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联播:微人物、微感动、微思考
2017-04-01
1.曹胤鹏
是徐州市的
8岁男孩,有
一天,医生和妈妈告诉他,只有他能
捐献骨髓救
爸爸。从此,
“只有我能救爸爸”成了他的口头禅。为了确保能提供足够的骨髓,他开始了增肥计划;为了增强体质,他每天还要坚持暴走一个小时。2个月后,曹胤鹏的体重从约70斤上升到90多斤。医生说:“我们每周要抽鹏鹏三次血,每次要坚持四五个小时,他从来没喊过疼。”小鹏鹏说:“为了救爸爸,我什么也不怕!”最终,他成功给爸爸捐献了骨髓,并荣膺2016年度全国“最美孝心少年”。
2.河北保定市84岁的医生申祥瑞,自36岁第一次针灸治病开始,始终坚持为病人义诊,不收分文。他的医术传自父亲,父亲还将与人为善的做人之道灌输给他。“要说图财,以医致富,这样的事我不干。”有村民做过粗略统计,48年来,他义诊24万多人次,步行6万多里,无偿舍药5万多份,送医上门4万多户次。 周围的人们都送他一个“傻老头”外号。但他说:“我不抽烟,不赌博,何况我还有退休金,节省下来的钱足够给病人做些好事。”
3.22岁时,从商学院毕业的詹姆斯找到了一份分析 师工作,但他真正的乐趣是极限运动。四年后,他放弃了高薪工作,开始专注于登山和远足。他驾独木舟穿越墨累河,横穿奥克弗诺基沼泽,涉足南极大陆……他还把四个月的儿子杰克装在襁褓中,绑在自己的后背上,带着他一起穿过潮湿的沼泽。“心理医生认为这会教坏其他年轻父母。但我不想把他关在屋子里,等他15岁时再一把将他推出门,那才是真正的冒险。人生经验等同于求生经验,这也是我想教给儿子的。”
1.2009年,初来成都的胡远根靠折风车获得微薄收入。当时的他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不少好心人帮助了他。最后,他在成都红星老年病医院安顿下来,一住就是七年。胡远根说,做人要知恩图报。于是,躺在病床上的他,花了三个月时间制作了1000个风车,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进行义卖。一天不到,1000个风车销售一空。老人坐在轮椅上,轻声向买风车的人道着“谢谢”。之后,他将义卖的全部所得,统统捐给了寒门学子。
2.跑道上永远不缺少令人动容的故事。2016年芝加哥半程马拉松
赛上,脑癌晚期的弟弟肖恩坐着特制的轮椅,在哥哥谢恩的帮助下开始了比赛的征程,这也许是他的最后一次参赛。比赛的大部分时间,弟弟都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而哥哥一直推着他前行。在接近终点的地方,谢恩将消瘦的弟弟从轮椅扶起来,二人就这样一步一步迈向了终点。“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我告诉他我有多么爱他。”41年来,兄弟两人如影随形,一起运动一起跑步。谢恩说,“这是一个最完美的结局。”
1.且庵:我喜欢周梦蝶的《我选择》:“我选择紫色。我选择早睡早起早出早归。我选择冷粥,破砚,晴窗;忙人之所闲而闲人之所忙……”几十行诗从头到尾全是“我選择”。人生当然要有所选择,人各有志,人各有选择。观其所选择,可以知其人。我也有选择,我选择在外面,在潮流的外面,在圈子的外面,在种种潜规则明规则的外面。既然格格不入,索性待在外面,反而舒服,反而体面。选择在外面,优哉游哉的,蛮好。外面空气好,外面风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