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7-03-31金俊彤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当代大学生呈现出多样化的心理问题。为了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推行,从学生角度出发,引进、探究了多种理论和方法。社会工作关注的是处于社会不利情景中的弱势群体,在务实方面为社区、学校、个人提供了多样的帮助方法。本文通过探索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以及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联系,思考社会工作方法在高等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正确应用。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作
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手段,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推进中,许多高校教育者在理论与手段上不断学习、创新,并把社会学、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高等教育乃至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因此,笔者对社会工作方法做了研究和思考,认为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将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难题
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初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兴起至今,影响了一代代的年轻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对于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显著的现代社会,年轻人所面对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心理教育在现代社会也呈现出许多不足。
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但是内容的展现展现却明显不足。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对学生进行干预,为学生举行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内容上并没有渗透到学生的各个层面,学生真正的、实质性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反,学生还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和反感情绪。
另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医学化”,对学生教育侧重于“矫治”,却忽略了“发展”。在心理咨询室中,学生提出他们的问题以及困惑,心理老师运用理性情绪疗法、放松疗法等专业治疗手段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却难以帮助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还面临组织结构混乱、工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现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更需要帮助学生成长与人格完善。
二、社会工作理论与相关方法
在当代社会,我国的社会工作正处于黄金时期,有许多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在各行各业都有渗透。如理论与方法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与自组织建设上的介入,又或是大学时政治参与意识方面的方法论研究。
事实上,在社会工作的实践层面,学校社会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领域。学校社会工作最初起源于美国,随后在其他国家快速发展起来,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在20世纪60到70年代相继发展了学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原本是以处于成长中的6岁至18岁的青少年学生作为服务对象,但学校工作在服务学生中理念与手段,可以为在校学生起到支持甚至是保护的作用。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应用
在高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包括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人际沟通障碍、家庭及外界因素引起的焦虑、情感困惑、学习焦虑两极化、就业难题几个方面。而学校社會工作大致分为个案辅导、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种方法。那么,学校社会工作三种看似简单、直接的工作方法,是否能应用于高校学生的每一种心理问题呢?是否进行任意组合都能使工作行之有效呢?
首先,探讨个案辅导这种工作方法。个案工作,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专业的帮助。在高校当中,直接的、面对面的个案工作法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情感困惑、学习焦虑两极化、受到家庭及外界因素引起焦虑的学生,这种工作方法能够这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更加深入的帮助,而且长期的跟进,使效果显著。然而,个案工作也有它的弊端。个案工作方法多为强迫社会工作者或高校心理老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谈,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或者自尊心较强,这种直接的沟通方式给他们带来更加沉重的心理负担。有些学生甚至容易通过个案工作被贴上标签,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因此,要充分利用并且用好个案辅导方法,是需要理解其内涵的。其一,个案工作在选择对象的过程中,是要遵循自愿原则,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有求助者有转介的需求,则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其二,个案工作法在沟通过程中还要接纳和尊重求助者,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对待服务对象,不能只是就事论事的使目光局限,要相信学生能够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去发展。其三,个案工作方法注重由内而外改变求助者,并且涉及个人规划、情绪管理、发展设计、关系协调等方面,这与学校常见的由外向内的“思政工作”或者单一的心理辅导工作不同,需要加以区分并做进一步的认识。
其次,是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个人所在的社区机构建立团体,由专业人士引导与协助,帮助团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建立互动关系,使每个个体都能达到成长、完善的目标。这种方法适用于有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人际沟通障碍的学生,但不恰当的开展方式也有可能会给小组工作带来各种障碍。在高校开展小组工作,其实也有几点需要值得注意。其一,小组工作的开展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因此要对每个个体之间的需求和特点进行调查和评估,才能保证小组工作比较顺利的开展,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其二,小组正式形成之前营造良好的氛围,给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做足心理准备的时间,增强成员的信心与形成包容的气氛。其三,小组工作是给予大家一个平台进行心灵的碰撞与分享,而不是竞争或者利益的比较。
第三种社会工作方法,是社区工作。这种与社区民众一起工作的方式,事实上是一项需要跟社区各个机构建立关系的大工作,吸引居民、社区机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中推进的工作。这种社会工作方法适用于有就业困惑、受到外界刺激的学生。如果学生对社区资源形成排斥的情绪,没有使学生提前适应,反而会干扰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因此,选择社区工作方法,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准备,还要注意很多要点。其一,开展工作前要走访社会机构,与社区重要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使社区工作者能够融入高校的工作当中。其二,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计划,并能够有效推动计划的实施。其三,要让学生了解社区工作的内涵和原理,让学生做足功课和心理准备,从而使学生在其中受益。
在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这是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此间也会成为重要的一部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无稽之谈,是为了学生的健康贡献出每一个高校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
【参考文献】
[1] 黄丽娜, 赵德军.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A].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C]. 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7.
[2] 沈新坤, 谷玉良. 社会工作介入:国外农村经济发展合作化经验的整合性借鉴——兼论农村经济自组织建设[J]. 世界农业, 2013(04).
[3] 李 丹.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研究[J]. 理论观察, 2015(02).
[4] 许莉娅. 学校社会工作[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
金俊彤(1990—),女,广东广州人,本科学历,广东金融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