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入关东北学生的教育救济
2017-03-31余子侠王海凤
余子侠 王海凤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入关东北学生的教育救济
余子侠 王海凤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下,各大、中、小学校接连被封闭、占用或强制解散,当地学校教育事业陷入绝境。一时间东北学子纷纷失学,亟须救济者遍布关内外。为此,国民政府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救济入关的东北籍学子,借助这种教育救济来缓解东北学生失学的严峻情形。此举不仅保存了东北教育事业一线生机,抢救了大批东北青年学子,而且使受救济者免受奴化教育,为东北增添了抗日力量。
“九一八”事变; 国民政府; 教育救济; 东北学生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寇对东北地区的教育事业进行极大的摧残与破坏。寇蹄所至,黉舍为墟,广大师生,流离失所。不少学子为避免沦为亡国奴,一时间纷纷逃入关内,随处流浪。在此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时刻,国民政府为救济东北失学青年以扩充教育救国的力量,同时也为了尽量减少东北学子接受日伪实施的奴化教育,由最高教育当局出台了《东北勤苦学生暂行救济办法》,并成立“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这种在极度窘困环境中的教育救济,不仅使东北学生普遍失学的现状有所缓解,而且为战后东北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保存了一线教育事业生机和部分知识人才力量。
一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毁灭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智识上之母国”的狼子野心,借发动“九一八”事变沦陷我东北全境后,对其地学校极尽摧毁之能事,举全力破坏东北原有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以断绝我东北地区对爱国知识人才的培养。与之相应,为长期霸占我国东北,日本一开始就把教育作为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全面实行法西斯殖民奴化教育。日寇的这些行径,迫使大批处于极度痛苦之中的东北学生背井离乡,入关流浪。
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即污指东北各地学校为“抗日思想之巢穴”①,下令关闭各级各类学校,包括最著名的东北大学、东北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与冯庸大学等,仅哈尔滨中俄合办的法政与工业两校侥幸留存,致使东北地区原有的教育事业全部瘫痪。日寇在全面掠夺我教育主权,对东北原有的教育行政机构进行毁灭性摧残的同时,还对广大的东北爱国师生进行残酷的镇压与血腥的杀戮,“部分爱国学生手持木棍,保卫学校,结果都惨死在日寇的枪口下。”②其时,校门口、教室里、工厂内,“到处都有爱国学生的血迹”。由是我广大东北学子全部沦为“亡国人”。正如时人所指出:“东北沦陷后,我原兴办之各学校,日人积极摧残,以期消灭民族思想,而作攻心之毒计。”③
为在东北全面实施奴化教育,日本侵略者扶植的伪满洲国成立后,即刻制定奴化教育方针,建立殖民奴化教育机构。为消灭东北青年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意识,日伪积极施行麻醉思想的精神教育,以阻止学生的反满抗日行动;为使东北青年供他们所驱使,对我青年学子进行殖民奴化的技能教育。日本还开办了“大同学院”与“建国大学”,假借建设道义世界的美名,通过学校教育奴化东北纯洁热烈的青年,使其做日本大陆政策的牺牲品。为销蚀青年对汉民族历史的正确认识,日本在东北地区进行伪史教育和灭种的文字同化与愚民的宗教侵略。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文化进步,经济发达,入关学生较少,大多在东北各省区就读。据1929年统计,辽吉黑热哈五省区大中小学学生数如下(见表1):
表1 1929年度东北地区在校学生情况表
资料来源:表中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组织规程救济办法及有关文书》,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全宗号5(2),案卷号1079,第40-41页。
其时东北学生在关内各地的就学情形,其大致状况是:“在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未成立以前,东北各省中学毕业生之接受高等教育者,则来关内专科以上学校就学。北大、南开各校动以数百计。迨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先后成立,东北学生为经济计,入关就学者乃骤减。在九一八前,合大学中学计之,恐不过二千余人也。”④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学生或因原肄业学校被迫停办,或因不甘心受日人对其实施的奴化教育,或因参加抗日不能在关外容身,或因亲属义不事仇而徙迁,纷纷入关就学或流亡。伪满洲国1934年的教育统计显示,东北各省区专科及大学(均在哈尔滨,因系中俄合办,因此未停办)学生共有1955人,中等学校学生27882人,小学学生人数不过440632人。仅与1929年数据相比较,小学学生失学者约达42万人,中等学校学生失学者达15967人,专科及大学学生失学者达3172人。此辈失学青年,因经济困难,未全数入关,然勉力入关的东北学生,大概在3万至4万之间。⑤据有关人士回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人流亡平、津者甚多(数目未统计,但有几万甚至一二十万人),初受痛创,皆思早日能归故乡,于是筹组抗日救国会,群策群力,用以帮助推展义勇军,期能早日规复乡邦。”⑥在关内的东北学生散布各地,冀鲁察绥各省、京沪青各市皆有,其中尤以北平、天津为最。据1934年教育部文件显示:“查东北入关就学之生,现时在各地中等以上学校肄业者,北平约五千人,天津及冀察两省约二千人,京沪青及其他各省约二千人,又无力升学者约一千人,合计约一万人。其中急需救济者,殆不下六千人,至在关内小学生尚不在内,约略估计当有二万人。”⑦
这些满怀家国仇恨而入关的东北学生颇富活力,怀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们中间仅就中等程度以上就学者的处境情状而言:“绝对无力入学者占十分之一;其虽已入学,然非有救济办法,即须废学者占十分之二;能自筹一部分学资,但需要一部分救济者占十分之三;虽无救济,然勉可挪借维持者占十分之二;能自力维持者占十分之二。”⑧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失学或濒临失学的东北学生,自然成为摆在国民政府面前的棘手问题。
二
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国民政府决定于教育领域对东北入关学生实施救济。此种教育救济,是应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教育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救济事业为救济东北失学入关学生而兴,救济性质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有所变化,救济行动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逐渐终止。其救济过程,大体可分为前期、中期与后期:“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至1934年《东北勤苦学生暂行救济办法》出台前为救济前期;《东北勤苦学生暂行救济办法》出台后至“七七”事变前为其救济中期;自后至抗战全面胜利为其救济后期。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流亡关内的东北学生食宿无处,生存成为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时,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各地公私立学校及团体对东北学生进行临时救济,主要办法分为两种:一是免收学费,二是供给膳食。以北京大学为例,自接到教育部训令后,北京大学于1931年10月21日已经豁免学费。“案奉教育部训令一七二一号内开,查东北事变发生以后,凡属各该地学生家庭接济,自必发生困难,着由各校查明,凡属辽吉黑三省学生,应准豁免学费一学期以资救济。”⑨其后,教育部规定教育救济以“勤苦学生”为限,但各地学校因“调查不易”而逐渐微收学费。
表2 北方中学中东北学生就学情况表
资料来源:表中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组织规程救济办法及有关文书》,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全宗号5(2),案卷号1079。
表3 各级学校东北学生接受救济名额及款额情形表
资料来源:《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组织规程救济办法及有关文书》,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全宗号5(2),案卷号1079,第245页。
表4 1935年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救助勤苦学生情形表
资料来源:《教育部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升学补习班各项章则概算升学转学办法勤苦学生补助名册毕业资格证明等有关文书》,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全宗号5,案卷号13537。
该校对学生免收学宿膳费,每月尚有伙食节余作零用,春秋两季各发制服一套,但须一律住校,实行军事训练及军事管理。为使学生养成艰苦为国、报仇雪耻的精神,学校于相当范围内加授特别教材及精神训练,以激励其志气、陶冶其品格、坚强其民族国家观念。学校教育分为四类:其一是中学教育,分为高中七级,初中十级。惟因伪组织停办高中而不停办初中,故将来计划增高中为九级,缩初中为六级。其二是职业教育,有高级土木工程及初级簿记各一级,后来考虑到入关学生多为年龄稍长、曾在初中毕业或有同等学历的学生,故拟以后不招收初级职业班,而改设高级电工科。土木、电工两科皆隔年招生一级,则同时在校者可有职业科三级。其三是师范教育,该校初办时因校舍缺少而未设师范科,于1934年寒假始设立师范科三级、简易师范科一级。其四是补习教育,招收日伪组织统治下转道而来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补习时间至多半年。为弥补入关学生思想与学识的缺乏、实现学生经过补习后可考入相当学校的目的,该校设有高中补习班与初中补习班各一级,补授入关学生未曾学习或学习不足的科目,并予以思想上的纠正。
为适应东北情势的不断变化及提高救济效率,1936年1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改变今后救济入关东北学生的办法,将由团体的、划一的逐渐改为个别的、弹性的及连续的。除原定的救济办法外,亟应在北平设立“升学补习班”,随时收容流亡入关的东北学生,予以升学所需的补习,并提供膳食。
“七七”事变后,平津等地相继沦陷,全国流亡学生迅即增加。这一时期,由于战局扩大,国民政府对东北学生的救济开始向军事方面倾斜,救济工作主要分为三种:(一)指导考核工作;(二)招训工作;(三)升学就业辅导工作。
指导考核工作主要针对在校的东北入关学生,由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实施,分为三部分。其一是个别通讯,主要是就东北学生的书面报告评定成绩,并予以奖助;其二是文章比赛,主要是择优发表于刊物,以资鼓励;其三是考核学业,由救济处制定考核表,经各校填写后按成绩优劣分别奖惩。
为办理升学就业辅导工作,1940年10月,教育部在重庆青木关设立“战区学生指导处”(简称“战指处”),后改为“教育部特设战区学生指导处”,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也归其管辖。战指处洛阳西安登记处进修班对东北青年随到随收,避免东北学生流浪街头、穷无所归。1944年,因内移的东北学生增多,救济处在洛阳成立分处,孙世昌为分处主任,并在界首设立招待站,后洛阳沦陷,迁西安办公。当时内来的东北青年,均由界首接待站及洛阳分处接转内迁,救济处在洛阳及青木关均设有“东北青年临时寄宿舍”。
抗战胜利前夕,国民政府开始招致东北青年为其服务。此时国民政府大量招致关外大学肄业生或优秀青年内来就学或就业,同时奖励内来学生从军,对其旅费给予补助。由于预算要配合抗战推进情势,此时救济处对东北入关学生的教育救济主要是:对在校学生按照蒋介石《中国的命运》指示及个人志趣分别鼓励指导,使学生可以肩负抗战建国的重任;对战区内来学生给予精神训练与功课补习,使其可以随班听讲;指导学生注重东北问题,为东北之后的复原工作做准备;按期出版《东青通讯》,以辅导学生进德修业,研究东北复员建设等问题;指导内来学生翻译研究东北教育及其他军事问题,分别整理编为专册以为计划建设东北的参考。
抗战胜利后,日寇走向末路,各地积极进行接收或复员工作,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也被裁撤,并入教育部。招训会及战区学生指导处亦结束。东北学子也逐渐返归东北建设家园,国民政府对东北入关学生的教育救济进入尾声。
三
从抗战时期的历史实情来看,国民政府对东北入关学生采取的各种教育救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并产生了较强的历史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综言之,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对东北失学青年的教育救济,因救亡而举,应时势而动,在漫长的中国教育历史进程中存在不过十余年的光景,虽说存在救济不全面与后期工作涣散等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于中国教育的贡献,对于中华民族的崛起,尤其是在对东北地区失学青年的学业救济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这种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第一,从教育发展的角度上讲,保证了一部分东北学生的受教育机会,使得东北学生教育不致中断,东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得以艰难地以一线生机而存于异地,为后来东北教育的恢复与发展保存了火种;第二,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讲,培养了一批有学识与能力的民族爱国知识青年,挽救了受过伪满奴化教育的东北学生,唤醒了这些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破坏了日本的殖民奴化教育,为挽救中华民族积蓄了知识人才力量;第三,从反侵略战争的角度上讲,训练了东北青年学子担当建国抗日的能力,为民族抗战事业乃至战后民族复兴建设做出了间接或直接的人力与智力贡献。
注释
①《极力养成东洋复兴思想人材》,《盛京时报》1937年11月3日。
②卢鸿德主编:《日本侵略东北教育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13页。
③《国难中的东北教育》,《申报》1934年7月19日。
⑥齐世英口述:《齐世英口述自传》,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第121页。
⑨《东北学生学费北大已准豁免》,《京报》1931年10月22日。
⑩该组织1931年创办于北平(京),主要安置东北难民及青年学生,为他们提供衣、食及住宿。
责任编辑 曾新
On Educational Relief Implemented by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for Students from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Yu Zixia Wang Haifeng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After 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under the trample of Japanese invaders, the school education cause in Northeast China fell into a hopeless situation, with nearly all the primary-secondary schools and colleges closed,occupied or compulsive dissolved. A large amount of students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out of school and needed educational relief. Therefor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help the students who came from Northeast China and entered into Shanhaiguan to ease their educational problems, by which not only the life of education cause in Northeast China has been preserved,but also the young people from Northeast China have been protected from enslaving education.
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education relief; students from Northeast China
2016-12-20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育的应变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6BZS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