开放人文,提供全景式的人文阅读平台,从科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多个方面拓展阅读空间,培植情操,陶冶心境,寓学于乐,寓乐于心,温古知今,至于至善,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关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出各个维度均能获得发展的世界公民。

(二)发挥高校“本土优势”

依据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原理,高校公民教育应加强学生在学校生活与社区中的参与度,并能够有效的将知识的学习与鼓励调查和讨论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践行能力,从而培养知情的、负责任的参与型现代化公民。[9]继承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强化权利与义务相互协调性,给予每个个体最广泛的教育,以保证他们懂得国家的职能,了解国家能力的内涵,达到最高的个人行事效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现代国家实现其目的的最明智方式是教育每一个成员,提升对祖国事物的关怀和全球社会的关注,使他们宏观上懂得国家的职能,和作为全球公民的个体义务与权利,从而有能力并有意愿尽最大努力担负起国家组织中的职责以及作为全球社会公民的应有之意。[10]课程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以此传承理论和践行经验,理所应当也承担起高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式。现今许多国家都把公民教育与公民的培养纳入到各级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如多伦多大学设计的“全球教育国际研究方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育环境中社会与文化多元课程(Social Diversity in Educational Settings)”以及科罗拉多丹佛大学制定的“国际关系教学中心方案(Center For Teach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等。强调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课程改革的日、加两国教育当局也关注到培养学生公民观念密切相关的可能性与矛盾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践行自己的理念。[11]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高校更需要利用量的优势,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设置科学有效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切实的践行基地,为高校公民教育提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机遇,以可持续性和多元的全局观为发展理念,实现顶层设计理念与基层试验互动地协调配合。

(三)层次教育,关注本体

本体与非本体具有普遍性规定和特殊规定,本体事物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现者、界定者、彰显者和产生者;非本体事物则饰演发现者、被界定者、被彰显者、被产生者的角色。高校公民教育的对象作为人类社会和高校的本体,更应当得到最根本的关注。首先需要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包括基本的生理需要,和相对而言的精神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高校在承担最基本的教育要素供给的同时,高层次要求也需要高校去关注并应用。将课程设计进行统筹规划,设定主题方案,进行模块化教学,以满足作为社会公民的的素质要求。在培养路径上,践行层次教育理念,转换原有教学的固守模式,扩展教学基地,设置社会化的情景教学场所,以学生为本体,因材施教。

(四)打破传统,全局统筹

依据真理的本体论观点,在技术性谋划的实施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正是双向度话语领域的合理性,即在批判重构与思想的相互交叉中实现进步发展。部分风俗习惯和传统将我国公民牢牢地束缚住,高校作为先进思想的研发地,应该打破固有的僵化局面,引领新潮。因此高校在简单的供给过程中,更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统筹整合整个社会系统资源,满足人的发展,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国家建设的需要,三者交互影响,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同得到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反思现状,构建批判性思维,寻求意识上的自由,调动国家的活力。大学生理当具备批判性的核心素养,学会思考,学会认知,敢于批判,勇于纠正错误的理念。[12]发挥公民在社会中的引领建设作用,彰显公民本身应当具备的能力,界定国家或高校的发展目标。转变原有的逻辑,不断推进新的思维领域拓展,这是高校供给侧改革管理理念下应当培育学生的首要核心素养,以此带动社会建设的全局重构设计,调整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研究高校公民教育的质量提升策略,有利于提升公民及公民教育思想的认知。高校培育的现代公民要求体现新时代背景下公民素质要求,反思我国高校当前道德教育,以及公民教育的局限性,通过高校资源的协调应用,实现高校人才、资源、创新等最大供给优势,提升高校公民教育质量,以凝聚、延续、稳定国家的发展。面对高校供给侧改革的机遇,高校对合格的现代化公民的培养,已然成为当前公民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高校公民教育培养的未来公民,在保持国际竞争力,促进高校发展的同时,推动全球社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1]任东来.从负责任的公民到负责任的全球公民[J].美国研究,2003,(03).

[2]袁祖社.全球化时代类群本位的公共生活理念与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J].哲学研究,2005,(08).

[3]李钰洁.培养世界公民——公民教育的一种新趋势[J].中国教师,2009,(08).

[4]彭静.刍议中国大学培养世界公民之内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5][8]万明钢.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全球教育与世界公民培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6]张鲁宁.世界公民观念与世界公民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9,(20).

[7]刘经南.论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J].中国高教研究,2008,(01).

[8]饶从满.主动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新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6,(07).

[9]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的目的.选自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0]George·H·W·R i hard son、David· Blades著,贾玉梅译.培养全球观:日、加学生对于世界公民责任问题的看法[J].比较教育研究.2002“全球化与教育改革”专刊.

[11]Martha C.Nu s s b a um.Cultivating Humanity and World Citizenship[J].Forum for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2007.

G64

:A

:1008—3340(2017)01—0042—05

2016-11-14

房永红(1991-),女,山东滨州人,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轩颖(1978-),女,辽宁铁岭人,大连大学博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公民维度发展
论公民美育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光的维度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