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戛乡核桃产业发展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2017-03-31杨静鲁定伟
杨静+鲁定伟
摘要:通过对更戛乡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更戛乡核桃产业存在的重造轻管、投入不足、单产低、缺乏有规模的经营实体、缺乏品牌产品、效益低等问题,提出了从种植为重转向管理为重,增加投入,扶持引导实体龙头企业发展,以质量、特色为方向,创建品牌产品,提高产业效益的转型建议,以期供核桃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林业;更戛乡;核桃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S6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06703
1更戛乡概况
更戛乡位于昌宁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79 km,全乡国土面积547 km2。境内海拔670~2236.7 m,年平均气温15.9 ℃,平均降雨量1324 mm。乡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的变化,全乡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四个气候类型。2015年底,全乡共有11个村民委员会,147个村民小组,5686户农户,总人口24551人,其中农业人口5656户23858人,居住着汉、苗、傈僳、布朗等9个世居民族。全乡共有耕地3.8万亩,其中旱地2.68万亩,水田1.12万亩;有森林55.8万亩,森林覆盖率68%,其中,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面积16.54万亩,人均拥有经济林果面积达7亩。
2更戛乡核桃产业现状调查分析
2.1核桃种植的历史
更戛乡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根据米河、木瓜树等村现存的核桃古树分析,更戛乡在明、清时代就开始种植核桃,距今已有30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核桃主要作为高档果品和油料原料,做副业在四旁零星种植,除嫁接外很少对其实施其它管理措施。
2.2核桃的面积、产量、户效益情况
到2015年底,经多年的发展,更戛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6.54亩,占国土面积的20.16%,全乡有5686户农户,其中5160户农户种植核桃。全乡所有适宜核桃生长的山地、部分茶地都种植了核桃,部分林地种植的也是核桃。在核桃面积中,有97400亩的核桃挂果,产核桃干果2286 t,农民销售核桃收入5486万元。全乡核桃收入在1~2万元的农户有235户,2~3万元的农户有57户,5万元以上农户有21户。
2.3核桃的品种情况
更戛乡气候、土壤适宜核桃的生长,长期的生产中,群众不断引进和培育核桃品种,现种植成规模的有大泡核桃、细香核桃、大尖嘴核桃3个品种。其中细香核桃面积产量最大,面积达91500亩,产量达1410 t;大泡核桃面积68000亩,产量730 t,大尖嘴及其它核桃品种5000亩,产量达146 t。
2.4农户的生产技术
核桃产业是更戛乡的传统产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更戛乡人民总结出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特别是近百年来,不断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同时,学习引进运用外地的先进技术,形成了成熟的、科学的、先进的泡核桃生产种植方法。群众总结出高海拔地区嫁接大尖嘴核桃、土地瘦薄地区嫁接发展细香核桃、一片核桃地里保留几株铁核桃做授粉树等一整套成熟的核桃生产技术。
2.5核桃种植单位面积、产量、效益情况
更戛乡现有核桃挂果面积97400亩,因85%以上为初果期幼树,平均每亩生产核桃23.47 kg,亩产值563元。
2.6核桃销售企业情况,产品品牌情况。
更戛乡境内有工商注册核桃生产加工企业1户,有农户作坊初级加工企业10户,年加工生产核桃干果300 t,加工生产核桃鲜果250 t(折干果135 t),农户自行加工干果186 t,其余约1665 t的核桃未进行脱青皮加工就被商贩带青皮收购后运回昌宁县城等地的核桃加工企业、作坊加工。境内核桃生产加工企业、作坊主要从事核桃鲜果的加工,销售的产品以大袋装核桃干果为主,多销售给县城等地的核桃加工厂作为核桃仁、包装核桃果、核桃炒果等产品的原料。乡境内企业和工商注册农户现暂无注册的核桃商标,无直接上架销售的品牌产品。
3更戛乡核桃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3.1技术因素
在300多年的核桃生产实践活动中,更戛乡人民不断地归纳、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核桃生产经验,总结出了一整套成熟的核桃种植方法。但因更戛乡位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年代为纵坐标,更戛乡核桃生产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以全国其它核桃产区为横坐标,更戛乡的核桃生产技术进步较小,更戛乡现有的5160户核桃生产农户中,仅有少数农户进行简单的幼树截顶芽促发分支、放浆促产等树体管理工作,且实施不科学。现种植的核桃很少进行定干整形,树体放任生长;种植密度也不合理,许多新植核桃每亩达20株,核桃未经过丰产期产量就严重下降。种植在耕地中的核桃以耕代抚方式进行中耕抚育,肥料能满足核桃生长要求;分布于四旁和为纯林地的核桃则许多未进行中耕管理,未根据核桃树生长地块的肥力情况进行专项施肥。全乡除部分核桃开展冬季树干涂白外,开展以预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很少。全乡种植的大泡核桃、细香核桃虽是良种,但已是几代人种植的品种,在它们中已有一些栽培性状出众的单株,但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选育,良种发展滞后。总之,更戛乡核桃生产技术与发达地区距离有拉远的趋势。
3.2产品因素
更戛乡核桃生产历史悠久,乡内气候、土壤适宜核桃的生长,年产核桃干果已达2286 t,但至今,更戛乡无核桃注册商标,产品主要是外地加工厂的原料,是初级产品,知名品牌产品更是没有,产品的优质因素未能发挥,产品的价格低,缺少产业链和产品的附加值。
3.3習俗因素
更戛乡是核桃生产老区,乡内气候、土壤适宜核桃的生长,过去在四旁只需泡核桃嫁接成活,一些核桃群众不进行专项的管理,也能长成大树,果实累累,如木瓜树村一碗水村民小组一农户有一株细香核桃古树,树高25 m,胸围6.55 m,冠幅26 m×30 m,树冠投影面积660 m2,近20年来,每年产鲜果900~1000 kg,折合干果540~600 kg,其中2013年单株外售鲜果813 kg,收入9756元,2014年单株外售鲜果965 kg,收入12428元,2015年单株外售鲜果840 kg,收入10902元。加之林业等政府部门曾经推广的生产技术有个别不适用于当地的核桃生产,导致群众学习和实施适用核桃生产技术的欲望不足。
3.4政策的因素
过去政府部门对核桃种植的投入以种植环节为主,每亩投资30元,只够种苗费,肥料、农药、管理、施工劳务、技术培训等费用缺乏,而更戛乡核桃从种植到投产要8~10年的时间,种植后每亩每年还需投入50元~100元的管护费。规模以上种植核桃的还需增加每亩150元的管护费等固定资产投入,政府投资缺口大,缺乏投资的连续性。
3.5经营模式的因素
根据调查,更戛乡现连片种植核桃面积超过105亩的农户或承包种植户仅有31户,面积2800亩,仅占全乡种植面积的1.69%。其余98.31%的核桃由5129户农户种植。而美国全国130多万亩的核桃,仅有5300户种植,平均每户种植核桃245亩。农户种植户数多,单户农户种植面积小,造成单位产品技术、设备等投入量高,科技推广难度大。
4更戛乡核桃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1气候土壤适宜核桃的生长
更戛乡地处北回归线北侧的低纬度高原山区,也是高原亚热带南、北两个气候区域的交错过渡地带,正处温凉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的气候,发育出了肥沃、深厚的土壤。又因更戛乡地处亚欧板块和印支板块的缝合线上,所以皱褶多、岩石破碎、疏松、土壤含石量高、附着于石砾上的游离态水份多、腐殖酸含量高。是核桃生长的最适宜区。
4.2有群众基础
更戛乡核桃生产历史悠久,核桃一直是山区群众的传统产业,群众有种植核桃的习惯,核桃产业发展的群众基础好。
4.3有一定规模的面积、产量基础
更戛乡核桃产业经多年的发展,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6.54万亩,挂果投产面积9.74万亩,年产核桃干果2286 t,已具备一定的面积产量。
5更戛乡核桃产业发展转型的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更戛乡核桃生产很有必要由种植为重转向管理为重,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型。建议更戛乡转变核桃发展观念,由发展种植面积转向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核桃单产和品质、培育种植和加工龙头经营户,创建核桃知名品牌,提升核桃产业的整体实力。
5.1提高核桃产业发展转型重要性的认识
要广泛宣传,从乡领导干部到种植核桃的群众,充分认识核桃产业发展转型是产业升级,提高核桃产业经营效益的科学选择。
5.2由面积扩张转向提高经营水平,提高单位效益
核桃面积产量上,放弃非适宜区4.54万亩的核桃种植土地用于生态林建设,将更戛乡的核桃面积控制在12万亩左右,淘汰生产条件差、不适宜核桃生长的地块,集中资源经营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核桃园。在产业经营中,加大核桃生产技术的推广辅导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对核桃的中耕抚育、病虫害防治的投入,稳定核桃丰产树的树势,加快核桃中幼树的生长,提高核桃单产,力争5年内将全乡核桃挂果面积增加到11万亩,挂果树平均单产从目前的每亩23.47 kg提高到80 kg,年产核桃8800 t。
5.3扶持核桃培育种植和加工龙头
选择20户左右的核桃种植农户和2户左右的核桃加工企业,每年为他们争取一定的核桃发展资金,加强他们的技术推广力度,指导他们开展无公害生产,实现核桃标准化生产,跟上食品生产无公害、绿色安全的发展潮流,生产消费者喜爱的无公害的核桃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核桃整体效益,成为核桃产业的示范样板和龙头,带动群众实施核桃标准化种植。同时,积极支持核桃加工企业注册核桃商标,开发核桃产品,开展核桃精深加工,生产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提高产品品质,创建知名品牌产品。
5.4发动群众开展核桃抚育管理
调整核桃的现有密度,从形成合理的株行距入手,指导群众科学定干,合理整形,适时开展中耕施肥。
5.5实施良种战略
积极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在现有的核桃良种基础上,开展核桃選育工作,对现有的核桃良种中经营性状表现较好的单株进行选育研究,培育出适宜更戛乡种植、经营性状比现种植品种好的栽培种。
参考文献:
[1]鲁定伟.昌宁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林业,2009,166(3):52~53.
[2]云南省昌宁县气象站.昌宁县农业气候区划[R].昌宁:云南省昌宁县气象局,1984.
[3]昌宁县土壤普查办公室.昌宁土壤[R].昌宁:昌宁县土壤普查办公室,1988.