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盐的使命
2017-04-01陈秀娟
陈秀娟
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00万辆。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之源,动力电池市场的规模不可忽视,未来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此,一些新型的电池技术也随之诞生并被引入国内。
1月18日,超威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公司)在浙江长兴举行Durathon钠盐电池项目签约仪式,结合双方产业、技术优势,共同创建合资公司,拓展钠盐电池的应用领域,迈出抢滩储能市场的关键性一步。
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池,钠盐电池有何优势?超威作为引入此次技术的主体,它本身在电池领域的运营情况如何?
為什么是钠盐电池?
在签约仪式上,超威集团董事长周明明表示,超威将“倡导绿色能源、完美人类生活”作为自己的使命,立志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的伟大公司”。
据记者了解,钠盐电池是高温钠电池的一种,发明于1978年。其正极是固态NiCl2,负极为液态Na,电解质为固态β-Al2O2陶瓷,充放电时钠离子通过陶瓷电解质在正负电极之间漂移。是一款稳定性强、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泛、原材料易获得并无毒、废品回收工艺简单且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据了解,钠盐电池经GE全球研发中心整合,技术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目前,已经应用在全球25个国家,建成太阳能、风电组合、峰值管理、通信基站等储能项目。“钠盐电池技术在国际上是一种先进技术,有着它自身的优势。由于成本较高,在国内还没有被大面积推广以及应用,但它在国内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立泉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采访时表达出对钠盐电池的信心。
据业内专家介绍,当前,储能系统主要分为五类:机械储能、电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和化学储能,在众多的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潜力巨大。其中,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这三类电化学储能技术占据中国整个储能装机总量的94%,居于主导地位。而相对于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钠盐电池的安全可靠、循环寿命长、比能量高、成本节约、环境友好特性,被认为是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的新型储能技术。
该项目计划将在18个月后投产,投产后,主要运用在电网储能、通信基站及动力电源领域。借助钠盐电池的应用优势,能有效调节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用电与发电的时差矛盾,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未来的第二代第三代钠盐电池,可以为新一代高能效汽车、火车机车和矿用车辆、船舶等领域的大型混合动力或纯电动交通工具提供储能。
无疑,此次钠盐电池项目的引入,使超威在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的伟大公司”的道路上又迈出新的一步。
动力电池“两步走”
据记者了解,在引进钠盐电池之前,超威集团在动力电池领域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铅酸动力电池领域的销售额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在动力锂电池方面,超威集团的相关技术储备还有待提升。
从最初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到现在应用到电动汽车领域,动力电池正在逐步改变人们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且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超威子公司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延先介绍,目前,超威集团在动力电池方面主要分两步走:一是继续推动铅酸电池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应用,二是研究动力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超威集团旗下的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已经进入国家工信部公示的第四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未来公司也将在这一领域继续推进相关业务的发展。
具体到如何推动动力锂电池业务层面,孙延先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超威集团目前已经在技术、生产能力保障、售后服务、电池后市场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部署。
在技术领域,超威集团目前已经成立了强大的技术团队,并建成一流的科技平台。公司先后聘请6位院士在技术层面进行指导,并成立国家认可的实验中心,可以为前端技术研发、生产技术支持、生产等多个环节提供一系列技术保障和支持。
在生产能力保障方面,超威集团在注重产量的同时,也着力研究产品的一致性。目前超威集团在生产设备方面已经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人民币,年产能可以达到5GWH,并且通过更换国内一流的先进生产设备,不断提高装备能力和产品的一致性。
在售后服务方面,超威集团在传统的两轮车领域有很好的渠道布局,以及相关的服务经验。此外,超威集团还成立了第三方的售后服务公司,专门从事锂电池的售后服务、梯次利用、电池回收等服务。
在电池后市场应用层面,超威集团首先考虑的是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的市场方向,报废的动力锂电池是否真正能够适用于储能市场、电动自行车、3C数码市场;其次,需要考虑退役锂电池的健康状况,以及在技术上是否可以继续使用;第三,企业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
超威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早在初创时期就提出“倡导绿色能源完美人类生活”的使命和目标,并为之规划“从动力电池升级为动力系统,再到制造纯电动汽车,从储能电池到建设储能站、储能系统”的两条发展路径,已将储能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