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路径探析
2017-03-31肖菲菲肖烟云
肖菲菲 肖烟云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路径探析
肖菲菲 肖烟云
福建农林大学
高校辅导员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又是高校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高校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该文对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意义,最后对新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新路径提出意见和建议。
高校 辅导员 职业发展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的关键力量。高校辅导员制度历经50多年,已形成较完整的制度。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支持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有力促进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高校的发展依赖于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辅导员作为师资队伍的主要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校园和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是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挑战,只有坚定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搭建辅导员发展的平台,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促进高校的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1 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队伍缺乏稳定性
很多高校辅导员由专职和兼职两种人员组成,专业辅导员人员配比还比较低,辅导员与学生配比低于1∶200的高校依然较多。高校辅导员不仅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承担着日常事务的管理,辅导员的日常事务繁多,工作千头万绪,但很多辅导员的责任与其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不对等,甚至出现辅导员地位低下的不良现象,福利待遇水平不尽人意。有调查显示,辅导员对其社会地位的满意度比例低于50%。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对象复杂,工作时间长,地位不对等,经济基础不牢固,使辅导员在工作中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到工作成效。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消极怠工、在岗思岗,甚至脱离辅导员队伍,造成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一些高校在政策和制度方面远落后于专业教师,辅导员在高校管理中常常受到忽视,丧失话语权,大多只能被动地落实学校要求,辅导员的分流、转岗渠道也不畅通,成为制约辅导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2 队伍缺乏专业性
现在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年轻的“90后” “00后”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独立,价值观多元,辅导员只有跟上学生的思维和观念,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对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学科要具备较深厚的经验积累。现在辅导员队伍偏年轻,他们虽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快,大部分在学生时代是主要学生干部,但也相对较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很难做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数高校对辅导员的系统培训还较缺乏,多数培训形式单一、种类少、时间短,效果不甚理想。大部分辅导员只接受过岗前培训,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岗后培训,这就造成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难以提升。长此以往,不仅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还会降低辅导员的威信,影响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形象。
1.3 队伍发展前景受限
很多高校都在逐步完善辅导员教师、干部的“双重身份”,提出职称、职级“双线晋升”制度,但辅导员多数是跨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基础不扎实,缺乏像专业老师一样的专业团队,在职称评审和科技立项等方面都很难取得与专业教师同等的待遇,申请课题或转入教师岗位的通道不顺畅。一些高校对辅导员从事科研工作不太重视,没有一支优秀的辅导员科研团队,也缺乏经常性的学术交流,辅导员队伍做科研的气氛不浓厚,使得很多辅导员定不下心钻研学术。辅导员科研素质得不到提升,个人职业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难以进入高校育人的战场,教人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2 大力发展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是构筑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当代大学生思想多元,主体意识强,思维跳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快,同时由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前景缺乏信心,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教师,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这要求辅导员队伍要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较强的业务知识、突出的职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在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引导大学生。只有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用中国梦武装头脑,做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2.2 辅导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呈现高学历化、年轻化,辅导员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辅导员职业也越来越具竞争力。辅导员是高校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辅导员为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管理效果,需要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只有畅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帮助辅导员夯实业务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潜心育人工作。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理应受到重视。只有健全发展路径,辅导员才能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才更有信心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奉献力量,实现个人价值。
3 辅导员队伍发展新路径
3.1 健全职业化、专业化道路
发展方向不明会导致辅导员队伍涣散、不稳定,这对学校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学生的全面发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长此以往,辅导员角色会边缘化,对学校建设、学生发展更不利,造成恶性循环[1]。要健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健全管理制度。高校应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避免辅导员队伍多头管理,明晰辅导员职责,把辅导员从琐事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作用。二是健全考核制度。应明晰考核的主体,多渠道提高考核的公信力和客观性,并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三是重视在岗培训。要经常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引导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深化实践、提升理论素养,努力培育和打造辅导员工作精品。四是提高经济基础保障。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经济得不到保障就容易动摇信念,应给予辅导员足够的经济保障,辅导员才会更安心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能引导辅导员全身心投入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自己的专业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而提升整个辅导员队伍的素质,逐步打造一批专家型辅导员,如此既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会得到社会的拥戴。
3.2 提升科研能力,拓宽队伍发展平台
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很多人认为辅导员做科研是不务正业,这是错误的思想。实际上,辅导员就是一门学问,就工作对象而言,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就工作内容方面而言,高校辅导员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从工作方法看,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典型示范教育、主题教育、载体搭建等多种方法[4]。高校辅导员一是要坚定职业发展信念,树立信心。高校辅导员要明确科研提升职业发展的理念,辅导员个体要明确科研能力的提升方向,坚定做科研的信心。要通过科研提升自身的科研素质,突破天花板效应,通过职称晋升,进入科研主战场。二是要积极投身科研,选好课题。辅导员要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开展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动态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成长热点难点问题等研究。三是构建平台,重点培养。高校部门要搭建良好的平台,营造积极的科研氛围,建立一套立足当下、解决突出问题,保证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推进的体制机制。要建立重点和针对性培养方案,培养一批先进辅导员队伍,带动整支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格局。四是提升科研素养,平衡关系。辅导员个人要加强学习,高校要经常组织培训和交流,提高辅导员的理论素养。辅导员要处理好科研和工作的关系,科研要立足工作实践,避免与工作实践脱节,科研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工作则应成为检验科研的理论成果[2-3]。
3.3 搭建学习型组织,促进队伍发展
辅导员长期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职责,育人也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要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统一,要将个人追求统一到集体追求,将个人的理想和目标升华到为团队愿意奉献和甘于投入的目标[4]。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在重视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和促进团队的组织学习,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发展。一要完善团队的学习机制。通过学习制度的建立和条件的完善,为辅导员提升素养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二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营造开放、自由、民主、共享的氛围,让辅导员队伍内优秀的资源得到共享,思想的火花互相碰撞,创新的想法付诸实现。三是要完善培养制度。根据辅导员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科学地分阶段、层次、个性化培训,开展工作交流等分享会,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构建合理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满足个体需求,促进团队学习。四是重视实践。辅导员队伍应该建立自己的教研室,借鉴专业老师的组织模式,畅通辅导员育人渠道,通过承担职业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教学工作,增强辅导员学习的动力。
3.4 明晰职业道路,坚定发展方向
在职业化过程中,辅导员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特点,坚定自身发展方向,适时调整职业道路。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热情。辅导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主动意识和能动精神,树立创造性的工作理念,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自我总结和分析。要不断激发自身的创造性张力,激发内在的创作激情,从而让自身能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价值。二要改善思路,提升思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自我学习,也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要学会克服传统的思想阻滞,不断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拓展工作新思路。辅导员要将目光放得长远,增加全局观和整体观,不拘泥于眼前小利,被一时的困顿和挫折所击败,要客观看待自己的作用,不妄自菲薄,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客观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道路。只有明晰职业道路,坚定辅导员发展的方向,才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健康发展。
[1] 张飒.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探析[J].都市家教,2016(7):100-101.
[2] 张华敏.高校辅导员主体性研究——兼论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10):68-70.
[3] 陈晓萍,蔡建国.职业规划视域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能力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4):68-70.
[4] 向晋文.学习型组织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发展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9):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