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洱市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2017-03-31李晓花彭扎发
李晓花,彭扎发
(1.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普洱 665099;2.澜沧县竹塘乡农业服务中心,云南 普洱 665617)
2016年普洱市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李晓花1,彭扎发2
(1.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普洱 665099;2.澜沧县竹塘乡农业服务中心,云南 普洱 665617)
通过对玉米新品种的比较试验,对参试的35个玉米新品种的抗逆性及产量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保玉14号、TR375、云瑞108、云瑞6号、云瑞62、得单5号的丰产性、区域适应性较好,可在普洱市同类型气候种植区内大面积推广种植。
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普洱市
为进一步对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其他特征特性进行综合比较鉴定,从中筛选出适合当地及相近区域气候生态条件的优势品种,总结出生长规律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区域下一年品种利用和布局提供参考和依据,特安排此试验。同时,通过试验为当地的农业技术部门、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品种、选择品种的机会,也为种子企业宣传品种、推广品种提供了便利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35个,包括云瑞62、云瑞508、云瑞407、云瑞6号、云瑞10号、云瑞89、云瑞108、云瑞668、云瑞151、得单3号、得单5号、油玉909、YR1201、云瑞188、YR1815、YR1818、YR1819、YR1820、YR3919、YR559、YR335、YR3920、YR368、TR390、TR375、大玉1645、大玉1690、YR390、大玉1791、保玉14号、保15-18、临玉8号、文单007和昭黄11号,以当地大面积推广品种五谷1790为对照。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安排在澜沧县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的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二组,海拔1 438 m,东经99°47′53″、北纬22°43′53″,年平均气温15.0℃,年降雨量1 600 mm,前作为油菜,肥力中等。
1.3 试验设计
以五谷1790为对照(CK),按品种顺序排列,不设重复,采取宽窄行种植(80 cm×40 cm),株距27 cm,密度4 115株/667 m2,每个品种种植面积约50 m2。
1.4 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
1.4.1 精细整地、适时播种
试验地一犁两耙后平墒,所有品种统一于5月19日播种,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
1.4.2 科学施肥
施西洋复合肥50 kg/667 m2作为底肥,全生育期追肥2次,第一次苗期施尿素15 kg/667 m2,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施尿素10 kg/667 m2,结合中耕除草进行。
1.4.3 化学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用48%丁草胺·莠去津或50%乙草胺等除草剂,兑水后进行封闭除草。
1.4.4 病虫害防治
播种时用15%敌百虫·毒死蜱颗粒剂1 kg/667 m2拌细土撒施于种植塘内,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
1.4.5 观察记载、收获和考种
所有展示品种于收获前10 d调查株高、穗位高和病虫害情况。收获时实收中间3行计产,每个品种取10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计算产量,进一步了解其穗部性状。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产量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35个品种单产介于531.0~803.6 kg/667 m2之间,对照品种五谷 1790单产达715.3 kg/667 m2,居第10位。单产比对照高的有9个品种,低于对照的有25个品种。单产最高的是保玉14号,达803.6 kg/667 m2,比对照增12.34%;单产最低的是YR3919,为531.0 kg/667 m2,比对照减25.77%。
2.2 生育期
由表1可以看出,35个展示品种的生育期介于118~131 d之间,其中YR559、大玉1791和保玉14号3个品种生育期最短,为118 d,比CK(126 d)早熟8 d;油玉909生育期最长,为131 d,比CK迟熟5 d。
2.3 主要农艺性状
2.3.1 株高
由表 1可知,35个品种的株高介于 222.4~310.0 cm之间,株高最高是云瑞10号,达310.0 cm;最低是昭黄11号,株高222.4 cm。
2.3.2 穗位高
35个品种穗位高介于88.0~164.4 cm之间,穗位最高是云瑞10号,高164.4 cm;穗位最低是YR1201,高88.0 cm。
2.4 抗性
2.4.1 抗倒伏情况
由于中耕培土,只有3个品种发生倒伏:云瑞10号,倒伏15%;得单3号,倒伏20%;YR3919,倒伏40%。
2.4.2 灰斑病
所有品种灰斑病在1~9级之间。其中,大玉1791最重,达9级;云瑞508、得单3号、YR1819和大玉1690为7级,YR3919、TR390和大玉1645等5个品种为5级,其余品种在1~3级之间。
表1 各参试品种性状表
2.4.3 大斑病
除了得单3号未见感病外,其余品种的大斑病发生在1~5级之间,云瑞407最重,为5级,YR3920、YR368和五谷1790为3级,其余品种均为1级。
2.4.4 纹枯病
YR1201、YR1819、YR368等4个品种为3级;云瑞508、云瑞10号等14个品种为1级,其余品种未见感病。
2.4.5 穗粒腐
云瑞62、云瑞10号、云瑞668等10个品种未见穗腐发生,其余品种都有穗腐发生。穗粒腐最严重的是YR390,为38.0%,其次是TR390,为28.5%。
3 参试品种评述及处理意见
综合品种田间表现、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品种有保玉14号、TR375、云瑞108、云瑞6号、云瑞62和得单5号。
3.1 保玉14号
单产803.6 kg/667 m2,产量居第1位,生育期118 d,株高260.2 cm,穗位127.4 cm;穗长20.2 cm,穗粗5.6 cm,穗行数16.4行,穗粒数37.0粒,出籽率75.8%。抗性较好,斑病为3级,穗腐严重度4.0%,其余病害未见发生。该品种与CK相比,增产势头较强,抗病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
3.2 TR375
单产797.1 kg/667 m2,产量居第2位,生育期124 d,株高299.2 cm,穗位147.8 cm;穗长19.0 cm,穗粗5.4 cm,穗行数14.4行,穗粒数38.4粒,出籽率79.4%。大斑病、灰斑病、纹枯病1级,穗腐4.5%,其余病害未见发生。该品种与CK相比,丰产性好,抗病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
3.3 云瑞108
单产747.9 kg/667 m2,产量居第4位,生育期126 d,株高289.6 cm,穗位153.8 cm;穗长19.1 cm,穗粗5.5 cm,穗行数13.2行,穗粒数39.6粒,出籽率78.2%。抗性较好,大斑病、灰斑病、纹枯病1级,其余病害未见发生。该品种与CK相比,增产势头较强,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
3.4 云瑞6号
单产724.6 kg/667 m2,产量居第6位,生育期124 d,株高280.4 cm,穗位128.0 cm;穗长20.0 cm,穗粗5.3 cm,穗行数14.0行,穗粒数38.4粒,出籽率73.9%。抗性较好,大斑病、灰斑病、纹枯病为1级,穗腐3.0%,其余病害未见发生。该品种与CK相比,增产势头较强,抗病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
3.5 云瑞62
单产721.9 kg/667 m2,产量居第8位,生育期129 d,株高229.0 cm,穗位140.6 cm;穗长19.8 cm,穗粗5.1 cm,穗行数15.6行,穗粒数42.2粒,出籽率80.5%。抗性较好,灰斑病、大斑病为1级,其余病害未见发生。该品种与CK相比,增产势头较强,抗病性较好,综合性状优良。
3.6 得单5号
单产715.6 kg/667 m2,产量居第9位,生育期124 d,株高254.8 cm,穗位120.4 cm;穗长19.3 cm,穗粗5.3 cm,穗行数13.6行,穗粒数42.0粒,出籽率76.2%。抗性较好,大斑病、灰斑病、纹枯病为1级,其余病害未见发生。该品种与CK相比,增产势头较强,抗病性较好,综合性状优良。
4 小结
综上所述,保玉14号、TR375、云瑞108、云瑞6号、云瑞62、得单5号这6个品种与CK相比,增产势头较强,综合性状优良,建议推荐在该区域或同类型气候种植区内推广种植;单产高于对照的其余3个品种YR1819、云瑞10号、YR335病害较重,建议继续观察。单产低于对照的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抗病性一般,综合性状一般,不建议大面积示范种植,建议继续参试、观察。
表3 样品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当归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铜对身体有利,能活化血红蛋白,促进铁的利用与吸收,对新陈代谢具有很积极的作用[4]。而铅对身体有害,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易造成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呕吐、恶心、腹痛等症状,还有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当归中铅的含量很少。
本实验用干灰化法对样品进行处理,采用火焰原子法测定样品中Cu元素的含量。取同一样品平行测定4次,Cu元素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9%。该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准确度高,可满足大部分元素的检测要求[5,6]。
4 小结
这次实验我们分析了当归中Cu元素的含量。当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因而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我国古代《汤液本草》《本草纲目》也有很多关于此的记载。现在科学研究不断扩大,也将当归大量地用在化妆品和保健品中。当归具有“十方九归”和“药王”的美称。其中丰富的微量元素更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药中的微量元素除直接参与补充和调节体内必需的元素外,常与其药用有机成分形成配合物,产生协调作用,增强其疗效。所以研究其中微量元素很有必要,能为医学更好的发展提供依据。
[1]贾忠山,关天颖,曾国君.当归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分析[J].氨基酸杂志,1992.
[2]华中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华中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胡英.物理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韩金士,刘彦明,王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清热解毒类中草药中的11种微量元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
(收稿日期:2017-02-23)
2016-12-14)
李晓花(1982-),女,汉族,本科,农艺师,从事玉米栽培及农技推广工作。
1005-2690(2017)03-0107-03
S513.03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