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初探
2017-03-31黄雅娟马红苗
黄雅娟+马红苗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国家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倍受关注。“互联网+”视域下,如何构建符合高校特点和工作实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为众多高校人关心关注的难点课题。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分析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模式,探索“互联网+”时代下,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6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29.3万人,较去年增加近9000人。而2016年我省整体经济形势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形势十分复杂严峻。为了促进我省大学生就业创业,辽宁省先后出台《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6]65号)、《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辽教电[2016]95號)等文件,要求高校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建立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免费高带宽互联网接入服务,对用于创业服务的公共软件、开发工具等费用予以优惠和减免,努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现状
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后,各省、市两级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省内高校纷纷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1、加强顶层设计,全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各高校纷纷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就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各职能部门相关职责,经过调研,大多数高校都是由就业部门作为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管理,政策指导;共青团组织负责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的组织和举办等;教务部门则主要负责创新创业的教育管理,包括课程设计等。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稳步推进。
2、重视平台建设,大批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应声而起。各级政府设立创新创业专项扶持经费,用于资助各高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帮助高校搭建平台,设置载体,使创新创业政策有效传播到大学生中去。各级政府部门也都建立自己的孵化基地,供区域内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入驻。各高校在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特点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线上线下平台建设,如网站、微信、自媒体等平台,及时为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创业资讯,确保“互联网+”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推进。
3、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其实都非常富有创新精神,拥有E时代特有的思维、气质和个性,敢想敢干。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整体教学内容,能够有效调动有创新创业想法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总体方案,并实行学分管理。为全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二、当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因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发展时间短,许多高校存在观望态度,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有几种教育模式普遍存在,第一种模式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理念教育,普及度较高,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注不够;第二种模式是:与社会脱轨的“闭门教育”,形式大于内容;第三种模式是: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投资巨大,但教师和学生参与度都不高;第四种模式是: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结果却往往是无人真管,存在机构健全,却绝大多数是“空架子”的现实问题。
2、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孵化基地作用发挥有待提高。高等学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拥有较强的创业潜能,在动手能力、技能操作和创造力方面有较强的优势。政府和企业都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从师资的培养,到学生的教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目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的一些创业想法和项目,没有适合的老师进行指导,形成了有孵化基地却孵化不出项目的尴尬局面。
3、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不尽合理,理论多于实操。许多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实操为辅,操作性不强。一些学生感慨学习到的理论应用性不强,课堂上感觉学到了很多创业理论知识,也有信心尝试创业,可是真正将创业梦想付诸实践时,却四处碰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缺少系统性的开发,通用的教材与本校的专业特色又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实用性不强。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建议模式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常常受到机构设置和部门职能的制约,无法形成合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理解也很片面,往往导致将其视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短期行为。高等学校应该进一步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定位,明晰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有的放矢地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课程体系、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搭建一个平台
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组织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创新创业竞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实训条件,提供优质的创业实践软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互联网+”模式下的创业全过程。现如今,高校的创新创业平台有很多种形式,比较常见的如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孵化器、创客空间等等,为学生们提供了真实的创业实践平台。高校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上的资源,交流信息,分享就业创业经验,激发出更多创意灵感和创业意向,从而实现真正创业。
2、开设两类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质的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在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学校教育的竞争力,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课程总体应该分为两大类,即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知识和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课。各专业课程均应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基础进行课改,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全过程。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则应以实际操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形式,让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上仿真体现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3、三种途径组建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专兼职配合、跨行业组合的教师队伍,既是国家社会发展所需,也是创业教育自身发展所需。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现有专业课老师。专业课老师有着多年的专业基础和教学经验,接受本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容易,且能够真正灌输到教學全过程,是最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方式。二是校外聘请创新创业课程教师。这些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可以是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可以是多年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在创业路上有过经验的校友进行经验分享,形式和内容都不受限制,但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最为有效。三是选派就业创业工作人员及辅导员等外出参加创业培训课程。这些学生管理人员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指导更直接。
4、两个方向帮助学生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如今的大学生们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的大学生,他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选择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尝试创业。高等学校应该通过自身的能力努力实现不同学生的知识诉求和能力渴望。一是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去创业。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学生不是想创业就能成功,高校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创业思维,而这个创业思维,也需要新的教育思维。二是帮助没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创新是创业教育的灵魂,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媒介都需要给予学生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从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业技能,再通过顶岗实习、就业实习等手段,提高自身能力。
5、两个目标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生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人而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一刀切”。高等学校应该以两个目标为落角点,推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全面发展。第一个目标是:推动学生创业项目成功孵化,即成功创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大批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如果经过高等学院的培养,学生能够成功创业,那必然是创新创业的理想成果,但即使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创业教育开展较好的学校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也不过10%。而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试点的几个高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院校,毕业生创业比例也不到4%。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显而易见。第二个目标是:推动学生将创新创业理念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个目标核心内容是“意识养成”,即将创新创业理念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其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能较好和适应,并勇于开拓创新。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及时构建和完善符合高校自身特点、专业特色和学生总体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其创新创业模式需要从理念定位、运行机制及终极目标进行全方位设计。只有利用互联网建构起一个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一体化的互动机制,才能形成社会参与度较高的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小天, 何 旭. 贵州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8):373-374.
[2] 周微微. 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环境因素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33):137-139
[3] 梁伟莹.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论文, 2015:1-20.
[4] 李飞标, 徐志玲. 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 继续教育研究, 2011(6):120-121.
[5] 胡旭微.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科学定位及对策研究——以经营类学科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 2007(12):20-22.
[6] 房汝建, 朱锡芳, 伍 婷.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 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11(6):105-106.
[7] 杨 康.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10):53-56.
[8] 陈卫莉. “三课堂”联动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8):87-89.
[9] 刘 军, 刘鸿莉, 黄潇苹. 应用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J]. 价值工程, 2016(9):222-223.
【作者简介】
黄雅娟(1964—),女,辽宁辽阳人,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马红苗(1983—),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实习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