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2017-03-31汤棋
汤棋
摘 要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语篇衔接理论分析理论角度,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并从语篇的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阐述语篇衔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语篇衔接理论 语篇的宏观与微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2.060
Abstract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from the theory of discourse cohesion theory, 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alyze and discourse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and micro perspective, this discourse cohes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pplic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discourse cohesion theory; macro and micro analysis of discourse
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在英语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历来的英语阅读教学采用的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即从每个具体的单词、语言点、句子结构分析着手,让学生逐步弄懂整个文章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做与这篇文章相关内容一些问答和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单词和词组,但是把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割裂开来,对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独立的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提高作用相对较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对文章“自上而下”的阐释,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来宏观的理解捕捉文章的重要信息。而语篇分析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语篇分析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1语篇衔接理论
“衔接”这一概念是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的,至此“衔接”变成了一个学术术语。Halliday和他的妻子Hasan 在他们的著作《英语中的衔接》中对语篇衔接理论做出了最权威的定义,他们指出语篇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是语篇不同成分之间在意义所构成的有机联系。他们还指出衔接是通过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来实现的,这些因素在篇章的衔接连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书中Halliday把衔接又具体分为两大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其中语法衔接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词,而词汇衔接手段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词汇的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和搭配。衔接是促成一个有意义的篇章的重要手段。“当我们考虑衔接时,我们是在研究那些使一个语篇成为意义单位的语言手段”。(Halliday, M.A.K.&R.Hasan,1976)国内语言学专家胡壮麟在他的著作《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提出语篇的衔接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衔接手段的语篇微观手段的分析,还包括语境、语篇结构等宏观层面的手段。接下来笔者将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去分析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2语篇衔接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 语篇微观层面分析
微观结构是影响语篇理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篇的微观结构主要包括词汇的衔接和语法关系两方面对整个篇章构成的有机联系,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整个篇章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2.1.1 词汇衔接手段
Halliday和Hasan 在1976年提出词汇的衔接的手段又可分为词汇复现关系和词汇同现关系。
(1)词汇的复现关系:即同源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下义等在一个篇章中的重复出现,通过这类词汇的复现关系该篇章达到相互衔接。例1:This unpleasant experience in your shop was the most upsetting and I feel discouraged from shopping in Home Improvement in the future. Without customers, the store will cease to exist.(点击职业英语3) 在这个例子中,句子一重复出现了同源词shop,第一个shop是名词,第二个为动名词。句子二中出现了同义词store。由此判断,这个例子是关于商店购物的话题,引导学生找准文中出现的同源、同义词,学生更快的了解文章或者段落的主题。例2:The people in workplace often seems very international. Colleagues, customers, suppliers, investors and even owners may have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點击职业英语3)在这个例子中colleagues,customers, suppliers,investors,owners都属于people in workplace的下义词, 他们之间为上下义关系,这样使句与句之间相互连贯,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猜测词义时,有些学生知道了customer, owner含义就不难推断出其他几个下义词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把握对整个段落的理解。
(2)词汇的同现关系:指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即在一个语篇中由于语义上的联系使得既定的词汇同时出现,至此整个篇章紧密连贯起来。例3:Although many people speak English, they dont all pronounce it the same way. We speak American English, and we owe a lot of its special way of pronouncing and spelling English words to one man: Noah Webster. (点击职业英语2)该例子中English, speak,pronouncing, spelling同时出现, 这三个互相有关联的词,让句子的语义紧密连接。教师可以在篇章教学中点出一些词,这些词是某一类话题相关的词,他们推测该文章的主题是否就是这几个词相关的主题呢?这样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1.2 语法衔接手段
英语的语法衔接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
(1)照应,照应是指在英语中某些成分需要一个参照来作为解释成分。例4:The technology encrypts your credit card number, name,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before they travel over the Internet. This makes doing business as safe as purchasing by telephone.(点击职业英语2)该例子中“they”与前面的credit card number, name, address, telephone number 发生了照应关系, 而下句中的This 照应前面的整个句子,至此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了紧密的衔接关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准确找准照应关系,会形成阅读理解上的误差。
(2)替代:替代是指在篇章中为了避免重复和啰嗦,用一个替代词去代替某一成分。例5:Their salaries are usually quite good and the chanc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re even stronger than those of a big firm.(点击职业英语3) 此例子中those of 代替了前面的the chanc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读者由此了解到小公司发展的机会甚至比大公司还要大。
(3)省略:“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主要信息,衔接衔接上下文”(黄国文,109)与替代对比而言,韩礼德把省略称为“零替代”。省略使得表达更简洁、凝练,但是学生若弄不清被省略的成分,会造成阅读障碍。例6: A: Has he sold his collection yet? B: Well, he has some of the paintings; Im not sure about the rest. 在此例中,回答者B在has后面省去了sold,学生若没有留意到省略的sold,可能就难以理解回答者B的含义。
(4)连接:连接是指通过连接词形成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又包括增补、转折、因果和时间关系。例7:The trip might be to exotic and exciting cities and there may be lots to see and do if you are a tourist. However, if your company requires you to travel on business, they will pay your travel, hotel and food bills while you are way. Therefore, you are, in effect, working for the company 24/7.(点击职业英语3) 此例子中涉及到两种连接。第一个是转折关系连接词however,第二个是因果关系连接词therefore。没有这两个连接词,语义就不连贯。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让他们重视篇章中的连接词的使用,进而运用到写作中去,让文章更有层次。
3语篇宏观方面分析
3.1 语篇语境分析
语境又包括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1)上下文语境又可称为语言语境,即在语篇内部影响语篇理解的成分。读者在勾画情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作者所提供的上下文信息来补充自己对某些信息理解的空白。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引导他们通过上下文来理解信息篇章含义。例8:European countries followed in the 1940s and 50s and there has been rapid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ince the 1990s. Today, most supermarkets also sell clothes, CDs, household goods and even petrol. Some have grown to become so big that they are called Super Store or Hypermarket.(点击职业英语2)在此例中“there has been rapid growth”这里指的是什么已经快速的增长呢,若不看上下文就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但是再看前文就可以了解到是指store的快速增长。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不要把前后文隔离开来判断,要根据作者重构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一些影响理解的信息。
(2)情景语境:指“语篇产生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例9: “Im really sorry,”Tom said. “Why dont we try this again? How about next Friday?” 該例子节选自点击职业英语2中的一篇课文A Happy Ending,如果不看该课文发生的情景,就不能体会到说话者Tom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有多么沮丧和绝望,因为他搞砸了和心仪的人的第一次约会,却还希望着有下一次的补偿机会。他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所以只敢试探性的问。所以在学生读课文时,引导他们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境和说话者的心境表达出来,这样有助于他们对篇章的理解。
(3)文化语境:任何一门语言都会受特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或该语域的人的价值观的影响,而出现特定的表达方式或有着特定的语义。因此,有时出现按通常方式很难理解的语句或者篇章的时候,就要考虑该篇章的文化背景因素了。例10:Tom was in a blue mood because the blue Monday was coming. 在中文一般用灰色来表达低落的情绪,而在此例中,若不知道在英语中习惯用blue表达沮丧不愉快的情绪,便很难理解该句子所要表达的含义。汤姆闷闷不乐是因为黑色星期一要来了。
3.2 语篇结构分析
一般而言,高职英语阅读的体裁主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对语篇的结构进行分析。记叙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六部分:摘要、指向、进展、结局、回应、评议。摘要是指这整个要记叙的事件的简要概括。指向:叙事者对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的简短介绍,叙事的时态通常为一般过去时或者过去进行时。进展:这部分是整个叙事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以及人物个性和心理的变化。结局:也就是整个叙事的结尾部分。回应:是指作者把整个故事与现实生活相连接,引人思考。评议:作者对整个故事的评价。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模式一般包括:(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细分为:情景、问题、反应、评价这四个部分。首先说明问题发生的情形,然后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反应进而找到解决方式,最后对问题进行评价。(2)一般到特殊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先概括说明主要观点,然后举例证明;第二种是总体说明观点,再具体说明主要细节。(3)主张——反主张模式,即作者说明普遍认同的观点,然后说明自己的观点,这种模式通常出现在议论文中。
当然这些结构模式也不是完全分开的,在有些篇章中可能会有几种结构模式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正确分析文章的宏观结构,进而让他们自己学会分析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结论
语篇衔接理论的运用能够补充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即从宏观的语境和篇章结构来理解文章,理清文章的宏观脉络。又从微观的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衔接来理解文章,在过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并回答,既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英语的表达能力。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语篇分析来指导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值得教师进一步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R.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2] 王枫林.阅读理解和语篇分析研究[J].外语界,1994(1).
[3] 胡壮麟.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教学,2001(1).
[4]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 劉黛林,牛健.点击职业英语2[M].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7] 刘黛林,牛健.点击职业英语3[M].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