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2017-03-31张丽英姜朝龙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微时代辅导员

张丽英+姜朝龙

【摘要】自2009年微博的出现,一系列以“微”冠名的微媒体便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人们面前,宣告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微时代”。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新兴事物的前沿者,更是这些微媒体的主要体验用户和使用者。“微时代”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同时也对他们心理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日常生活学习的辅导者,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相对优势。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而探索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搭建微媒体心理咨询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及网络平台的监管。

【关键词】微时代;辅导员;大学生;心理辅导

20世纪以来的信息技术发展和21世纪网络媒体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当今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全维度的信息化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群组、微生活圈等这些以“微技术”为标志的网络信息和文化传播媒介正在为社会生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当代大学生都是“95”后,他们青春而富有朝气,时代感也比较强,对新兴事物有着先天的敏锐性和浓厚的兴趣,因此,微信、微博等微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强的信念和积极的人生观,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高校辅导员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微”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振兴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乎高校德育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关乎国家的未来建设是否可以健康、持续发展。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微媒体的青睐度很高

从2016年9月开始,“95”后成为了大学校园的主力军,开放性、互动性、结构性是这一代的鲜明特征。他们思想活跃、时代感强,对一切新生事物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勇于尝试和挑战。他们随着网络长大,网络也因他们而进步。可以说,这一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近年来,由于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媒体的兴起,极大的引起了高校大学生的青睐,他们运用这些媒体软件获取知识、交友互动、购物娱乐等等,进一步推动了微时代的快速发展。

2、对微媒体的依赖性较强

据观察,当前高校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至少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加上进入大学后,时间比较自由,没有了高中学习的紧迫感,从而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下降。调查数据显示,95%以上的高校大学生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网络微媒体,其中有近90%的学生每天都会使用微博、微信等进行自己的微生活。一多半学生每天的上网花费都会超过1.5个小时,甚至本科生中有近30%的学生每天会长达5个小时以上,可以说是微媒体的老客户。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微媒体的依赖性很强,上网时间长,使用频率高,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3、大学生思想受到微文化的冲击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愈来愈先进。在当下的微时代,大家都崇尚言论自由,并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肯定。而当前的微媒体无须实名认证,所以人们在网上任意发布消息内容,其中自然夹杂一些垃圾信息。例如,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和文化,甚至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反人类的消极价值观念,甚至是包含暴力、色情等内容的文字、图片、视频。另外,网络的开放性也给西方文化渗透提供了传播媒介。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是“95”后,缺乏社会经验,思想观念也不够成熟,面对这些不良信息还不能够理性地进行辨别,无形中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途径

“微”时代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我们应该坦然积极地接受这个现实,接受它带给我们的好处,克服它带给我们的弊端。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负责人,更应该深入了解“微”时代内涵和特征,探索“微”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充分利用这些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首先在新生开学初期,辅导员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测试,并建立好有關个性特点和心理特点等相关材料的心理健康档案。然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和学院单位应利用校园网络定期进行学生网络心理和行为的调查,广泛收集学生的心理行为资料,为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从而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建立的档案,高校辅导员可以充分掌握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辅导档案中记录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避免和减少心理危机问题的发生。

2、搭建微媒体心理咨询平台

鉴于大学生对微媒体的喜爱与依赖,高校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微媒体,通过学生所关注的内容和发表的信息来了解大学生真实的心理动态,与他们进行交流和互动。据了解,虽然现在很多院校开通了公众账号,但是其发布的都是一些公告通知,比较官方化,大学生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所以鲜有学生去关注。因此,建议高校为大学生搭建微媒体心理咨询平台,比如在公众账号上可以发布一些生活化的内容,或者分门别类地设置专门的板块,定时发起一些有代表性的话题或者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加强对大学生及网络平台的监管

当前的微时代,由于微媒体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人们在网络平台上可以“畅所欲言”,所以很容易传播一些虚假信息甚至违背常理、颠覆三观的内容,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言论,加上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这就要求高校要在微信和微博等管理中积极构建监督机制,对网络平台的管理、运行、信息发布等做出严格规定,倡导微博道德,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检举微博信息,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形成微博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微文化”观念,并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从而更好的促进“微文化”的健康发展,营造健康、和谐的“微文化”环境。

“微”是微时代的突出特色,使小民生活有着具体的体现。现在的大学生热衷于电子产品,对当下不断更新换代的媒体软件更是青睐有加。因此,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导师的高校辅导员,要紧跟时代潮流,深入学习微时代的相关知识,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学习知识、完善自我,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静.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2.

[2] 彭 艳.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与职业, 2016(12):95-96.

[3] 徐 曼.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4.

[4] 高 莹.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 中共中央党校, 2016.

[5] 杨晨程. “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J]. 商, 2015(4):185.

【作者简介】

张丽英(1990—),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姜朝龙(1991—),男,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微时代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