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调查与创新实践

2017-03-31林继华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要】本文以深入广泛的调研、访谈为依据,结合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对当前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状况及其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策,进一步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

在网络广泛应用的当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多元化和高效性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引导成为各高校所要思考的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网络应用情况,于是展开了此次调查,以便更好地改革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一、抽样调查与资料收集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调查问卷的设计贴近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真实状况,我们对湖南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程度、使用行为、信息处理以及对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态度、活动形式的选择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湖南生物机电职院、水利水电职院、物流职院、交通职院、机电职院、大众传媒职院、怀化职院等七所高职院校的理、工、文、经、法、艺术、体育等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必要的个别访谈。为了得到更准确、真实的信息,问卷的发放数量适当考虑了各学院的学生规模,以确保统计数据全面反映学科差异及学科特点。笔者分别向湖南生物机电职院(100份)、大众传媒职院(100份)、怀化职院(100份)、交通职院(100份)、水利水电职院(50份)、物流职院(50份)和机电职院(50份)发放调查问卷,总计下发调查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26份,其中男生278份,女生248份,回收率为95.6%。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程度。调查显示,有44.6%的大学生每日上网时长为3—4小时,30.7%的学生为5—6小时,以及16.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上网时长还要更多,只有8.5%的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时长在2小时以内。而关于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时间段的选择,凌晨到早晨7点、7点到12点、12点到18点的比例分别为2.1%,4.5%和3.7%,夜晚是使用网络的高峰期,有19.2%的学生通常在18点到22点使用网络,和11.6%的学生选择在22点到凌晨使用。而最广泛的选择是有空闲时间随时使用,其比例高达58.9%。数据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比较习惯于使用网络社交工具,并且由随时使用的频率可看出对网络社交工具还有一定的依赖性,这增加了网络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成功率。

2、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行为。在调查中,最常使用获取信息的工具分别为手机、IPAD和电脑,分别占比96.7%和65.80%,其他工具为电视、报刊杂志等。手机和IPAD易携带的特点可保证大学生查看消息的即时性与老师与学生间沟通的高效性。沟通渠道,最受欢迎的是QQ、微信和易信等社交工具,第二受欢迎的是自由媒体平台,如微博、博客和论坛等,占比63.2%,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视频网站排名第三,占比45.8%,还有如新浪和搜狐类的权威新闻门户网站,有31.2%的样本大学生倾向使用它们。这显现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通過QQ、微信和微博等进行快捷消息的传递与沟通,而对于更新时间长,内容冗长的消息可选择放在其他类网站上推广。

根据调查可知,大学生使用网络主要是休闲娱乐的需要,占比92.1%,接着是生活信息,学习科研和社会通讯的需要。他们浏览的信息主要为娱乐和体育等最新动态,咨询、文学,音乐等时政新闻,社会生活、网络购物、促销广告等购物信息,分别为55.9%,31.8%和12.3%,但大学生最希望获取的信息主要是新闻事件和娱乐体育相关信息。这表示,在高校网络推送有关学生自身活动的消息外,还可增添新闻等时事来丰富学生的视野。

3、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信息的处理。有74.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里信息量巨大,没用的信息太多,并不能十分有效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自身的知识储备,有23.9%的样本大学生认为网络上的信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也有4.4%的学生认为网络上信息过于杂乱,接受太多反而会局限自身的思维。在网络信息纷杂的情形下,89.9%的大学生会选择先判断再接受,仅有4.7%的学生表示会完全不接受,但仍有2.2%的学生会全盘接受与吸收,其余3.2%的学生抱有无所谓无的消极态度。这表明,在互联网时代虽然可接触到各类信息,但由于网络监管的不力,网络内容不规范是最为普遍的网络失序现象,主要为危害公共利益与国家安全、煽动民族仇恨、散布色情等违法信息,网络中无用消息过多,容易浪费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并对其心智成熟有着错误导向。

4、大学生对参与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态度。大学生参与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态度,体现大学生对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也体现大学生对参加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自觉性、自主性和积极性。选项分别有“乐意参加”、“比较乐意参加”、“从众参加”、“不乐意参加”四项。调查可知,前两项属态度积极型,占51.6%。其中大一学生居多,占大一学生人数的76.2%;大三学生居少,占大三学生人数的32.5%。后两项属态度消极型,占48.4%,其中大三学生居多,占大三学生人数的67.5%;大一学生居少,占大一学生人数的23.8%。从总体看,持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各半;从年级看,持积极态度大一居多而大三居少,反之,持消极态度大三居多而大一居少。原因是学校重视对大一学生(新生)而放松了对大三学生(毕业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上大三学生忙于实习、论文答辩和找工作。

5、大学生参与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受制约的因素。大学生参与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我们采用开放性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在主观因素方面,主要是学生的认识问题,如部分学生认为参加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会浪费学习时间,消耗学习精力,增加思想负担,分散学习注意力等;在客观因素方面,一是高校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机制不健全,二是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三是课外活动资源不足、指导教师缺乏。这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对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义认识肤浅。

三、存在问题与创新实践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认识不足

首先,社会有关单位和部门没有认识到开展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教育意义,对大学生校外活动不支持,不帮助。其次,部分高校领导对活动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活动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地缺乏。部分高校领导虽然重视活动的开展,但重声势轻效果,或重指导轻反馈,导致活动的教育效果不理想。第三,部分高校教师对活动的认识肤浅。他们片面地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作用,不支持或不赞成学生参加活动,影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四,部分大学生没有认识到参加活动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他们不认真甚至不愿意参与活动,或者应付活动,使得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管理不善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活动的组织管理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第一,活动前缺乏培训动员。出现“忽冷忽热”,或是“一边冷一边热”的现象,并直接导致活动质量差,影响活动效果。第二,出现活动中教师缺位或指导不力的现象。一些社团活动往往由学生自发组织完成,完全没有教师的指导。第三,活动没有前期调研,没有后期总结评估。缺乏前期调研,活动的策划方案往往会过于主观臆断:缺乏后期总结评估,活动得不到调整和升华,难以让学生对活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知行合一。

(3)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第一,领导体系不完善。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活动的领导组织部门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的指导。导致活动单调、重复,不能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第二,保障体系不完善。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持、政策支撑、经费投入、场地保障等问题。如,党校课外实践,由于经费、场地、人力缺乏等问题,仅组织“一次性”实践活动,不能做到经常性教育。第三,激励机制不合理。高校往往仅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激励,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予以表扬和肯定,大大挫伤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创新实践

在网络背景下,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必须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进行改变,尤其要从自身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价值观以及心理上做出一系列教育方式的改革,以期实现以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应对出现的新问题。

(1)让网络成为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主要平台

借助这个平台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如开展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利用微信群或者班级群的形式事先通知,使每个学生参与讨论发言,及时解决班级问题。网络的应用可以提升大学生参与管理学校、班级事务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生的生活也丰富多彩了。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的趋势,建立现代多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论坛、微信等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网络加强与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沟通,帮助学生充分自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努力使自己成為大学生的好朋友。此外,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新媒体的利用让教师知道学生的需求,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从而改变传统的说教和灌输的教育模式。

(2)让网络成为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平台

大学生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影响,所以借助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可行又实用。利用网络与学生互动交流,能让大学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微信平台、校园网络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价值追求,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利用网络鼓励大学生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有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3)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常常活跃于微信、微博等网络中,近几年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持续上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健全校内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时对那些心理有困惑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得以缓解,减少大学生对网络交际的依赖性。同时利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利用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开展多种适宜学生发展又使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人际互动,从而减少网络交际在其交际关系中的比重。同时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健康的人际交流。

四、结语

总之,在网络环境中,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变革。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调控的原则,高校要将网络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作者简介】

林继华(1980—),男,湖南新宁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