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科普了吗?
2017-04-01
今天,你科普了吗?
你买过“高仿”吗?穿在身上的虚荣腐蚀内心
看起来光彩夺目的“山寨货”似乎可以迅速改善外在形象进而提升自信心,但研究却发现,使用假名牌却可能让人变得不道德。
在一项关于假名牌与道德行为的科学研究中,85名女大学生被邀请参加一项太阳镜用户体验测试,她们要佩戴着克洛伊牌(Chloe)太阳镜完成一系列体验任务,其中一半被试被告知以为自己佩戴的是正品眼镜,而另一半则以为是仿制品(其实被试佩戴的均为正品眼镜)。
实验的精髓在于,整个过程中参与者无法揣测到实验者的真正意图。她们需要完成复杂的数学难题并按绩效获取报酬,但是规定的时间(5分钟)却不足以使她们全部解答。研究者还把参与者递交答卷以及自评成绩的过程故意设置为无人监督,营造了一种为了多拿报酬而作弊也不会被发现的氛围,实则在暗中摄录下整个过程。
结果,对比戴正品和仿制品眼镜被试的测试成绩显示:仿制品组中被试大幅提高了自己的成绩,虽然少数(30%)正品组的被试也修改了自己的分数,但是仿制品组中参与作弊者占据了绝大多数(71%),她们更加轻易地做出不诚实的行为。
假名牌的影响不仅涉及个人的言行,甚至关系到自己对他人言行的感知。研究者利用了一套与上面类似的测试程序,结果发现仿制品组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别人的行为是不诚实的、甚至连一些常见的言行举止(如“抱歉我迟到了,路上堵车”)也更容易被他们当作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究其原因,研究者发现,由于穿戴假名牌而产生的“不正当感”是这些不道德行为的背后推手。也就是说,使用仿制品会降低内在的自我形象,即认为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都是不诚实的。使用山寨货本来是为了提升自我形象的,但“知假买假”到底也瞒不过自己的内心,结果反而弄巧成拙,付出了无形的心理代价。
目前,国内市场假名牌泛滥,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这些商品的好处显而易见,而花费的代价却是难以察觉的。偶尔“越界”或许产生的“不正当感”很微弱,但日积月累,必定导致更多的人参与到山寨一族中。近年来业绩造假、学术造假、食品造假的恶性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抵制非善意的“假”渗入我们的生活。(文:amygdala)
人为什么会馋?
馋是一种想吃的冲动,当受到感官系统刺激,如食物的外观、气味等诱惑,记忆中枢兴奋,促使大脑神经形成荷尔蒙、分泌激素,神经冲动传导产生食欲,口内唾液分泌量增加、胃肠蠕动收缩,就会馋,馋得要往下滴口水,后渐发展为“眼馋”。馋是生命的一种特性,与生俱来。这种欲望每个人都会有,它刺激脑内啡的释出,使我们的心情愉悦、情绪激奋,是蕴藏在人类基因中的财富。
每天需摄入的蔬菜瓜果、蛋白油脂糖类,是否齐全足够?是否已经很久没吃喜欢的东西了呢?一般当身体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或者摄入的营养不全面时,就会“馋”;不想在“口”上亏待了自己的心理诉求则是“馋”的另一种缘由。“馋”无法消灭,只能控制。当然,我们不能让“馋”为所欲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馋”。方法一:逃避疗法,尽量不去想、不去看,离开了感官刺激,记忆就会逐渐消退;方法二:替代疗法,当你想吃的时候,先去闻一些让你恶心的味道,听一些让你反胃的声音,把这些让你讨厌的东西跟食物形成“链接”,这样你再“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到令你讨厌的东西,就不会再吃了。
(来源:微科普网)
社会地位影响健康
社会地位影响健康,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生活会对健康造成损伤——即便对于猴子来说,也是如此。
一项对猕猴开展的研究表明,社会地位低下造成的压力会对这些动物的免疫系统造成损伤。研究人员认为,此项发现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何贫穷和具有弱势背景的人患上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几率更高。这两种疾病均同炎症相关。
“社会逆境会潜入你的肌肤。”共同主导此项研究的美国杜克大学科研人员Noah Snyder-Mackler表示,“如果我们能帮助人们改善其社会地位并减少这些社会阶层,或许会改善人们的健康。”
在美国,富人和穷人的预期寿命相差了十多年。美国人在健康上的不平等通常被认为是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诸如吸烟、锻炼、饮食等生活习惯不同所致。不过,最新研究强调了压力所起的重要作用。
Snyder-Mackler团队研究了埃默里大学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雌性猕猴。从未碰过面的45只不相干雌性猕猴被分成不同的社会群体,并且在它们形成社会等级时,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观察。较早进入其社会群体的猴子往往比后来者拥有更高的地位。
为了阐明社会地位如何影响健康,科学家测量了这些动物免疫细胞中9000个基因的活性。1600多个基因的活性在拥有较低和较高等级的猴子之间出现了差异。这在对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球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些细胞在拥有较高社会等级的猴子体内更加活跃,从而为其提供了抵御病毒的更好保护。
处于较低社会等级的猴子产生了对抗细菌的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但这同时激起了潜在有害的炎症。当它们的免疫细胞接触到试管里的细菌毒素时,便进入了快速生长期。
“强烈的炎症反应在面对致病原时可能会救命。”论文共同作者、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Luis Barreiro表示,“但相同的自我防御机制如果未得到合理控制也会造成损伤。”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海产品污染物损害人体防御能力
可能污染人类食物的海洋污染物会损害身体应对毒素的能力。此项发现使得了解污染物如何起作用变得更加迫切,尤其是它们经常以组合的形式被发现。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Amro Hamdoun、Sascha Nicklisch和同事研究了37种有机污染物及其对P-gp产生的影响(P-gp是一种细胞膜蛋白质,能识别有害分子并将它们“撵走”)。
在表达小鼠P-gp蛋白的酵母细胞试验中,有16种污染物使其停止工作。其中10种化学物质在人体内被发现,这意味着它们处于食物链中。
该团队在全球食用范围最广的黄鳍金枪鱼中找到了10种化学物质。有9种在来自墨西哥湾的金枪鱼中被发现,有时含量还很高。
“P-gp对于消除很多不同的毒素至关重要。”Hamdoun介绍说,而这些广泛分布的污染物会抑制这种防御系统。
新出生婴儿可能是最容易遭受有毒化学物质侵害的群体之一,因为有机污染物在母乳中的浓度较高,而婴儿细胞的P-gp水平相对较低。
Nicklisch表示,污染物通常以混合物的形式出现在环境和人类的食物中。“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抑制剂混合起来的浓度将对人体产生何种影响,尤其是当它们和其他药物被一起吃下时。”
研究人员将应对污染物开展更多测试,以判定它们会如何影响对抗毒素的生物防御能力。(文:徐徐)
人工智能将取代银行,2030年银行或将不复存在
据外媒报道,人工智能将取代银行,银行实体服务将在15年内消失,到2030年时,银行的客服电话中心、分行、销售团队和IT部门等都将由类似于Siri的人工智能取代,传统银行将不复存在。
据毕马威研究报告称,他们设想了一种类似于Siri的人工智能“EVA”,这种程序可以进行先进的数据分析、语音认证等,能通过所获得用户的健康、支付、偏好、社交媒体等数据,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或推荐资金的最佳管理方式。
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已经渐渐成为趋势,日前德国商业银行宣布,计划在2020年前将银行所有工作都数码自动化,预计将裁员9600人;荷兰ING银行上周也宣布银行数码化,先裁掉了5800人,未来视情况可能还会让另外1200名员工转职或裁员。
据外媒猜测,未来人工智能程序将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像苹果支付、PayPal等支付系统外,亚马逊、优步除了支付系统还能享受信贷服务,第三方支付的强大已经对传统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实体银行未来也许真的会成为历史。
(来源:微科普网)
煤炭也可用作研发电子产品
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人员认为,煤炭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可以作为制造太阳能板、电池或电子设备的基本材料。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煤炭了,而不是将其作为燃料付之一炬。
为了展示这种传统上被视为低技术的材料具有广阔的高科技应用前景,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研究人员杰弗里·格罗斯曼与其他同事成功地用煤炭研制出一种电加热装置。这种装置可用于汽车玻璃和飞机机翼的除霜,或者作为生物医学植入物的一部分。
天然煤炭的种类众多,而且它们之间的导电性能最多相差1000万倍。这意味着如果提供足够多种类的煤炭,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它们的电子特性制造出独特的电子元件。
但这项工作的挑战之一在于如何对煤炭进行加工。经过探索,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方法:先把煤炭研制成粉末,然后将其放到溶液中溶解,最后使其沉淀在基片上并形成薄膜。利用这种方法,他们深入地对煤炭薄膜进行了测试并用来制造电子原件。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整对煤炭进行加工时的温度,可以改变煤炭薄膜的光学和电子特性并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在发表于《纳米快报》期刊的研究报告中,他们还首次详细介绍了4种不同的煤炭(无烟煤炭、褐煤炭和两种烟煤炭)薄膜的化学、电子和光学特性。
科研人员表示,从煤炭的天然化学特性这一角度对其进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一是它们在自然界含量丰富,比较廉价;二是加工过程简单,成本较低。与之相比,电子芯片的重要材料——硅虽然在自然界中含量也很丰富,但它需要提纯到99.99%以上才能用于电子产品。
美国坦普尔大学机械工程学副教授任申强评价说:“新的研究有助加深人们对天然煤炭应用潜能的理解,它意味着直接从天然煤炭中开发碳纳米材料的重大进展。”
(来源:中国科技网)
帝企鹅才没有那么“宅”
帝企鹅(Aptenodytes forsteri)是人们最熟知的物种之一,对于这个物种的研究相对而言也十分透彻。但新兴技术对旧有认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帝企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应该远比之前预想得强大很多。
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帝企鹅是一种十分恋家的动物,每年都会回到相同的筑巢地繁育后代。但是根据卫星影像数据做出的新研究发现,帝企鹅对筑巢地的选址并没有那么在意。在三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至少六次帝企鹅们没有回到原有繁育地的案例。而其中最为典型的事件是在南极半岛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帝企鹅群落。
近日,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米雪尔·拉卢(Michelle LaRue)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创意城市论坛(ideaCity conference)上分享了这一发现。
在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中描述的是分布于地质学群岛的帝企鹅群落,科学家们已经研究了此群落60多年,每年统计这群企鹅的数量。近些年来,人们开始担忧海冰的减退会影响在其上面繁育的帝企鹅,因为人们注意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伴随着南冰洋海温连续五年升温,地质学群岛企鹅的种群数量也减少了一半(从6000繁殖对减少到了3000繁殖对)。科学家由此认为全球变暖会对该物种的生存带来不利影响。
然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改变了科学家们对此问题的看法——因为现在他们可以看见完整的海岸线与所有的海冰。在南极海冰区域生活的物种只有帝企鹅,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冰面上的粪便痕迹鉴定它们的存在与否。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地质学群岛的帝企鹅是孤立的群落,但是随着卫星影像学的应用,科学家才意识到该群落完全没有被孤立起来,这里的帝企鹅可以很容易地迁达许多其它群落。
“那些‘消失’的企鹅可能并没有死去,它们只是迁离了地质学群岛,去往别的繁殖点了,”拉卢表示,“如果我们想要正确地保护这个物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这些事实。我们刚刚发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所以应该重新考虑如何解释帝企鹅种群数量的波动了。”
(来源:自然控)
编辑/陈红张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