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2014年以来会计准则的变迁情况及其影响

2017-03-31张亚茹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0期
关键词:列报金融工具公允

张亚茹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完善,国际会计趋同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财政部自2014年初陆续修订5项企业会计准则,并发布了3项新准则。新发布的3项准则是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第40号《合营安排》和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新修订的5项准则有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9号《职工薪酬》、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第37号《会融工具列报》。这是自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以来最大的一次变动,因此,研究其对会计领域乃至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每个会计人员充分掌握准则精髓的必要途径。

二、2014年以来会计准则变化的具体分析

8项会计准则的发布或修订,目的在于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新会计准则体系完整,初步实施已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总体来看,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增准则:将原来散落的内容体系化为新的准则

3个新增加的准则,其所规范的内容原先散见在多个准则中。随着实务的发展,有必要将其整合起来,顺应理论和实务的发展趋势。

1、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一公允价值计量

新会计准则在现行准则的基础上,明确了股份支付等内容,更加详细的描述了相关资产、权益工具及可抵销项目的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资产、负债定价假设,强调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特点,将公允价值计量划分为持续与非持续计量。除此之外,还强调了计量单元的概念,强调公允价值为脱手价格,三种估值技术(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的特点等内容。

2、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一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需要进行披露的其他主体,包括提供股权、债权及以各种形式进行资金支持的主体。从投资类别上包括子公司、合营安排、联营企业以及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准则规范了子公司、合营安排、联营企业以及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性主体的所有披露要求。

3、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对合营安排及其两种不同的类别(合营企业与共同经营)进行了规范,并对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描述,而作为投资方对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实质上在长期股权投资中已进行了相应规范。

(二)修订准则:使会计规范更加明确和体系化

1、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新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职工薪酬分类方法由之前的八分类法调整为四分类法: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充裕了短期薪酬会计处理,将企业为职工缴纳保险调整至职工福利中,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上,明确了辞退福利与企业职工不直接相关,设定提存计划与受益计划,完整规范了离职福利会计处理及长期职工福利。

2、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对于“控制”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增加了特殊交易处理及子公司股权交易等会计处理的规定;重新修订了母公司的合并范围,即不存在与母公司投资相关的子公司,不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规定指出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政策需要保持一致,如果政策不一致,需要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调整,或者另行编制报表。

3、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由之前的四分类法(即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不是以上三种且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长期投资)改为三分类法,将不是以上三种且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长期投资归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在初始计量时,强调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所依据的“账面价值”是指“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空置房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引入了关于持有待售的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的处理规定。

4、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充实了持续经营的评价内容,参考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国际上“重要性”概念的最新进展,进一步完善了“重要性”的定义和判断。纳入了正常经营周期的定义,明确规定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明确“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的定义、报表列报方式。

5、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一金融工具列报

金融工具列报准则明确了金融工具的分类,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特殊金融工具的定义和区分,指出“企业应当根据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仅以法律形式,结合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分类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新增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披露、金融资产转移的披露等。

三、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

2014年以来发布和修订的会计准则,是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政策决策,是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完善,其实施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对会计职业判断提出更高要求

新准则更注重原则导向,更强调对交易和事项经济实质的把握以及职业判断的应用。在准则条文中,多数出现“可以”而不是“应当”,说明选择的主动权在企业,企业需要结合持有意图解释的合理性、经济事項处理的一贯性等因素综合考虑,进一步明确企业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

(二)进一步提升会计的信息反应职能

新准则让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方式更加接近市场价值,更重视资产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更关注企业盈利模式、资产运营效率和未来的增长潜能,有效提高了信息的真实性及完整性。对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更加充分,使财务报表反映企业更完整真实的经营状况,加强了报表在风险观测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作用,提高了企业信息质量和透明度。

四、总结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提高了新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与理解性,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会计管理水平。新准则在完善会计实务的同时,也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应当注重对新会计准则定义、原则和理论方法的学习,而且要充分认识和有效把握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进一步领会变化背后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内涵,持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猜你喜欢

列报金融工具公允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财政部解读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有关问题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企业财务报告列报改革研究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有效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公允价值变动、列报位置与高管薪酬契约
现代金融工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