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弟子规》为载体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17-03-31尚永平
尚永平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在师生共同诵读《弟子规》等经典读本时,读有所悟,从中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读出人生价值观,读出为人子的感恩心,读出做人的品质德操。以《弟子规》为载体之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学生人生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意义 解读 传承
【中圖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29-01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思想”的积淀,儿童时期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境界等非智力因素将是成功人生的重要基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则正是以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孩子为目标,因为那里面有“天下为公”的理念,“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境界,“高山流水”般的友谊等宝贵的人生态度,所以,作为教师,我想对大家说,请让孩子们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吧!学了中国传统文化,孩子们会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使孩子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规范、高尚审美情趣、思想有内涵的优秀人才。
我每次接新的起始班都会认认真真地领着孩子们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开始。在师生共同学习中,孩子们的养成教育效果显著,我个人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升华。在教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中,逐步感悟出许多架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理念,我整理出来,希望能为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为学生的人生做好准备。
一、开宗明义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孝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核心内容来自于《论语·学而》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弟子们在家要孝敬父母,离家外出要尊敬兄长,做事谨慎而坚持诚信,对大众要有博爱情怀,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如果做事有余力,就去学习古代文献,增长知识。
二、亲
假如这个世界没有阳光、水源、没有父母,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当然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去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父母不必做惊天动地的事,因为父母与你所求并不多。当父母呼时,应勿懒,不要以为父母是人老话多,他只是想表达对你的亲近;当父母教时,须敬听,因为父母经历了一生几十年的人生,不要以为他们落伍了,他们看问题的实质一定比我们准确,那是用教训换来的经验;当父母生病时,我们应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一句关心的话语,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孝敬父母还可以表现为“兄弟睦,财物轻,言语忍”“孝在中”了。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 当然,为人子者,并不需要愚孝,“亲有过”,也可以“谏使更”,“谏不入”,可以“悦复谏”。
三、信
信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文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它如隽永的长河奔腾至今,内涵却从未有过改变,九州华夏,因它而灿烂。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诚信是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永恒不变;诚信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曾“富甲华夏”、“汇通天下”的晋商,留下了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们靠的是什么?就是“诚信”二字。他们以关公的“义”来摒弃“见利忘义”的不良动机,凝聚同仁;以关公的“信”来摒弃欺诈、伪劣等行为,取信于社会,取信于顾主。以讲信誉著称的晋商比比皆是,他们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商谚,如“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等等。
四、仁
《弟子规》里关于“仁”这个话题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大爱,只是古人称“泛爱众”。因为我们“天同覆,地同载”,所以我们要“凡是人,皆须爱”。我们关爱他人不能自私,要尽己所能为大家服务。别人有为大家服务的能力更要大家赞赏。不轻言别人的隐私,多鼓励别人的长处,你自己的品德修养也会有所提高。人这一生记得报答别人的恩德,善于忘记别人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会过的轻松愉快。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为自己的心灵减负。如果我们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生境界就不是一般的高了。
五、谨
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好习惯。生活上的一点一滴,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小事,所谓聚小流以成江海,都是以小事成就大事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比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吵闹、不乱丢垃圾;按秩序做事;在校园里,微笑面对老师和同学,热情主动地打招呼问好;平时热心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行走在大街上时,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和安全同行;在公共汽车上,能热心地为身边的老人、抱着孩子的乘客让座…… 这些看似小事的文明之举,要变成人自身的行为习惯是很不容易的,我所教一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培训,现在已经养成了许多文明行为。五十多个孩子身后牵着五十多个家庭,我们的“小手拉大手”,在社会上就能产生不小的正能量。
六、学
一个优秀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犹太民族被世界公认为是最聪明的民族,他们从能识字开始平均每月阅读一本书。我们的先辈也曾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好书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能提升一个人的修养。我想端正读书的态度,再加上“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的好方法,学有专攻,我们一定能学有所获。
《弟子规》虽然只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沧海一粟,但作为低学段刚入学学生的课外读本,不仅能先入为主,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更能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弟子规》 贾清文 清代
[2]《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