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31焦秀珍
焦秀珍
【摘 要】“三疑三探”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三个步骤,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在“疑”和“探”的循环当中得以吸收,实现运用拓展的目标。文章通过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特点的分析,解读这一教学模式的各个步骤如何与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目标相结合,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三疑三探 高中化学 教学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学课改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掀起新高潮,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加之高中化学知识点多,本身又具有抽象性,普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诞生的,是经过河南省教育界实践的有效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主动参与课堂,提升学科学习的兴趣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突出问题导向
疑问是思考的开始,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探索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探索。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当中,问题是主线,无论是自主探究还是小组探究都是围绕着问题而展开的。学生在不停地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积极思考,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问题成为课堂的精髓,解决问题是教学的落脚点,这也要求教师必须设置恰当的情景来激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模式
“三疑三探”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中实现的。以不同层次的8~10人的小组为单元,所有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都是在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和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分享和互动,达到小组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凸显自主学习和评价意识
在“三疑三探”中,问题是由学生自主探寻出来,并自主解决。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教师在其中发挥出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在其中的评价作用也十分重要,一方面作为点睛者,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指导;另一方面,教师的点评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小组之间产生良性的竞争意识,促进共同进步。评价不仅存在于师生之间,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疑自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开展设疑教学的关键。教师要了解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所在,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从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胶体”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联想生活中见到过的胶体现象,观看微课视频、科教纪录片等,或者可以让学生自主配制胶体溶液,让学生对胶体现象产生好奇和疑问,编写自学提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和修正提纲。
(二)解疑合探
解疑合探的目标是进一步理解课本内容,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各小组根据上一环节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进行交换,并互相答疑,在交流探讨中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指出实验操作中的要点和不正确之处,探讨最佳的实验操作流程,要比單纯的教师演示实验效果更好。
(三)质疑再探
质疑再探是在设疑自探和解疑合探的基础上,在基本完成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的情况下,继续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在前面两个阶段中,学生已经对课堂知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质疑再探是通过再一次的“疑”与“探”的循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一步透彻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要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提问方式,充分鼓励学生不断向深层次探索,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尤其是要鼓励层次居于中下的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可以借助自编习题,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再一次加深,帮助学生联接起知识脉络,为实现运用拓展的目标打牢基础。
(四)运用拓展
运用拓展建立在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并完成巩固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重难点、易混点适当增加难度。可以借助预设习题、教辅材料,帮助学生分析类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关键并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大胆发言,大胆交流,就自己对知识点和习题的理解与其他同学交换看法,教师要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思考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同时,运用拓展也是下一轮“三疑三探”的起点,整个课堂就是通过不断地探究、质疑来巩固和学习新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总结
“三疑三探”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本身。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运用“三疑三探”要求师生改变以往的身份定位。教师要善于鼓励启发,学生要拓展质疑、表达、倾听和反思,既不能抛开课本,又必须注重拓展和延伸,通过“疑”和“探”的多次循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文普. 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J]. 新教育, 2009(1):11-11.
[2]牛秀清.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 新课程·中旬, 2015(10):65-65.
[3]张雪珂. 新课程下化学教学改革的尝试[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2011(6):44-45.
[4]孙小丽. 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调控[J]. 新课程·中旬, 2015(3):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