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
2017-03-31蒋自強王海
蒋自強+王海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物理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主要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整体性。教学模式是对教学理论的简约化表达形式,能在某一主题思想或理论基础的范围内对涉及的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如教学目标、师生活动比例以及教学策略提供一个完整的一致的解释,真实再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它是由各要素构成的整体,有完整的结构,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
(2)针对性。教学模式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不存在对任何过程都有效的教学模式。
(3)可操作性。教学模式与教学理论相比更接近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所提供的教学理论、操作要求、教学程序都是人们便于理解、把握、运用的,使得教学模式可以被传授和学习,被示范和模仿,使得教学模式的应用成为技术、技能和技巧而被教师用于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优效性。优良的教学效力是教学模式的生命。由于教学模式是从众多的教学活动中提炼出来的,经优选后不断地修正、补充、完善而成,能将抽象的教学理论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因而对教学实践活动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教学模式的生命力越强,优越性越明显,也越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开放性。教学模式不是僵化的,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教学模式形成后,其基本结构相对稳定,但也是随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逐步完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不断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的。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分析
(1)探究式實验教学模。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人们对创造力的研究已经证明:能否提出问题是创造力高低的表现。因此,在学生水平还没有达到能提出有意义、较深入的问题前,可由教师提供问题。教师针对某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时,学生不可能都有相同的看法,因此,教师要容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至于附和他人。目标的确定应注意适当的难度,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那些适应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才适合作为实验目标。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同时要注意时效性和实用性。
对学生分组探索性实验,实验的设备和步骤应设计得尽量简单,结论比较明确。考虑到教学实践、结论的差异程度等因素,过于复杂的实验不易于被安排为探索性实验,因为过于杂乱的结论,会给学生发现规律带来困难,各组间结论过多或不一也会给教学带来困难。
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在实验的各个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实验的主体,教师是实验的引导者、组织者、示范者、促进者、参与者。要鼓励学生自行讨论和评价。教学中必须妥善处理异常现象、数据、和没能得到预想结果的小组实验结论。简单的否定、越俎代庖或置之不理都是不妥的。应该以保护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基本出发点。
(2)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室的开放是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学校班级较多,班容量较大,所谓的“开放”也只能是相对开放。开放式实验有时实施的时间较长,实验室要给学生安排合理的时间,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在开始实施的初期,教师应在方式方法上给学生更多的指导,否则,学生在刚接触到这种新教学方式时会束手无策,浪费时间。在引导一两个实验后,再慢慢放手。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能太高,难度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对那些暂时不能上路的同学,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对他们应多扶一程。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人身和实验仪器的安全。凡使用危险、易损仪器时,教师一定要在场指导,以免造成人身伤害和仪器损坏,增加学生的负担。
(3)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模式。并不是所有实验都适合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模式,只有那些实验周期长、费用高、危险性大的实验,或教学条件不具备,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采用此模式比较合适。如果不区分条件的不同,简单地把演示实验搬到屏幕上,就违背了认知规律。如有些教师将条件极为简单,也无任何危险性的有关单摆的实验也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则毫无必要。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是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应该看到,可以应用于教育改革的新技术还很多,只有靠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和尝试,才能充分发掘新技术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包括实验教学。
本文中讨论的几种教学模式是我在所担任班级实验教学中运用的,每一种模式都为学生创造了一种不受课本范围和教室空间局限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经过实践,学生对这种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徐凯.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支撑环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05)
[2]薛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04)
[3]仇恋清.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