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研究综述
2017-03-31姚爽赵立恒
◎姚爽赵立恒
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研究综述
◎姚爽赵立恒
区域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旨在从评价对象、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等多个角度出发,对现阶段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研究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不断调整与优化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机制,促进科学的评价体系应用提供借鉴,确保科技创新与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 科技创新 评价 研究
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也是其直接推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区域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自身科技优势与创新能力,相关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区域科技创新进行评价。本文从评价对象、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等多个角度出发,对现阶段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研究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为完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一、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的问题界定
近年来,很多学者针对区域科技创新的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研究,其中创新能力的研究较多,创新效率和创新绩效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区域科技创新评价对象的认识与研究,要认识到是作为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因素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就使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一种评价标准,能够对区域自身的科技发展潜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与科学评价。以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及朱迪斯· K·拉森为代表,最先进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与探索;学者李俊等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划分为知识创造、理论传播、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宏观环境以及创新绩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框架,不断对相关的知识理论以及数据信息进行高效整合,将其作为创新因素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本文认为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就是在区域内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等有形和无形的投入是否能达到或者完成与科技产出、成果转化等成果产出的效率与效能。同时,本文也认为区域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和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侧重创新结果的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侧重过程或状态的评价。
二、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由于国内外对于区域科技创新研究方向、分析方式以及重点的不同,使得二者在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美国与芬兰作为世界上最先进行科技指标研究的国家,在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萨克瑟尼安以硅谷作为研究与分析对象,通过对美国波士顿128号公路地区以及旧金山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全面对比,将不同类型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现状、发展经验以及优势因素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对硅谷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进行二次解读,以此来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芬兰在对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过程中,以创新环境与宏观创新政策作为标准,从芬兰科技创新体系的产业结构、创新产出、传统产业的贡献率以及科学技术转化程度、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入手,对自身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解读。
国内在进行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外经验,将科技创新能力要素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机制。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根据科技的投入和产出来分析,根据区域科技创新的投入指标和区域科技创新的产出成果指标来建立评价体系。我们经过大量文献阅读发现,许多学者都是根据基础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成果转化、经济发展、创新效益等指标来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以科技资源为核心,在科技企业不断进行衍生与复制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区域内科技创新的不同主体进行科学高效的互动,产生区域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因此,在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以投入与产出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将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的相关参数与指标进行细化,以此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方法的研究
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等在进行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的过程中,使用定性分析的方式对硅谷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全面的总结,实现了凝聚经济效应的准确分析。近些年来,我国对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方法不断优化。由于区域科技创新过程中各创新要素之间相互独立,相关参数指标并不会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因子分析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李宗璋(2002)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25个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方法的实用性;任帅(2014)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魏仁理(2011)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对比与评价,从而实现了对这一区域科技创新潜力与效率的全面认知;陈国宏(2015)运用改进的“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结合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对评价对象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在时间上和地域上的不同作出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方法方面涵盖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静态评价分析方法与动态评价分析方法等不同类别的评价方法。
四、区域科技创新评价实证研究
苏明(2013)对省域范围内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了31个省市自治区创新主体的作用;张勰(2016)对兰州区域科技创新评价进行了研究,在兰州市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对于影响本地区科技创新因素的权重进行科学分析,然后通过构建量化模型进行模糊评价,为兰州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童纪新(2011)针对江苏省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文章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两方面构建了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了各市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常涛(2015)对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从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产出和效益四个方面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对山西省科技创新的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山西省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区域科技创新评价实证研究涵盖了各省市地区的创新效率评价、创新能力评价,创新能力及创新效率的动态监测相对不足。
五、结论
区域科技创新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的问题界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优化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区域科技创新评价进行了综述研究,有利于促进合理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选择,逐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科技创新的要求。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司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