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乾嘉学派和博学时代形成的背景与治学比较

2017-03-31杜茂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考证求真整理

【摘要】乾嘉考据时代与博学时代有许多值得比较之处。它们致力于传统的史料的收集、整理、考证、编著等工作。二者在形成的背景上都处于理性主义史学的前夜,为近代新史学奠定了基础。以复古为解放,溯源辨伪。并走向由宽入窄的深入的专门研究。在治学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体现出从怀疑到批判的求真精神,一定程度上也致力于史学创新。

【关键词】乾嘉学派;博学时代;整理;考证;求真;创新

一、乾嘉学派与博学时代形成的背景探析

1、同处于理性主义史学的前夜

史学家汤普森把西方近代史上博学时代的时间断限在1600—1750,这正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向理性主义过渡的阶段。18世纪三四十年代,乾嘉时期的经史考证风潮方兴未艾。道咸以降,外辱迭来,战乱频仍,乾嘉学派进入衰落期。

博学时代和乾嘉学派同处于理性主义的前夜,在史学史上都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梁启超认为清代学术可被看做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有清二百年之学术,实取前此二千余年之学术,倒卷而缫演之,如剥春笋,愈剥而愈近里。”乾嘉学派自然可看作后文艺复兴时代。同处于“后文艺复兴时代”且同属理性主义史学前史的两代史学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不同的。博学时代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两百余年的熏陶。而章太炎《訄书》认为乾嘉学派“其成学著系统者,自乾隆朝始。”清初到乾隆朝不足百年。可看出博学时代得到了更长时间的思想孕育。

2、以复古为解放,溯源辨伪

博学时代前身博学派的研究已带有很强的复古性,他们复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对于中世纪神学得到解放。思想文化的重心由神性转向人性,淡化宗教性的色彩。清儒针对早已流于空泛的儒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要求改变束书不观的局面,“教学者脱宋明儒羁勒,直接返求之于古经。”这一思想准则对有清一代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梁启超所言“纵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隐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

在中西方学者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以往的史迹存在有意或无意的删削、纰漏、篡改甚至伪造的情况。致力于文献学研究的瓦拉在1440年发表了《君士坦丁堡赠与辨伪》,揭穿了“丕平献土”的骗局,直接威胁到天主教皇的合法性,给封建宗教神学以巨大的打击。在中国,《河图》和《洛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理论根基,而清初学者胡渭的《易图明辨》,考证了以上两书的传承历史,使得宋学无根谈脉。

3、走向专门的研究

博学派与政治派和修辞派的治学方法不同,更不能容忍“更有甚者,为了追求艺术效果,某些史学家甚至窜改历史,伪造史实,歪曲真相。”的现象。宗教改革后大量史料流入社会,而博学派重视史料特别是大量希腊文、拉丁文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为后世史家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清廷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既压制又扶持的文化政策。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压制不同意见。使得举国上下“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一方面强化科举制,并官方组织编著类书如《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二、博学时代和乾嘉学派治学比较

1、辉煌的成就

博学时代和乾嘉学派都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期间各学术团体和个人的研究贡献可谓浩如烟海。乾嘉学派应分为治经、治史两个大类,各类又分为若干派。代表人物有惠栋、戴震、钱大昕、王鸣盛、崔述等。博学时代著名的学术团体主要以波兰达斯派和圣摩尔派为主。代表人物有杜孔日、马比昂和孟福孔。

两个致力于史料收集、整理和考证的学术时代所完成的成就都不是闭门造車,都体现出共通性与协作性。官方续书、设馆、编类书与非官方的学术研究互为表里。“‘乾嘉表示的是一个历史阶段,把官方史学活动大量排除于‘乾嘉史学之外,会丧失一半以上的内容,这是非同小可的观念扭曲、视野蒙蔽。”在博学时代中,那些体大思精的著作更是打上了合作的烙印。“在这个新的学术时期有一个触目的事实,即这些工作大多数是共同合作的产物。出众的、不依靠他人的独力工作者也可以找到,但广泛流行的确实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2、怀疑到求真的历史批判精神

“怀疑主义对17世纪历史实践的积极影响,在于明显地突出了对证实原始资料的关心,在对诸如古字体、古文书学、语言学和印章学的研究中,有巨大进展。”博学时代的学者们在文献编撰和史料考证的过程中保持着辨伪精神。如布洛奇发现了墨洛温王朝时期法兰克国王的一张特许状涉嫌伪造,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如汤普森所说:“17世纪柏尼德提派和耶稣会这些伟大的历史学家,之所以在这个苛刻的年代成为杰出人物,正是因为他们把对学问的彻底忠诚和审慎的精确性同独立的历史批判精神和无比熟练的技巧结合了起来。”

中国史学历来有秉笔直书的传统。乾嘉学派继续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如钱大昕所说:“祛其疑,乃能坚其信;指其暇,益以见其美。拾遗规过,匪为齮龁前人,实以开导后学。”用这种近乎科学的方法治学当然会取得了很可观的成果。比如对“古文尚书”的辨伪。阎若璩和惠栋著书辨伪,到了“清中叶的丁晏,著《尚书余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

3、尝试史学的创新

在博学时代和乾嘉学派里,虽然“史学家辛勤地收集整理和出版史料,而不是根据原始文本进行历史撰述和评论。”但是在历史研究上还是尝试了对史学的创新,包括理论上创新,也包括对历史的进步认识。“‘博学时代注重原始资料的考释,强调历史批判意识,在重新构建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开始了史学新实践。”如波普利的整体历史和鲍杜安的世界史的观念都对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做出了尝试。

乾嘉学派也不乏对学术理论与方法的突破。如梁启超所说:“总之乾嘉学者,实自成一种学风,和近世科学的研究法极相近,我们可以给他一个特别名称,叫做‘科学的古典学派”。在江藩和方东树的汉宋之争中,涉及对学术“实事求是”的探讨。“《汉学商兑》再也没有出过新版。相反,江藩二书,倒被出版界认为可资学者研究参考,一印再印。这个对比,蕴含的学术史意义,岂不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133.

[2] 章太炎. 訄书[M]. 上海: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30.

[3]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7.

[4] 张广智. 西方史学史[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126.

[5] 龚自珍. 咏史·龚自珍诗文选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31.

[6] 乔治中, 杨永康. 清代乾嘉时期的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J]. 学术月刊, 2007.

[7] J.W.汤普森, 著. 历史著作史(下)[M]. 商务印书馆, 1996:8.

[8] 哈多克. 王加丰, 译. 历史思想导论[M]. 华夏出版社, 1989:70.

[9] 张井梅. 浅论西方史学史上的“博学时代”[J]. 史學研究, 2008(3).

[10] 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25.

[11] 朱维铮. 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37.

【作者简介】

杜茂(1992—),男,汉族,辽宁海城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史晚清史。

猜你喜欢

考证求真整理
张锦绣
阎生德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一日
整理“房间”
牛趣(二)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