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课堂教学之“调控”

2017-03-31冯贵全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4期
关键词:课堂生成调控

冯贵全

【摘 要】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而生成源于教师对课堂临时生成性问题的及时而有效的调控彩。有效调控语文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学情,以生为本,老师应课堂展示的的机会最大限度地给每一位学生;巧设问题,激活思维,变换设问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机而发的教学机智和当堂生成的教学资源需要充分利用;反弹琵琶,溯本求源,通过学习讨论,启迪认知飞跃。

【关键词】课堂调控 课堂生成 设问方式 追问本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59-01

实施素质教育以前,教师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占据着统治地位,学生始终处于抄、写、听的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逐渐出现惰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无情地剥夺,教学效率较低。实施素质教育以后,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了主体,教师变为主导。这样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也给教师们在驾驭、调控课堂方面提出了挑战。笔者结合多年语文经验及思考,就如何调控语文课堂谈几点心得:

一、关注学情,以生为本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是极富生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合作推进的特点。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发言、读书、听写、表演、体验、思考、感悟的机会最大限度地给每一位学生。

在公开教学《蜡烛》这篇课文将近尾声时,笔者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听写词语,一个学生把“地窖”的“窖”写成了“窑”,把“拂晓”的“晓”多加了一点,两个字都错了。听课教师都替笔者捏了把汗,不知如何处理。“‘地窖这个词的确难写,‘窖是个形声字,那么下边应该是什么【告(ao)】?‘晓、‘浇地的‘浇那一点儿是否多余?”不一会儿,这位学生很有信心地一写一擦,写正确了(铃声已响起)。”接着,笔者又对刚才听写出错的那位同学说:“你再带领大家把这两个词语练习一遍吧!”于是,全班学生又进行了一次集体的书写练习才下课。课后评课时,领导和同事们对笔者这个细节的处理大加赞赏。这一点表明,教师只有充分关注学情,才能灵活应变和扎实地上课。此外,笔者认为,教师宁可让课堂延时片刻,也决不追求表面繁荣的教风。

二、巧设问题,激活思维

同一问题,由于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笔者,课文第8段中“有墙壁隔着”的“隔”与“有廊子界着”的“界”能否互换。由于备课前笔者没想到这一问题,所以当时没有马上回答。笔者先让学生查字典,然后再让学生口头辨析它们的不同点。这样以来,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课堂气氛很快就“冷”下来了。面对现状,笔者立刻做了补救:“谁能用这两个字造句?”话音刚落,许多学生举起了手。由于笔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趣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佳境, “隔”“界”两个字的异同自然而然也就在学生的造句中领悟了,问题水到渠成地也解决了。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施教时切不可墨守成规,必须灵活自如地因课制宜、因生制宜,引领学生步入课堂教学的佳境。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场生成性特点,在真实的课堂操作中可能出现与预设不一样的情况,如果教師能够巧妙发挥,就会为课堂添光加彩。

上《范进中举》一课时,一名“捣蛋鬼”提出:“老师是知识分子,处处为学生着想;张乡绅是科举出身,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为什么还横行霸道、鱼肉乡里?”面对这一“节外生枝”的问题,笔者经过片刻思考,胸有成竹地说:“现在是什么社会?当时是什么社会?” 经我一问,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讲起封建社会是君主专制统治,皇上一个人说了算,人民根本没地位;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讲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等时间差不多了,我再问那提问题的学生是否还有疑问,他红着脸说没有了。趁此机会,我又把课文《孔乙己》中的丁举人跟张乡绅进行了比较:我国封建科举制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几乎都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劳动人民的对立面,科举取士效果并不好。本案例中教师的可贵之处是巧妙“导学”,面对课堂“意外”时,不“堵”不“恼”,既不奉送“理”,也不听之任之,而是以此为契机,进行暗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头脑风暴”。这种随机而发的教学机智和当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笔者认为值得借鉴。

四、反弹琵琶,溯本求源

由于初中生年龄小,认识能力有限,语文课堂中,也常常会出现对某些重要句段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就有必要对学生思维进行生成性的引导,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在进一步的学习讨论中,达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表达能力。

笔者教《孔乙己》不下十遍了,以前从头到尾分析,教师教的累,学生也不知所云。在2015年教学时,笔者换了种教学方式,在学生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文章倒过头来,紧扣结局的“死”字,切入课文,溯本求源。

“孔乙己的结局怎样了?” 笔者问。“死了!”大多数学生十分肯定地回答。“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笔者也肯定地回答。话音刚落,有一学生站起来“不对,老师。文章中写的是‘大约‘的确死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让学生发表意见:有学生认为是病句,有学生认为是偏义复合词,有学生认为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是爬着来的,到现在一年多没人见过他,猜想他肯定死了。“孔乙己是怎么死的?”笔者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分析“饥寒交迫”“风烛残年”“孤苦伶仃”“穷途末路”。笔者让同学们再想远一点,从孔乙己的内心世界,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孔乙己究竟怎么死的。这时学生们兴趣很浓,纷纷要求发言,很好地体会了文章内在而深刻的思想性,这篇课文到这儿才算进行了深刻到位地解读。

人们常说,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笔者想说,课堂是因为教师对生成性问题及时、有效的调控而精彩。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外,还要着重练就课堂调控应变能力这一基本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义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7.

[3]寇文娟.捕捉精彩生成 演绎灵动课堂——语文动态课堂生成的实践与探究[J]. 教育(文摘版),2016.3第2卷:227-227.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调控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低水力停留时间氧化沟的改造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