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03-31任志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4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运用小学数学

任志强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分层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实际中发挥了重要功效。本文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分层教学法的意义和实施原则,然后提出了实施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小学数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59-02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也在不断改革。新课程标准支出要使教学内容有学习价值,分层教学法应运而生。教师也开始意识到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和意义,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1.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划分至不同层次,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达成标准而统一的教学要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1]。分层教学法被应用于教学实践,结果发现与我国的教学实际相适应,相比常规教学法具有更显著的教学效果。若是教师能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就能探究出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既可以丰富教学经验和理论,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1.2有利于提高教師的专业素养

因为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要把它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接受新型教学法,并探究新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入新的教学法,。着对教师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从而不断获取新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3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前提是学生的不同特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然后将分层理念落实到各个教学过程中。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并解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2.1客观性和动态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客观地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划分层次,不能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进行划分,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确保层次划分的科学性,而且每个层次的教学方法是适合该层次的学生的[2]。遵从动态性原则是因为学生的分层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和思想变化,及时调整学生的分层,并制定出新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得到更大程度的进步。

2.2制定合理教学目标的原则

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元素,它是指导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的参照,对学生层次进行层次也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不同的教学阶段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分层标准和变化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此外,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也大有助益。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3.1对学生进行分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需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学生的数学基础、智力等级、学习态度、心理状态和课余爱好等方面,经过统计分析后将学生分为三个等级[3]。A层次的学生基础扎实,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较强,拥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较强;B层次的学生基础一般,学习态度和习惯较好,拥有较强的上进心,渴望提高学习能力;C层次的学生能力较弱,基础也比较差,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的层次,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向着更高层次努力进发。还要告知学生分层不是保持不变的,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改变,及时对层次作出调整。

3.2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照本宣科,按照教材内容讲述知识,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感受,课堂效率也无法得到提高。而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可以避免传统教学的弊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4]。因此,要将教学内容划分层次,按照内容难度依次划分,先让学生解决与能力对应的层次问题,然后鼓励他们挑战更高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这样C层次的学生不会因为题目太难而打退堂鼓,A层次的学生也不会因为题目过于简单而疏于练习,让学生完成与能力相应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3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作业是教学活动必不可缺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之前教师是统一布置作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独立完成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作业量过多使学生不堪重负,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无法达到巩固学习的作用,因此需要对作业进行分层。教师可以要求C层次的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学会运用当天所学的定律或公式;B层次的学生除了布置教材习题,还可以适当增加题目量,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解题技巧;A层次的学生则需要安排更有难度的题目,教师可以自行设计有针对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A层次的学生就不会因为题目过于简单而敷衍了事,C层次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过于复杂而难以完成甚至直接放弃,按照血清布置合理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提高,并且培养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学生独自完成后也会产生成就感,可以达到提高自信心的目的,增强学习动力。

4.结语

分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也可以避免传统模式下学生形成的消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实现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米玛卓玛.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3,12(04):50-51.

[2]范玉梅.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3(09):282-283.

[3]王振俊.教育公平的微观研究——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6):18-19.

[4]张东强.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网络科技时代,2015,22(16):138-140.

[5]范玉梅.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3(09):282-28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运用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