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高校班级建设的策略研究

2017-03-31陈娟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网络文化和谐发展

陈娟

【摘 要】在信息时代,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加强高校班级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细落实。文章旨在阐释网络文化对高校班级建设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丰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促进班级和谐发展,提高班级学生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班级建设 网络文化 策略 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快,信息网络快速崛起。在信息时代,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加强高校班级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细落实。

一、高校班级建设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班级建设的内涵

在我国高校的管理中,学校以“学校—院系—年级—班级”为体系进行管理,班级作为这一体系中最基础和产生最直接影响力的一环,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基础单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建设涉及学风建设、班风建设、班级制度、班级活动建设等多方面,与班级和谐发展、学生成长成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都有着密切联系。

(二)高校班级建设的现实意义

1.班级建设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

大学阶段是学生青年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大脑逐渐发育成熟,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并调节用脑,能客观分析和综合考虑外界事物,做出理智判断。在此时期,大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既会受身边优秀正面典型的积极带动,也会受到“反面教材”的影响,有可能在班内滋生歪风邪气。为酿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受到正面的思想影响,形成正确的“三观”,加强班级建设尤为重要。

2.班级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班级作为大学生发展的基础单元,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平台,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管理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在班级活动策划、班级规章制定、班级同学互动等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网络环境现状及对高校班级建设的影响

(一)现阶段网络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网络技术、设备逐渐普及,网民数量逐年上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较2014年增加3951万人,手机网民6.2亿,占整体网民的90%。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班级建设的影响

高校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电脑和网络的使用十分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文化形态,具有信息流动快、来源广、开放性、多元化和虚拟化等特点,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1.网络文化影响高校学生价值观念

在网络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突破传统,通过学校、家庭和大众传媒形成价值观,大量接受互联网信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而此时大学生缺乏处世经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2.网络文化影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

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环境具有迅速、灵活、平等、开放和虚拟的特点。这使学生、教师等班级文化建设主体在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上产生变化。虚拟化的网络与现实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明确交流对象的身份、年龄、性别等信息。这就使青年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必考虑上下级垂直型交往关系,拉近彼此交往距离,属于典型的横向式交往。与此同时,打破了同学间日常交往中的交际圈,能更大范围、更加自由、更加平等地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3.网络文化影响高校班级学习管理

互联网为社会各界群体提供了自由展示的平台,高校、学生组织、院系、班级也都在利用这一平台,充分展现自身文化和特色,使网络文化更丰富。对于学生而言,网络资源丰富,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思考和辨别信息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又能及时获得学生反馈信息,还可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意见和建议做出改进,有利于加强班级学习管理。

三、利用网络文化促进高校班级建设的策略

近年来,虚拟网络平台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师生间的关系得到拉近,诸如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网页留言等形式进行交流、学习与咨询,信息得到快速的传播;通过专题网页建设的形式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投票、抽奖等形式,开展线上和线下同步活动,扩大宣传力度。教育工作者和班级管理者更需要利用丰富的网络文化,充分利用对学生具有影响力的方式,对班级建设的内容和途径进行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网络环境下的班级建设新态势。

(一)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引导班级思想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对班级学生“三观”的积极引领,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具有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等优势,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内容。因此,应构建网络文化平台,创造氛围良好的班级网络文化。通过学校、班级网站、微博、公众号、QQ号等平台,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其次,还应丰富网络宣传形式,可通过宣传教育片、典型人物事迹等宣传内容,与学生产生共鸣,宣传时代的正能量;同时,还可通过各类网络平台与学生加强互动,充分了解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开展一对一深入的交流,保证思想教育的正向发展。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交流形式,提高班级内外部交流

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较为独立,出现班级内部交流、师生交流形式单一等现象。班级建设应充分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形式,打破现实的交际圈,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促进班级内部建设。除此之外,班级建设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搭建接触外界社会的平台。高校大学生与初高中生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思维的开阔性、学习生活的丰富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媒体的兴起为大学生开拓思维、接触外界信息提供了快速的交流平台。同时新媒体作为新型交流方式可在信息的传播上发挥其及时、快速、受众广的特点,取代传统单一的人際传播、纸质通知等方式,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资源,有利于班级建设管理。

(三)以网络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班级的向心力

丰富的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等能力。其中,班级活动是开展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班级活动,可克服传统活动中受众单一、影响面小和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利用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符合学生身份,有益于学习和生活的活动主题,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营造健康、活泼、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例如,利用网站和微博开展“微话题”系列讨论,让学生在网络上交流想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利用网络平台影响力广的特点,开展“微公益”活动,充分动员学生群体的力量,真正做到公益活动人人参与;定期开展大学生优秀事迹推选活动,发挥榜样力量,形成高校校园向上向善的力量,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郑云.虚拟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09(09):138-139.

[2]杜杰,张英,陈志刚.高等学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429-431.

[3]王琦.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05).

[4]徐磊.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2008(36):276-279.

[5]庞馥珊.关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2):244-245.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网络文化和谐发展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