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正确对待教师批评孩子
2017-04-01张红印
张红印
学生会犯错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思想不够成熟,认知不够全面,是非观念不够强,所以更容易犯错。有人曾这样说过,不犯错就不是孩子。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而不知错、不认错,更谈不上纠错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只是自己不易察觉。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很多的人认为孩子只能夸,不能批评。须不知,一味的夸奖,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得意忘形;批评的话虽逆耳,却能使人清醒认识并自觉纠正错误,所以我们不应排斥批评,而应虚心接受,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臻于完美。善意的批评不但是有益的,更是必要的。
当前,家长对待老师批评孩子有几种常见的认识误区:
(1)纵容型——孩子犯错,我都舍不得骂,岂容你来批评!
(2)武断型——我的孩子不会错,是老师你批评错了。
(3)放任型——我当初都没有老师教育一样成长的很好,我的孩子也不用老师管,一样能发展的很好。
(4)敏感型——我的孩子很好,老师你为什么就是看我的孩子不顺眼呢?你是不是不喜欢孩子?
(5)溺爱型——孩子就是我的命,孩子到学校可不能受委屈、不开心,哪怕孩子错了,老师也不能批评,因为这会使他(她)不开心。
(6)简单粗暴型——孩子在受到老师批评后,家长暴跳如雷,不问青红皂白就拳脚相加。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孩子可能会暴力倾向严重,他们受父母行为模式影响,容易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现在有不少孩子被宠惯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更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心肝宝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许多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连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生怕委屈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自利、骄傲蛮横的性格。孩子在校根本受不得批评,“闻批而色变,”甚至于出言不逊,顶撞老师。而在孩子带着负面情绪回家述说对老师的不满时,有些家长也未能正确对待,一看到孩子回来哭诉,一副受委屈的样子,马上就相信孩子的话,觉得老师不辨是非,错怪孩子,甚至当着孩子面开始批评谩骂老师。而犯错的孩子在家长的袒护下,不但意识不到错误,反而更加胆大妄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许多孩子由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多么可悲啊!
还记得,小时候受到老师批评,回家告诉父母,父母的第一反应是你肯定犯错了,不然老师会批评你?这是多么质朴的想法呀!因为在父母心目中,老师肯定是为学生好,只有当学生犯错了才会批评学生。难道说今天的老师就不为学生着想,故意批评学生吗?肯定不是这样的。我们不妨细想想:在当今的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为什么老师甘冒受指责甚至被投诉的风险批评学生?老师批评学生为的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为的是给学生指明前进的道路,为的是让学生健康成长!这不正是老师对孩子高度负责的表现吗?如果家长认识到这点,就能理智客观地对待老师批评孩子了,从而主动与老师沟通,探讨更好的教育方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家长如何正确对待老师批评孩子呢?建议家长分三步走:
一、问——家长正确对待老师批评孩子的前提
当孩子回来诉说受到老师批评表现出委屈时,家长先别忙着心疼孩子,而应该问清原委。除了问孩子,还要问老师,必要时再问其他同学。家长主动和老师联系时,应从事情本身出发,真诚详细的了解老师说的情况,从而判断孩子行为的原因,提高交流的效果;切忌偏听偏信孩子的话,因为孩子为掩盖错误,逃避责任,往往会故意避重就轻,甚至颠倒是非,这也能预防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要坚信:老师不会无缘无故批评学生。
二、辨——家长正确对待老师批评孩子的保证
家长了解事情真相后,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并自觉改正错误。家长还可以主动与老师探讨更加科学的批评方式,让老师感覺到来自家长的努力,相信老师会乐意接受家长的合理建议,并因此形成很好的家校合作,从而促进孩子更好的进步。
三、导——家长正确对待老师批评孩子的关键
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后,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如何纠错。要引导孩子从深层次认识错误并分析为何会犯这样的错误,追本溯源,从思想源头上找出错误的根源,帮助孩子端正思想认识,纠正行为偏差,摒弃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胸怀广阔、诚实守信、主动反思、乐于接受他人善意批评的优良品质。
如果老师存在教育方法方面的问题,家长也不宜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的不是,而是要淡化老师的批评方式,强化老师的批评目的,并及时和老师交换意见,切不可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对教师的不满。
古人云:“师者,父母心。”在对待孩子的成长上,老师与家长的心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既成才更成人。愿家长与老师加强沟通,齐心协力,加强家校合作,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为共同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