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赏析例谈
2017-03-31吴克喜邓昌荣
吴克喜+邓昌荣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古诗赏析题进入中考历史已久,十堰地区诗歌材料均选自课内。中考做这类题的具体要求是: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略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从而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内涵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品味诗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带了几届初中毕业班的语文,这几年出的诗歌赏析题要求不高,难度不大,但考罢后我与学生交流,反馈的信息是:做的不是十分完美。就其原因有:学生对课内诗歌掌握不牢,做题时思考方向模糊,不清楚从那个角度去赏析。
那么中考古诗试题应从那些角度去赏析呢?
一、从品味语言入手
古诗的语言,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其准确,鲜明,生动主要来源于练字。练字也主要是指动词,形容词的锤炼。动词形容词的锤炼要抓好以下几点:1,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前塘湖春行》),“争”,“啄”二字写出了春天的活力,“几处”,“谁家”明确写出了季节是早春。2,注意动词形容词的拟人手法。动词形容词的拟人手法使用能把客观事物情意化。例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蝶恋花咏梅》),用“俏”来形容梅花,不仅形象地再现了梅花的妍丽,梅花怒放的情景,而且还蕴涵着作者面对艰难坎坷的不屈精神。3,要注意动词形容词的叠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开头叠词渲染了环境的凄凉,点染出心情的悲伤。这些叠词连用还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路律感。
二、从了解背景入手
了解时代背景,无疑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意义或协作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当时由于战争连年,作者四处奔波,无家可归,感时伤别使人见了反而落泪伤心。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就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三、從诗眼入手
诗眼在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化龙是对诗词的景、物、人、事得描绘刻画,“点睛”写景状物记人写事得主旨和目的。点睛得句子就行文结构来看,一般在开头或结尾。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前两句写蝉的习性特点,为画龙,后两句是议论点出叙述蝉事的意义,为点睛。意为品德高尚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而自然声名远播。
四、从熟悉表现手法入手
表现手法是为内容服务的,赏析诗歌得试题,熟悉表现手法也是重要的一个角度,诗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王维的《使至塞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渲染铺垫的:如北朝民歌《木兰诗》、李白的《行路难》。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曹操的《龟虽寿》。以乐写哀;如杜甫的《春望》。除此之外,一些修辞手法也不可小看:用典起到借古怀今的作用,排比起到反复渲染强调的作用。设问、反问起到启人思考,彰显突出的作用。
五、要把握诗歌风格:
风格是作品中较为固定的东西。诗的风格有沉郁、豪放、凄婉、清新、平淡、自然、欢快等。杜甫忧国忧民,在《春望》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现实的悲壮凄凉。李白天马行空,不拘现状,在《行路难》里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煜有皇帝沦为阶下囚,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流露出凄婉、悲凉。抒发的是亡国之恨,离别之苦。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高歌“稻花香里说丰年”,表现的是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等等。
六、从品读意象意境入手
什么是意象?就是诗人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例如:菊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桃花象征美人、飞鸟象征自由、鸽子象征和平、长亭象征送别、青松象征坚强等。而上面这些实物在古诗中经常出现。而意境是意象与诗人情感融合的一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就是为情设景、借景抒情,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注进自己描写的客观景物之中。例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不会“感时”而“溅泪”,鸟不会“恨别”而“惊心”,这只不过是作者把伤时惜别的心情转移到花落、鸟声中。
七、从分析情节入手
诗歌也有情节,诗歌的情节是由意象的不同构建而形成的。而情节构建也是多样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渐进式,《天净沙·秋思》是平铺式的,《饮酒》是倒装式的。情节是为表现思想感情服务的,了解情节也能了解诗的情感走向和写法特点。分析情节是在捕捉意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诗歌的进一步鉴赏。
总之,诗歌赏析范围很广,出题也很灵活,只要你平时夯实基础,强化训练,一定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