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2017-04-01陶方恒
陶方恒
【摘 要】高中时期的学习是十分紧张的,大部分学生在从初中升入高中之后,因为没有寻求到符合自己具体学情的正确方法,造成其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产生瓶颈。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努力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教学策略;方法研究
我们知道,过去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一个人占主要地位,学生仅仅是辅助和陪衬的作用。课后教师设置作业,学生在完成之余进行一些习题训练,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起到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也是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数学成绩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充分考虑课堂效率的问题。怎样在一节课的时间中让学生真正获取有用的知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设置情境模式
怎样把情境更好的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有效的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实效性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境教学是促进课堂效率提升的关键环节,借助于精心设计的情境模式,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说高中数学中等比数列前n项公式的问题分析:小张暑假兼职,店主第一天给他100元工资,随后小张要依次返还店主1元、2元、4元、8元……若店主要求小张做满10天,小张能赚多少钱?划算吗?我们利用这样的情境创设来解决数学问题,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另外还可以创设模拟情境,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带着问题的情境教学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习兴趣的提升,在情境学习中受到启发,进一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来解决问题,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借助于情境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掌握。
二、应用信息技术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出其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让课堂得以进一步的延伸,让抽象难懂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兴趣也非常浓厚。例如说在教学函数图像以及椭圆标准方程的过程中,借助于“几何画板”进行动态化演示,让学生逐渐发现其形成定义。同时在圆锥曲线的复习时,也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演示形成的圆、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进而分析出几类曲线的本质特征,帮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一种形象化的复制过程,而非是抽象化的理解。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让我们能够完成过去不能够亲自完成的实践内容,例如说依靠影像等方式来模拟各类生命活动,这是模拟图像不能代替的,过去的黑板、挂图、教具等辅助性工作,录音机、幻灯机等电化教学工具也有其价值,唯有从具体情况出发,寻求最佳结合点,将各类教学工具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善于提出问题
要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必须要从学生着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善于提问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课堂中提问必须要坚持从问题情境着手,让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之后,再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来说必须要善于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要求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最终形成结论[2]。比如说我们在教学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兴趣:假设有一张足够大的纸,纸的厚度为0.2mm,将其对折30次之后其厚度是多少,对折100次之后厚度又是多少?这一问题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纷纷动笔进行计算,最后笔者说出结果:对折100次的厚度已经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很多学生都觉得吃惊,迫切的希望知道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所以我们就很好的引出了本节课的知识,和学生一起探讨推导通项公式,之后计算纸张折叠的厚度。借助于科学的提问能够将很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趣味化,不但有效的吸引了学生,同时也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一门较为困难的科目,其一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基础数学学习中并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其二是缺乏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前者的深入学习在高中时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借助于合理的引导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以尽可能的帮助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都能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向芬.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9):294-295.
[2]李金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