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的时代记录在“十大流行语”之外
2017-04-01朱昌俊
朱昌俊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6“十大流行语”
2016年12月1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6“十大流行语”,依次为“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言不合就××”“供给侧”“葛优躺”“套路”“蓝瘦,香菇”。据《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介绍,除“工匠精神”“供给侧”外,其他词语全部来自网络,是历年数量最多的,“这标志着社会语言生活从精英创造到大众智慧发展的趋势”。
流行、创新、文明,是《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流行语的三大标准。在语言学家郝铭鉴看来,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显示屏、流行时尚的风向标、大众心态的晴雨表,应该提高对流行语的价值认识。目前,越来越多机构开始进入评选年度流行语的行列。你怎么看流行语?本刊下面推荐的这篇文章,堪称“别一种声音”的冷静的理性之作。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解放日报》等)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被评选出的流行词,展现了网友创造性的一面,也是社会真实情绪的另类表达。如果对照这些流行词勾勒生活的真实图景,却又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我们处于一个轻快、敢于自嘲又多么云淡风轻的生活场景之中,充满了“小目标”与“葛优躺”。每个人都沉浸于“吃瓜群众”的角色扮演中,虽不无戏谑和解构,用尽了“洪荒之力”,但也怡然自得。然而,退回到个体的角度,依据流行语所勾勒的图景与真实生活之间,已然构成一种明显的断裂。很多时候,所谓流行语仅仅是一种心理按摩,与生活本质之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墙。
流行的对应面是遗忘。当多数人享受流行语的快感和其所构建的集体认同感时,有一些更为重要的社会情绪或真相却处在“流行”的范畴之外。就过去的一年而言,比如雾霾,比如徐玉玉,比如聂树斌,相较于那些轻快的流行词,这些词及其所对應的现实无疑更显沉重。虽然难以符合“流行、创新、文明”的流行词评选标准,但我以为,它们能更深刻地触及时代的本质,更能代表这一年的社会关切。
有人说,流行语仅记录了社会的某个侧面,不必苛求其承担为整个社会画像的责任。问题在于,作为一种“流行”的流行语评选,在客观上起到了某种信息过滤的作用,或多或少影响人们对于某些更深刻社会情绪和问题的判断与记录。确实,每个人或都能从流行词中找到关联,这种抽象的关联却又注定是窄化和不确定的。它们真的能够抒发我们的全部情绪吗?个体所对应的困惑,社会所对应的症结,是否真能随着流行词的不断更替、翻篇儿、迎刃而解?
流行词评选本身并无问题,但不能回避在流行词之外,那些未能成为“流行”的词和其所对应的事物——我们对它们又该如何去实现更深刻的铭记?那些一度让人效仿、众口一词的流行语,终究只是浮在社会情绪表面的浮萍,而更深刻的时代情绪和问题,则处于被遗忘与边缘化的境地,并未消失,只是不断被沉淀,寻找下一个出口。
(本文原载2016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
■观点运用:我看流行语;流行与遗忘;多元与理性;如何去实现更深刻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