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扶我过桥东
2017-04-01杨风华
杨风华
【摘 要】现实生活中的不少事物和现象,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有益的启迪;而这些富有哲理意味的事物和现象,又往往将其哲理隐藏起来,使生活的无心者不易察觉。笔者进行了哲理散文写作的哲思训练的研究,力图让绝大部分同学从捕捉生活、自然等现象入手,进行描摹刻画,抒情悟理,写出真实丰满、富有哲理的文章来。
【关键词】哲理散文;范文引领;哲思训练
一、思考缘起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占很大比重。其中又有许多哲理散文或散文诗,以其思想的光辉而展现出无限的魅力。学生进入初中最先接触的几篇文章《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等,无不在启发学生开始思考人生。从七年级的《理想》到八年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再到九年级巴金的《短文两篇》、纪伯伦的《浪之歌》、冰心的《谈生命》等,哲理散文(或诗)的比重越来越大,思想越来越深刻。这些文章,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哲理散文广博而深邃,随意而灵活,它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精神内涵,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
17世纪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思想,我囊括了宇宙。”可以说,每个学生本身都具有自己的思想,只是,有些同学这方面的心智、思维尚处于沉睡或蒙昧状态,只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去激活它,它的生命力就能焕发出来。从本质上说,作文是作者生活情感的外露,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作为个体表现形式的作文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字里行间蕴含着多元化的生命气息。
鉴于以上思考,笔者进行了哲理散文写作的哲思训练的研究,力图让绝大部分同学从捕捉生活、自然等现象入手,进行描摹刻画,抒情悟理,写出真实丰满、富有哲理的文章来。
二、哲思训练
1.联想及思维训练
简单地说,由一种事物而想起别的事物就叫联想。联想的种类很多,在哲理散文的写作中,特别需要加以训练的是类似联想。所谓类似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现象)而想到在性质上与之相似的另一种事物(想象),从而体会到其中的哲理。由傲雪红梅想到坚贞不屈,由刹那流星想到短暂和永恒的关系,坚持训练,养成了思维能力之后,学生对事物及现象的感悟,便成为一种自觉地行为。象征往往基于联想,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例如:模仿下面的例子,抓住事物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进行联想,以“新月”、“伞”为题,写一句意味隽永、富有哲理的话。
示例:锚:尝尽海水的苦涩,只为束缚风雨中的冲动。
陨石:把光芒全部播撒在征途中,给自己留下一个黝黑的沉思。
学生的作品不仅富有哲理,并且语言富有文采,令人惊叹。如:
新月:(1)为何只留下那单调的弧线,显示人生的残缺?
(2)众星的烘托,让你在残缺时也依然幸福。
(3)像一把弯弯的镰刀,饱含着丰收的喜悦。
伞:(1)为了撑起一片晴空,甘愿忍受无情的风雨。
(2)狂风暴雨中,你依然笑靥如花。
(3)打开你,是美丽的花;收拢你,是人生的拐杖。
从生活或自然中加以触发,长期坚持这种由具体而抽象的类似联想训练,既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明白到思维的广阔性,也增强思维认识的深度。
当然,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提高思维品质,仅停留于类似联想,是不够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还进行了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训练,使学生将思维向横向和纵深发展,深入地思考问题,增强语言的抽象分析概括能力。
我们便可以进行思维深度的训练。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只要坚持不懈,我们就能取得成功”。深入一点想,水滴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我们又能悟出“只有目标专一,才能实现梦想”。而从滴水穿石的过程来讲,又得出“要尽可能地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这样的启示。例如对于梅花,抓住梅花的种种特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赋予梅花不同的含义:
反面:太过于孤傲,于是连叶也弃你而去。
正面:(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带给我们后人的启迪是成功离不开逆境的磨礪。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惨遭迫害、高洁品性仍然不改。
(3)“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梅花在春花竞放时,她却悄然消隐,退处花丛,启迪人们要象梅花一样乐观、大度,即使曾经付出也不求赞扬。
从上面的理解中,我们不难发现,正面诠释的第一种含义是普通寻常的,而二、三两种则是深刻新颖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可以各取所需进行理解演绎。
2.哲思感悟练笔
在中国的诗歌领域中,有着许多富含哲理的诗歌。笔者认为,那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一笔巨大财富。顾城写到山石上浮起的一片小花“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头的冷遇”;艾青借助于礁石的形象,告诉我们,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风浪,永葆对生活的憧憬,生活便永远美好。倘若我们能够把这些素材充分地利用起来,那对于学生写作哲理散文无疑是找到一条捷径。笔者通常的做法分成两步走:
(1)运用诗歌进行思想锤炼。诗歌的语言或精炼含蓄,或形象隽永,经常对诗句进行哲句写作的小训练,既能够锤炼思想,也能够锤炼语言,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句诗,学生将它诠释成如下话语:
一株松树屹立在贫瘠的山坡上,风吹雨打摧不毁它挺拔的志向,雪压霜欺它更加蓬勃向上。它那无畏的姿容、清翠的枝叶让人想起了两个字:自强。
例如现代诗人陈梦家的《一朵野花》中有这么几句:“一朵野花在荒野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要求同学们将这朵野花的精神用富有哲理的语言表现出来,一学生的表达如下:
纵然是非常不幸地生长在荒原里,不能享受到花园的娇宠,但这朵野花仍然毫不气馁地固执地盛开,并且一旦开了,它就用笑脸去迎接太阳,向太阳、向整个世界展示它短促生命的辉煌瞬间。
(2)用形象的语言来诠释哲理。这种做法,往往能够充分展现写作主体的经验和情感抒发,充分挖掘主观能动性,使思维个性化、独特化。
仿写或改写短小精悍的诗歌是常见的做法。
比如冰心《春水》之一: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改写
墙角的小花,在墙角,你是最美的,小草没有你的娇媚,树藤没有你的娇艳,更不用说是那倾颓的围墙以及那令人恶心的苔藓,他们的颜色唯一的作用便是衬托你的姿色。
世界固然很大,牡丹的娇艳胜过你,芍药的美艳你也比不上;但是,卑微的环境不曾令你自卑,你高挺胸膛向阳光致意,对清风点头。你说,只要活出自己的精彩,生命便是美丽而饱满的。于是,你自信坚强地度过每一天,快乐幸福了自己的人生,也装点了墙角的世界。
同样的材料,感悟到得哲理却完全不同。相同的是语言的优美及哲理的深刻。
(3)利用教材资源挖掘哲。在我们的教材中,也有着大量的素材,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能极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文笔。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在笔者的教学中,曾进行过大量的课堂素材练笔,下面择取一些说明:
七年级《丑小鸭》读后感:
①是玫瑰,总会开放,用娇人的花瓣,傲人的花刺向世界宣布自己的美丽。
②生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要坚守自己的渴望和信心,勇往直前地去拼搏奋斗,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八年级《藤野先生》“写给日本青年的话”:
曾经,我们被你们冷嘲热讽,曾经,我们在东亚病夫的呼喊声中,伴随这血于泪,过着心酸而屈辱的生活;曾经,我们被你们说成弱国的低能儿,我们的尊严被你们狠狠地踩在脚下……现在,中国早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弱国了,我们在一声高过一声的呐喊中放飞“神舟七号”冲向高空的梦想,开创了新的历史纪元;我们迎来了莫斯科的狂欢,举办了一届史无前例,令世界赞叹不已的奥运盛事,高踞金牌榜首;我们在金融危机面前临危不惧,从容生产、生活……我相信,世界的晨曦中已经屹立着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正一步一步踏实地攀登巅峰……
再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尚未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信客》《桃花源记》《陋室铭》等现行的教材都可作为我们进行作文哲思训练的最好素材。
3.范文鉴赏引领
新课程强调写作教学必须是注重整文意识,零碎的思绪只有整合成完整的美文才有价值。由范文鉴赏而走进写作的世界,打破了一般写作辅导的常规,既激发了写作热情,又通过示范而开拓了写作的思路。笔者认为,《时文选粹》系列丛书非常适合初中学生阅读,它如一个心灵的朋友,简单却丰富、深刻。对范文的选择,要把握三个要点:角度独特,描写细腻,感悟独到。鉴赏的方法如下:
读与赏。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圈画出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加以品析鉴赏,从而积累精彩语句,品味到用词、修辞等的意蕴境界,增强语感能力。
读与悟。悟,并非对文章揭示的哲理的简单重复,而是针对文章里所写的事物或现象,结合文章,加以主观提炼,创造性地体味文章的哲理,從而达到思想的锤炼。
读与写。此处的写不是写作,而是对文章写作技巧的揣摩与发现,是对学生自己写作的方向引领,也即写作知识的生动领悟。尤其是在细节的描写以及手法的运用上,要加以突破。
读与补。写作要讲究整文意识,片段的训练固然精彩,却依然只是零碎的思绪。所以,作文教学要从整体出发才有效。从这一点上说,笔者认为补白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以上几种方式互相独立,又互为关联。既可以单独操作,也可以在同文异读,递进训练。
三、一点反思
哲理散文写作教学,由于有了教师高度智慧和教学机智的参与而变得更加深刻精辟。可是在现实中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还不高,或者说,我们教师的作文水平和评价指导水平还不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强烈的上进心,不断地在教学中学习、思考、实践、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面对学生激扬文字可以胸有成竹,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荣生主编.《中学作文教例剖析和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
[3]顾启法等编.《从鉴赏走进写作》.宁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