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对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2017-03-31张凡单国顺贾天柱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

张凡 单国顺 贾天柱

【摘 要】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侧重于实践,是中药炮制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在中医药大学的炮制实验往往局限于传统和简单的理化实验,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全面掌握中药炮制知识。基于此对中药炮制的实验进行教学改革,增设综合性和开发性实验,这样更有利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炮制的兴趣,培养更全面的中医药人才。

【关键词】中药炮制 实验教学 炮制实验改进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依据辨证施治的用药需要、中药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需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科是最具传统特色的专业学科之一,是中药有别于天然药物的重要标志。传统的中药材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必须经过炮制才能使用。中药材通过炮制可以減低或消除毒性、改变或增强药效,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中药炮制学是各中医药大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中药炮制学课程实践性很强,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纽带。随着中药炮制学的不断发展,各种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中药饮片生产的逐渐规范化,现有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陈旧、实验方法单一,影响了学生对中药炮制这一快速发展的传统技术的正确认识。为此,进行中药炮制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创新研究,对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中药炮制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中药炮制的综合性实验是在完成了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之后进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通过常规的实验教学,将已经掌握了各炮制方法的操作要领和饮片质量检测手段的方法,并在“系统炮制学”的理论之上,对炮制的前后的各个样品进行质量检测,让学生亲自动手,使个子货制成中药饮片,并检测各个阶段质量发生的变化,进而从整体把握饮片的生产工序,并了解各个步骤对饮片生产的重要性,最终加深学生对炮制各个环节的印象和综合知识的运用[1]。

开放性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验资源和自由空间,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挑战性和自主性。中药炮制学的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制定方案,并分配各小组同学主动提出问题与指导教师反复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不熟悉的领域积极请教相关老师进行学习,改善了学生对实验课被动接受的态度。开设开放性实验,即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种药材的炮制研究实验。实验前让学生查阅相关医药学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可涉及某一药材不同炮制方法之间化学成分或药理作用变化的研究;或同一炮制方法不同工艺优化的实验研究等,最后形成实验报告。任课教师对报告进行认真批改,发现问题时及时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汇总整个班级的报告情况,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本教研室通过实行该方法,不仅使学生对炮制实验研究产生浓厚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科研思维与能力[2]。

一、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改革

(一)增设中药炮制综合性实验

目前各中医院校中,所开展的中药炮制实验的教学仅是局限在炮炙(单炒、合炒、炙法等)的过程,而其上下游很少涉及,如中前处理中的软化、净制和切制以及后期在方剂中的应用均很少涉及,但事实上这些所忽略的炮制工序对饮片所产生的疗效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目前炮制实验的所设项目的情况,发现学生对炮制的观念仅仅局限在了动火炒制的过程之上,影响了炮制的效果。基于此,我校贾天柱教授所提出的“系统中药炮制学”炮制理论,得到广泛认可,所以在原有的基础实验进行改革,再加上一门综合性开放性实验。这样让学生完全掌握在饮片制备全过程的技能,加深学生对炮制技能和饮片制备的全面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加入这方面的内容可以使得学生上课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得到确实有效的实践和应用,将理论和实际内容联系得更加紧密,摆脱了以往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对学生奠基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拓宽就业渠道都有推进作用。

挑选代表品种作为“系统炮制学”实验单味药。以白术为例,以往的实验课中是指导学生用麸炒炮制麸炒白术,我们现在要求从白术的根茎开始进行炮制,从原药材—净制—软化—干燥—麸炒—成品。强调净制、切制在炮制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系统炮制学的综合实验的研究方法。

实验技术路线如下:

在质量分析将使用高效液相的方法对白术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以上内容对白术饮片的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在每一步的炮制工序后都对其指标性成分进行检测。这样检测各步骤的炮制质量,并进行比较,引起学生对净制和切制在炮制过程中的重视。同时在方剂的生制品遴选中,也做到了强调炮制对于方剂提高药效也是很重要的。

(二)增设中药炮制开放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和优选实验方案,可以分析、总结实验结果,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根据现行的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将“炒炭工艺对槐米质量的影响”列为设计性实验项目。学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初步确定影响槐米炭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设计开放性实验方案,经指导老师探讨和修改后,最终完善实验方案。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实验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如按照各自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后,有的未在最佳的炮制工艺下进行;有的设计方案一致,但实验结果却相差甚远,这方面可能是学生动手能力的欠缺。我们要求学生从实验操作到实验结果进行流程分析,总结出失败的原因:或是查阅文献不够,或是设计实验参数不合理,或是操作时温度控制不准确,或是有些同学在测定过程中选择了不合适的检测方法,或是在含量测定的过程中基本操作不过关。通过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加开放、主动获取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中药炮制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改变了学生对炮制学科的看法

以往的学生对中药炮制的实验认识仅仅停留在炒药,没有更多的科技含量,认为只要将药炒好了,实验也就做好了。实则不然,对于中药炮制来说,学生既要掌握传统的炮制技术,又要学会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评价炮制品的优劣,解析炮制原理,这些都是中药炮制学生所掌握的技能,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学生掌握了现代的科研手段才能促进中药炮制的发展,所以对这种学生认为中药炮制落后的印象,要极力去纠正。

(二)促进了学生对炮制学科的掌握

开设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后,学生对中药炮制的实验技能的掌握得更加全面。原来的实验都是老师规定学生做什么,学生才去做什么,这样不利于学生更全面思考实验所练习的内容。实验课改进后,学生在对所要做的实验内容思考得更加周全,不再盲目地只是跟着老师的示教去操作,而是更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中药炮制的实验内容[3]。

(三)培养了学生对炮制学科的兴趣

通过新增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对中药炮制从原来的新奇到真正的热爱,在中药炮制的课程中有很多的问题是值得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去完成和验证。经过开放性的实验的建立,激发了学生对炮制所涉及问题的解决,学生从被动上课听讲,到愿意去参与科研实验,去解决炮制学科未知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对炮制学科的热爱,更加有利于培养中医药的全方面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翡翠,姜林.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新疆中医药,2010,28(6):59-60.

[2]殷放宙,李林.关于《中药炮制学》教学的几点想法[J].中医药导报,2008,14(10):100-101.

[3]史辑,高慧, 鞠成国,等.形成性评价在中药炮制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7(5):185-186.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
问题引导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践探索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光反应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结合的研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
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探讨
微课在高职高专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综合实验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