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首批F—35B战机飞赴日本岩国基地
2017-03-31刘虹麟
刘虹麟
2017年1月18日4架美国海军陆战队VMFA-121中队的F-35B战斗机和两架KC-10空中加油机飞抵驻日美军位于山口县的岩国基地,这是美国首次在本土以外地区部署该机型,彰显出岩国基地在诸多美军驻海外军事基地中之重要地位。
一、美军努力打造的重要海军陆战队基地
岩国属于山口县,位于日本本州岛的西南部,面积872平方公里,人口十多万。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于美军的第一岛链部署。驻日美军岩国基地就位于日本山口县岩国市、面向濑户内海的三角洲上,是驻日美军的重要设施,也是一座军民共用机场。未来或将成为远东最大规模的美军基地。
岩国基地是驻日美军在日本本州地区的唯一海军陆战队基地。这是一座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共用的军事基地。美军方面称作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基地(简称MCAS Iwakuni)、民航机场方面称作岩国锦带桥机场(日本语:岩国錦帯橋空港)。岩国地区自古便是交通要冲,日本帝国海军于1938年4月展开了海军新航空基地的建设工程,今日岩国航空基地很大一部分即在当时建成。
首批进入岩国航空基地的盟军部队是对日军航空基地签署了冲突终止书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分遣队,之后为美军与盟军共同使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岩国机场成为美军飞机前往朝鲜半岛战場的出发基地。1951年11月起英国海外航空将日本的航点从岩国改为东京羽田机场。1952年签定旧金山和约后日本结束盟军占领状态,盟军在4月1日把岩国机场全部交给美国空军接管,1954年又改由美国海军航空兵管理。1957年3月已成立超过2年的日本航空自卫队进驻岩国航空基地,与美国海军共用基地。1958年7月20后美方管理单位改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而日方也在1967年12月1日改由海上自卫队进驻。
经过60多年的扩建改造,如今岩国基地拥有完善的机修、后勤、通信、情报、医疗保障、指挥等整套软硬件设施,还能为飞赴周边的友军部队提供支持。出于加强对亚太热点地区实施快速反应的需要,日美于2006年签署了《驻日美军整编计划》,由此这个本来居于二线位置的航空站战略地位大幅上升。2012年7月岩国基地在日本率先停放美军新型运输机MV-22“鱼鹰”,成为了隶属普天间机场(冲绳县宜野湾市)的新型运输机“鱼鹰”向日本本土移动、训练的据点。
岩国基地是美日两军共用,除了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有日本自卫队驻扎。驻扎兵力包括日本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的第31航空群司令部、第71、81、91、111航空队以及整备、通信等部队,包括航空自卫队所属的救难飞行艇。日本自卫队与美军驻扎一处,不仅可以在合作中加强先进技术和经验交流,同时也能与美军共享通信、侦察、后勤等资源。
二、美军第一岛链的重要桥头堡
岩国基地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于美军的第一岛链部署。美军在亚太地区第一岛链的整体战略是以三分之一的部队驻扎朝鲜半岛,带领韩军对抗朝鲜。而以三分之一的兵力驻扎日本作为对朝鲜驻军的后援。因而具备增援半岛最有利位置的岩国基地自然也就成为美军的重中之重。此外岩国濒临广岛湾,基本上处于三面日本国土环绕之下,在自身的安全保障方面也有一定有利条件。
岩国基地是驻日美军基地中离朝鲜半岛最近的一个,其距离朝鲜半岛最南端的釜山只有300公里。距离首尔和平壤分别为600多公里和800多公里。也就是说从岩国机场起飞的超音速战斗机只要十多分钟就能飞抵釜山上空,三十多分钟到达首尔,四十多分钟到达平壤。如今一旦朝鲜半岛爆发冲突,岩国基地本身停驻的战斗机群就能在短时间内赴半岛参战,或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半岛驻军形成有力支持。同时又可以得到来自日本本土东部和冲绳美军的增援,而上述其他基地的战机在参战途中或参战结束后也可飞至岩国基地进行休整,从而形成连续的支持链条,保证对战场施加的持续影响力。美海军陆战队在日本的主要基地是冲绳地区,而近来美军逐渐将兵力从冲绳向岩国转移,也可认为是美军试图加强对朝鲜半岛控制力的一种态势。为此美日不但对岩国基地的设施不断整改,还填海造地,在岩国基地东侧增设了一条长2440公尺的跑道并于2010年投入实用。
岩国基地的使命之一是“当亚太地区发生战斗及突发事件时,为美军及盟军提供支援”。目前驻日美军的总兵力为3万多人(不含第七舰队),其中重头是海军陆战队(占总数一半)和空军(占总数三分之一)。而岩国的美军设置除了空军的一个通讯站,主要就是海军陆战队的机场。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独立性很强的军种,拥有自己的陆战师、航空联队和勤务大队。而岩国驻扎的包括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的第12大队,一个地面支援中队,以及后勤、通信等,总兵力约3000多人,加上家属和文职人员总数在5000人以上。基地目前有53架战斗机,包括AV-8“海鹞”攻击机、F/A-18大黄蜂战斗机和KC-130空中加油机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2010财年的采购计划已显示陆战队航空兵将于2015年秋在岩国航空基地派驻16架F-35B战机,以取代目前基地内的AV-8攻击机和F/A-18攻击机。
2012年7月岩国基地在日本全国率先停放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这款出现在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新式运输机,机体类似固定翼飞机,但在两翼尖处各装一套可在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之间转动的旋翼倾转系统组件,从而它既能如普通直升机般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又具有涡轮螺旋桨飞机高速巡航飞行的能力,是一种革命性的直升机,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新法则的重要载体。与CH-46运输直升机相比“鱼鹰”的最高时速是其2倍,装载能力是其3倍,作战半径是其4倍。岩国也就此成为鱼鹰运输机的日本训练基地。此外根据驻日美军整编计划,2014年7月15日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冲绳县宜野湾市)的15架KC-130空中加油机开始移驻岩国基地,移防工作在当年8月底之前完成。空中加油机移驻是日本政府为解决普天间搬迁问题、以看得见的形式减轻冲绳负担而决定比原计划提前实施的。
如今为推进和落实亚太“再平衡”,驻日美军正在积极从军事方面准备“空海一体战”,强化海空力量在日本基地群的“整合”,确保对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能力形成“对冲”。“空海一体战”旨在发挥美国海空军的优势,在有事时能够强行“介入”东海、台湾海峡及南海等关键区域。反映在岩国基地移防方面,驻日美国空军第5航空队和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希望打造新的作战力量组合,既有适合战区快速力量投送的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和KC-130J空中加油/运输机,还有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作战效能比各部单打独斗高出两三倍。可以说美军部署在驻日基地的新锐战机层出不穷,核心战力提升明显。另外驻日美军的装备更新与兵力整合更多地与战略层面的调整挂钩。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曾向五角大楼提交题为《关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态势战略的独立评价》的报告,它后来又被送给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审议。该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战力态势”,强调维持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重要性并着重呼吁美国政府在亚太“再平衡”概念之下加快向日本、韓国等盟友国家转移武装力量,以抵消“中国军力崛起带来的不确定性”。
三、美军预将岩国基地打造为头号“鹰巢”
随着近来岩国基地在美军整个亚太布局中的意义不断提升,当地也陆续进驻先进的美军战机且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按照计划在2017年将有59架航母舰载机从神奈川县厚木基地转移至岩国基地,使得岩国的各式军机数量比过去翻番,常驻战机数量达到127架,从而使该基地兼具战斗、攻击、空中支援、运输等多方面战术能力。因此岩国基地就超过目前驻日美军基地中军机数量最多的嘉手纳基地(位于冲绳县嘉手纳町等),一跃成为远东最大规模的美军基地。
到今年8月,将一共有16架F-35B战机部署到岩国基地,用以取代老旧的F/A-18和AV-8B战斗机。岩国基地的军事意义因此将进一步提升。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是美国联合部分盟国研制的第五代多用途作战飞机,具备雷达隐身能力,有A、B、C三种版本。F-35B的特点是可以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还搭载有可探知弹道导弹发射情况的高性能雷达。岩国基地部署的F-35战斗机属于海军陆战队专用的B型战机。美国海军陆战队计划在2017年1月部署第一批共10架,8月时再部署6架。这也是F-35B型战斗机首次在海外部署。目前日本航空自卫队已经订购了52架F-35A型战机,但是没有订购B型战机。一般认为如果日本自卫队也拥有B型战机的话,可以在目前的轻型直升机航母上实施起降,这就意味着日本轻型直升机航母将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岩国基地部署F-35B型战机,将会对中国空军和海军进出太平洋以及在东海的活动实行牵制,提高日美对中国和朝鲜的联合军事遏制力。
F-35B拥有电子战、情报、监视与侦察以及动能攻击能力,是海军陆战队未来两栖攻击能力的关键支撑。在未来战场上F-35B可以联手F-22, 形成高低搭配。F-22清除敌方战机和地空导弹,F-35B携载导弹对分散的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不仅可以和F-22联手,F-35B还早在2015年5就已经在两栖攻击舰上降落过,已经完成了舰上实战操作测试的第一步。一旦开战F-35B一个转场就可以飞到朝鲜半岛南部的机场上并直接投入作战,或者从岩国基地起飞,进入前线实施攻击任务也可以。岩国基地的部署调整意味着日美正在将这里整合成一个对外作战的“鹰巢”,驻日美国空军和海军、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实现新的作战力量组合,既有适合战区快速力量投送的MV-22B“鱼鹰”和KC-130J空中加油/运输机,还有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这些战机如果与邻近基地部署的美军F-22、F-15、F-16战机形成战斗组合,作战效能将有非常大的提升。
美国在军事领域落实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具体行动就是实施“空海一体战”,其最核心任务当属驻日美军重组再编和基地抗打击能力建设。为此美军一方面从日本撤出地面部队,一方面提高岩国等前沿基地的抗打击能力,并拟将现有的“爱国者”-3反导系统换成射高、射程更大的战区高空防御系统(THAAD),从而提高战时的安全系数。更重要的是美军的航空航天远征部队正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在日本。迄今美军航空航天远征部队中的两个中队已来过日本,即轮驻过嘉手纳的美国空军第18联队第27远征战斗中队(配备12架F-22战斗机),以及第132电子战飞机中队(配备5架EA-18G)。后者于2011年参加过空袭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行动,此后在2012年3月开赴韩国乌山进行短期部署。如今该中队更多地在岩国基地活动,表明其假想敌已发生变化。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