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者—译者—读者三元关系看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2017-03-31余秋芳
【摘要】本文从作者—译者—读者的三元关系出发,来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的二重性,并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即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应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进行再创造,以传神再现原作丰姿。
【关键词】作者;译者;读者;三元关系;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
一、引言
文学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翻译活动,它既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活动,也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更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在这项复杂的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是翻译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另一方面,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译者主体性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择,对原作的解读和阐释,对原作者意图的分析,以及对译入语读者和文化的关注等都是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仅要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还要用译入语进行再创造,以体现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性。因此,本文拟从作者—译者—读者的三元关系出发,来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的二重性,并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二、译者主体的二重性:“接受者”和“生产者”
在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读者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并且需要对其进行慎重考虑的三个重要因素。首先,作者是原文的生产者,他用自己的本土语言创作出富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并且使作品打上自己文化的烙印;其次,读者是译文的阅读者、接受者与反馈者;他们的能动性都是单向的,作者作用于原作,读者面向译文。而译者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听到来自作者和读者的不同声音,其主体性具有明显的矛盾二重性:一方面,他在阅读原作时,要接受原语文化并受其影响;另一方面,他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原作进行解读和阐释,进而用译语对原作进行加工,生产出译语文化下的译作。
1、作为“接受者”的译者
作为“接受者”的译者,在接受原文时,一方面将自己视为作者的“仆人”,努力进入作者的心理世界;另一方面,译者也可视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一个具有同作者平等身份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倾向体现出来,以生产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译文。但无论译者采取哪一种接受心理,在翻译过程中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译者的主体性都是实际存在的。
2、作为“生产者”的译者
作为“生产者”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尊重作者的首创性,还要考虑诸多与读者有关的因素,包括读者对象群,对象群大致的阅读能力、审美标准、文化期待,以及读者的潜在反应等。此外,译者在成为“生产者”之前,首先是个读者,因此,在第二次生产即翻译过程中,译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嵌入自己作为“阅读者”的理解阐释,并带上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
三、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基于对译者主体二重性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作为“接受者”和“生产者”的统一体,肩负着“接受”信息和“生产”信息的双重功能,需要同时考虑作者和译语读者的不同需求。接下来,本文将具体分析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是如何表现的。
1、语言方面
两种不同的语言,在音形义、表达方式与结构等各个层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因此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译者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地道的译入语表达源文本的意义,以期完成源语与目的语在表达内容上的融合,使生产出的译文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进而完成文学文本的再创作,给原作品赋予新的生命。
Eg:Spanish moss dripped from huge cypress and oak trees along the winding Atchafalaya River,providing cover for the birds calling to each other in the fading afternoon sunlight。
译文:午后阳光渐渐隐退。阿查法拉亚河蜿蜒流淌。河两岸矗立着高大柏树和橡树,铁兰从树上倒挂下来,小鸟在树叶间鸣啾,互相应和着。
分析:首先,在语序上,译文按照汉语观察事物由大到小、由近及远的逻辑顺序将原句的语序调整如下:阳光—阳光下的河流—河堤上的树木—树上的铁兰—铁兰中的鳥。其次,基于英语重形合句,汉语多意合句;英语整体呈现为枝繁叶茂的树状结构,汉语多采用竹节式结构,所以译文在句式和结构上作了转换,使译文更贴近汉语的表达方式,以实现翻译的目的。
总之,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译者在进行文学文本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以完成原文本在语言层面的转换。
2、文化方面
文学翻译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它既涉及语言层面的转换,又包含文化信息的传递。在某种意义上,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现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必须发挥主体性,“进行文化透视与解析,对于浓缩在符号之中的文化成分,要细加分析,把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的机会减少到最少。把文化信息有效、充分地移植到译入语系统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所以译者要对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文化在翻译中可以移植传递,即异化;也可以翻译转换,即归化。
Eg:She was a striking looking woman,a little short and thick for symmetry,but with a beautiful olive complexion,large dark Italian eyes,and a wealth of deep black hair。
译文:安娜貌颇丽,肤色雪白,柔和如凝脂,双眸点漆,似意大利产。斜波流媚,轻盈动人,而鬓毛压额,厥色深墨,状尤美观。形体略短削,微嫌美中不足。
分析:中英文化中对美女的定义是不同的。在英语文化中,金发碧眼型,黑发黑眼型,金黄色头发的天使型被视为三种典型的美女形象。而在中国,人们常用“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口,瓜子脸,杨柳腰”等之类的词语来描述他们眼中的美女形象。考虑到这一不同点,译者把外国的美女形象“归化”为中国文化中普遍认可的美女形象,使译入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译文。
总之,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加强文化意识,重视潜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问题,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四、结语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生产者”的统一体,肩负着“接受”信息和“生产”信息的双重功能,需要同时满足作者和译语读者的双重期待。因此,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应充分发挥主体性,细心体会原作,紧紧跟从作者的心理轨迹,与原文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充分再现原作的丰姿,进而生产出符合译语读者期待的译作,以实现文学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 孙艺风. 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
余秋芳(1991—),女,汉族,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