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薯窖不再“闷人”
2017-03-31梅小颂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7年3期
梅小颂
在鄂南农村,用来储藏红薯的薯窖随处可见。它的结构主要有横式和竖式两种。
横式薯窖进出方便,但储藏红薯的效果差,而且南方雨水多,导致薯窖易垮塌。竖式薯窖储藏红薯的效果好,但进出不方便,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媒体上常有鄂南农村村民闷死在薯窖里的报道,谁是导致这些悲剧的罪魁祸首?答案是二氧化碳。
为防止雨水进入竖式薯窖,人们将薯窖盖得很严实,这导致红薯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积累得越来越多,浓度越来越大。这时,人一旦进入薯窖就会出现头痛、嗜睡、心跳加速等症状。而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10%时,将导致人严重缺氧、永久性脑损伤、昏迷甚至死亡。
如何验证薯窖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超标?
第一种方法是做灯火实验。将一支燃着的蜡烛伸入薯窖内,如果蜡烛熄灭,表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但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因为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16%时,蜡烛仍然能正常燃烧。
第二种方法是向薯窖内丢干树叶。如果树叶下落的速度很慢,人就不能进去。但树叶下落的速度不好判断,所以这种方法也不可靠。
第三种方法是搬一台风车对着窖口扇风,驱散二氧化碳。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风车笨重,薯窖离家又远,使用不便。有人又想出使用鼓风机,而启动鼓风机需要电源,操作十分麻烦。
第四种方法是用动物检验。把母鸡放入薯窖观察其活动状态,如果母鸡死亡则人不能进去。但这种方法既不人道也未考虑人与鸡对二氧化碳的耐受性的不同。
为此,我想到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可将装红薯的箩筐用吊绳捆好,放进薯窖内再快速提起来,一进一出的过程中能带出不少的二氧化碳,如此反复多次可大大减少薯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人們就能放心下到薯窖里取红薯了。(指导老师:陈世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