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大爱无价
2017-04-01赵成霞
赵成霞
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白衣天使,这些古今往来留下来的术语,都在称赞着同一类人——医生。当下,虽然有很多关于医患矛盾的话题及新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了他们,我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就没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前不久,一组哈尔滨医生“抱式麻醉”图走红网络,其实,这样的温暖场景还有很多,比如淮安医生为保护患者跪着做手术,为救人无暇吃饭,护士在手术间隙喂医生面包……医者仁心,让我们为这些暖心的医生点赞吧!
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
前不久,有位老人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求诊时,出示了几张自家长辈的病历复印件。看到病历的落款,医师顿时震惊:这正是林巧稚70年前亲手书写的病历。这份长达5页的病历,记载的是一名王姓女子的病情,记录的诊断内容严谨凝练,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让当下诸多书写“天书”的医生无地自容。
1929年,林巧稚成为协和医院的第一位中国女医生。林巧稚用对亲人的方式对待病人,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的肚子上,为病人擦擦汗水,掖掖被角。每当产妇因为阵痛而乱抓的时候,林巧稚总是让她们抓自己的手,她后来说了原因,不能让她们去抓冰凉的铁床栏,那样将来会留下病根的。
林巧稚家里的电话,每天晚上都要移到她的床頭柜上。无论哪位医生值夜班,只要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随时可以打通这部电话。遇到电话说不清楚的,她会起来赶往医院。林巧稚一生未婚,她说:“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为了事业我决定不结婚。”她在产房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春秋,亲手迎接5万多个孩子来到人间,人们称她为“万婴之母”。
1983年4月22日清晨,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呓语,急促地叫喊:“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过了一会儿,她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这是林巧稚留下的最后的话。
【素材运用】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就是医治病人。”这是林巧稚的墓志铭。她的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在一线工作。她最令人感怀的绝不仅是她高超的医术,更是她的一份医者仁心。她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无不体现了对于病人的体贴、关怀以及尊重。“我们必须回归医学本源,医学本源是人的纯洁善良。”悬壶济世对于她来说,是用诚挚的信念、精纯的技艺,和患者共渡苦难,以获得内心安宁。
钟南山:
因错误数据向公众道歉
最近,钟南山院士在演讲中称中国每年有210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但是这一数据有问题,他发现后立刻道歉。
事情起源于前不久,他在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主办的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一则关于室内空气污染与婴幼儿健康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引用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的统计资料称,90%的白血病患儿家中曾进行过豪华装修,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随即,“210万”这一数据遭到医学界颇多质疑。有业内专家指出,每年我国儿童总计死亡人数约为10万。12月22日,钟南山撰写声明,就引用这一未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实的数据向公众致歉。
在此次事件中,钟南山院士的确有不严谨之处。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备受关注,不应在公开场合随意发表未经严格科学论证的结论。不过,应该看到,当“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的观点遭到质疑后,80岁的钟南山院士未被盛名所累,及时发声,主动承认错误,并表示“今后在参加学术活动及各种发言内容中,将严格地只收集基于有科学实验依据的资料,避免误导公众”。
【素材运用】
钟南山院士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一名科研人员的严谨和作为公众人物的担当。在公众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的今天,当良莠不齐的健康信息充斥网络时,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学界大腕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医学科普变得更加靠谱。任何人都难以百分之百避免疏忽、偏颇、错误,关键是遇到类似此次的事件,也应像钟南山一样,坦诚认错,力求严谨客观,避免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
赵晓刚:
雾霾诗登美国胸科杂志
鲍勃·迪伦写歌,以词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赵晓刚写了一首诗,于今年在美国权威胸外科杂志《CHEST》上获得发表,价值比肩学术论文。
这首名为《I Long to be King》(中文翻译为《我要当老大》)的诗歌是一首关于肺部磨玻璃影的英文诗歌,赵晓刚是《CHEST》创刊以来迎来的第一位中国籍医生诗人。诗歌翻译成中文为:
我喜欢呼吸醇馥幽香的雾霾,
肺部磨砂玻璃影是我的大名,
朦胧的身影披着神秘与诡异,
……
你笑称幼时的我不典型增生,
你憎称青年的我为原位腺癌,
你咆哮壮年的我为浸润腺癌,
……
我也是从弱小逐渐变得强大,
我也是从隐忍逐渐走向狂放,
……
诗歌将肺部疾病拟人化,以其自述的视角,完整展现了疾病从小的病灶开始,如何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狂放与野蛮生长,最终吞噬人体呼吸与健康。赵医生说,现在的肺癌患者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年轻化,这令他非常担忧。医学专家说,肺癌是内因外因共同的结果,而外因就包括我们呼吸的空气。
【素材运用】
雾霾是当下人们谁都难以避开的话题。雾霾的可怕,不仅在于对空气和环境的破坏,更在于它对人们健康的损害。然而,它具体怎样影响人们的身体,怎样加剧肺部的伤害,除却专业医护人士,我们普通大众可能知道的并不准确。赵医生用浅白的话语,为我们讲述了这一过程,这种科学的医学宣传,对于引发人们的认知以及学会自我保护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为医者的工作有很多,救死扶伤是一种,普及科学也是一种。
蒋益君:反复回答同一问题
“你是蒋医师吗?”
“哎,对。”
“我再问一遍,你是蒋医师?”
“哎,我是蒋医师。”
“你是蒋医师不啦?”
“哎对的!”……一段同一问答重复17次的医患对话视频近日走红,拍摄地在江苏宜兴。一位老人询问相同问题足有17次,而医师每次都耐心回答。
视频中的“蒋医师”叫蒋益君,毕业后就扎根基层,当社区医生已有22年,是当地人心中的好大夫。他与老人相识十八年,几年前老人患上间歇性健忘症,却一直记得蒋益君,每次看病都是找他。而蒋医生耐心地回复老人,只是想让老人放心。据了解,当天,老人因感冒来找蒋益君看病,他给老人配了一些感冒药后,老人便离开了。没想到,老人在離开后却几次返回,询问他的身份,这段视频,就是老人其中一次返回询问时拍摄下来的。根据医院的监控录像显示,老人在短时间内前后找了蒋医生五六次,而被手机拍下的17次问答,仅仅是两人问答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蒋医生回答了老人近百遍同样的问题。
【素材运用】
好医生的标准有很多,但耐心无疑是重要标志之一。医生的耐心,源自心底的善良与慈悲。一名好医生,必定有一颗慈悲心。有了慈悲的“泉眼”,自然就有耐心的“清流”。医生,请对患者多一点耐心吧!良好的沟通和耐心的解释,往往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增加医患之间的黏合度。一名医生哪怕技术再高,如果骨子里充满冷漠和傲慢,也不会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杰森老爹:快乐的心理医生
2016年12月14日,在经典美国家庭喜剧《成长的烦恼》中扮演父亲杰森·西佛的演员艾伦·锡克突发疾病逝世。
在剧中,“杰森老爸”为了支持妻子成为职业女性,成为了一个把诊所开到家里来的心理医生。这位“超级父亲”坚持用启发式教育对待家里的四个孩子,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家庭教育中,用轻松幽默却不失原则的方式启迪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小儿子为了给爸爸买生日礼物,用慈善名义向邻居骗钱被父母知道后,杰森决定退掉相机而让本挨家挨户去还钱,并告诉别人自己撒了谎。妻子担心这么做本会难堪,杰森却说:“不能这样,我们要让他明白这件事是他自己的责任。”大儿子迈克为了博取来自上流家庭的姑娘的欢心,吹牛说自己也出生于艺术之家。为了陪姑娘去看一场不知所云的舞台剧,而拒绝了一年一度的社区家庭保龄球比赛。全家都很沮丧,因为只有迈克会打球。可是爸爸杰森说,“不,我们不能强迫他做不愿意的事情。他自己会明白的。”直到迈克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去保龄球馆道歉时,杰森却丢给他一个保龄球,“你是想打球,还是想写打保龄球的诗?”
他是杰森·西佛,一个独立且快乐,并且教会孩子要独立且快乐的心理医生加超级父亲。
【素材运用】
杰森老爹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欢,就在于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阳光乐观的心态。他利用自己的职业特征,把心理知识活学活用在家庭教育里面,凡事都以考虑对方心理、尊重他人为前提,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也认为没有什么比全家人在一起更重要的事情。就像主题曲里唱的,“We got each other, sharing the laughter and love”,我们拥有彼此,分享欢笑与热爱,生活就没有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